陸軍+萬秋濱
摘 要:本文以學術英語課程在高校內的開設和推廣為背景,以學術英語課程的定義和學術英語課程的重要性和設置意義為基礎,分析了學術英語與大學公共英語之間的關系,并以需求分析和學生實際英語水平為出發(fā)點,從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等方面對學術英語的課程設置提出了合理的科學的構想和建議。
關鍵詞:高等教育 學術英語 課程設置
一、引言
隨著我國進入經(jīng)濟,信息全球化和高等教育進入國際化時代,大學生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傳統(tǒng)的大學公共英語教學模式已經(jīng)越來越無法滿足學生進行科研和就業(yè)的需要。因此,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學術英語在高水平的高校的課程設置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近年來學術英語教學逐漸成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學術英語課程概述
(一)學術英語定義
“學術英語”是指 “EAP:Englishfor Academic Purposes”。其實,EAP準確地翻譯,應該稱之為“學業(yè)用途英語”,而與“學術英語”相對應的英文是 Academic English,國內外學者將其定義為:“在專業(yè)書籍中使用的英語,具有與學科有關的語言特點”,“教師和學生使用的語言,用以學習新知識和技能、傳授知識、描述抽象概念、發(fā)展學生的概念性理解”,“英文學術研究文章中使用的語言”。
(二)開設學術英語課程的必要性
在高等教育國際化背景下,全英語課程和國際化課程的普及已成為趨勢,本文從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兩方面論證開設學術英語課程的必要性。
1.社會需求
高等教育是國家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大學英語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培養(yǎng) 21世紀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的必要基礎和主要內容。本科生的外語能力與專業(yè)知識技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在經(jīng)濟文化全球化發(fā)展的背景下,高等教育也日趨國際化。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不能滿足學生者的學習需求,這就推動了我國學術英語這門課程的建設和發(fā)展。開設學術英語可以有效推動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并使大學英語教學質量得到更大提升。
2.學生需求
在開放的社會環(huán)境下,學生們有更多的機會聽外國專家的講課和講座,出國學習的機會也增加。英語越來越多地作為傳播學術知識的主要語言,這改變了無數(shù)學生的學習經(jīng)歷,因為他們現(xiàn)在必須熟練掌握英語學術環(huán)境下的常規(guī)技能,以便了解他們所學的專業(yè),獲取更多的國際前沿的科學信息。
然而目前的大學生學術英語的能力是非常欠缺的。學生從基礎英語進入全英語課程或用英語學習專業(yè)常遇到以下問題:聽力問題——學生們由于缺乏一定的聽力訓練而不能完全聽懂外籍教師授課,本國教授在授課過程中提到的專業(yè)術語學生們聽不懂,因此也無法領會課程的重點難點。閱讀問題——學生們閱讀原版教材和專業(yè)文獻的速度太慢,主要原因是專業(yè)方面的詞匯量不夠,句子和語篇結構不熟悉。寫作問題——撰寫文獻綜述或論文時有困難,學生們未能掌握專業(yè)文獻或論文寫作的格式和專業(yè)術語。
三、學術英語課程設計
需求分析告訴我們,為適應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挑戰(zhàn),學術英語課程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本文從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幾個方面對非英語專業(yè)本科生學術英語課的課程設計進行建設性的分析。
(一)教學目標
學術英語教學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聽英語學術講座并用英語進行 presentation展示的能力;通過學術英語讀寫課的學習和練習,加強學生們查閱專業(yè)文獻和閱讀英文原版教材和文獻資料的能力,以便了解相關領域的昀新發(fā)展和信息動態(tài)。提高英文寫作水平,使學生們正確,規(guī)范地撰寫實驗報告和學術論文。
(二)教學內容
根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訓練學生聽英語專業(yè)課程和講座、記筆記能力,搜索和閱讀專業(yè)文獻的能力等。學術英語是學生用英語進行專業(yè)學習和研究昀需要的基本語言交流能力,該課程主要內容有聽說和讀寫兩部分。目標是使學生們聽說讀寫的綜合學術能力得到培養(yǎng)。除課上老師指導和講解之外,學生們課后還要完成自主學習任務。老師在課上給學生們聽英語學術講座,并組織學生進行互相提問和討論,這些活動,鍛煉了學生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由于內容與學生們的專業(yè)息息相關,因此學生們的學術交流能力也得到訓練和提高。
(三)教學計劃
各高校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進行課程規(guī)劃,比如開設學術英語的時間,教材的選擇,課時和學分,都應該根據(jù)本學校學生的基礎和專業(yè)需求來設置。以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例,學術英語在大學三年級下學期,也就是第六個學期開設。經(jīng)過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基礎英語知識和跨文化方面知識的積累,學生們不僅英語詞匯,語法結構有了一定的積累,而且在大學二年級開始學習專業(yè)知識,這都為開設學術英語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基礎。
(四)教學重點
以哈爾濱工程大學為例,學術英語分為聽說和讀寫兩部分。其中讀寫課為教學的重點,聽說課為輔助。通過 abstract,introduction和 reference等章節(jié)的學習和練習,學生們專業(yè)語言能力和閱讀能力都有所提高,學術詞匯量迅速擴大。聽力能力同樣如此,通過聽英語會議錄音和英語講座的方法,學生們邊聽邊記筆記,這些訓練使得他們聽力和筆記的能力都提高了。
四、結語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的深入和學生通用英語水平的不斷提高,學術英語將成為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主流課程。我們對學術英語要給予充分重視,開展教學研究,積極推進學術英語課程建設。學術英語作為專門用途英語,必須建立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各高校可以根據(jù)實際需求決定開設多少“學業(yè)用途英語”。學術英語課程同提高學生們英語水平,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大學公共英語同等重要,共同構成大學英語教學不可或缺的內容。
參考文獻:
[1]蔡基剛.“學術英語”課程需求分析和教學方法研究[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2(02).
[2]王守仁,姚成賀.關于學術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中國外語.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