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河北省深澤縣橋頭鄉(xiāng)位村小學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審美教育
李 琳
河北省深澤縣橋頭鄉(xiāng)位村小學
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美育正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成為閱讀教學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首先要了解美育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意義,同時還要抓住美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體現,從培養(yǎng)學生審美感受能力、審美鑒賞能力以及審美想象及聯想能力入手,培養(yǎng)學生具有初步的審美能力。
小學語文;審美教育;審美能力
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審美教育正越來越顯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成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項十分重要的任務。小學語文教材中多姿多彩的藝術形象、凝練生動的文學語言、強烈濃郁的抒情色彩和優(yōu)美深邃的意境,這些無不蘊藏著巨大的審美價值。語文教師應該在學生學習語文、感悟文章內容的同時,通過多種途徑,用教材中美的形象感染學生,用美的情操陶冶學生。
小學一般為童年期,在發(fā)展速度上,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相對平穩(wěn),而從發(fā)展性質上則是兒童開始掌握書面語言、學習知識,開始有目的地認識外部世界的特性的時期。此時,小學生具有記憶力強而思辨弱,體驗強而分析弱,充滿想象,熱衷活動等特征。從真、善、美角度看,“美”屬藝術的價值。閱讀不僅追求明真從善的功利,而且還追求審美的愉悅,因此閱讀本身就具有“對作者的美感陶冶作用”的審美價值。在此“利器”的基礎上,實際教學實踐中輔以審美建構將發(fā)揮著巨大的功效。
1.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審美的思維能力。
人的思維能力和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需要從小開始,這種培養(yǎng)是需要學習來完成。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通過閱讀可以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思維能力。小學生由于受知識和思維能力的限制,很難直接理解語文課文的真正寓意。只有通過反復閱讀,重復記憶,才能增強小學生對于文字的感受和思維能力。小學生反復閱讀的過程,就是通過口、眼、耳、腦、心并用,對課文中的各種信息處理的過程。這對于小學生思維的健康發(fā)展,特別是通過閱讀來對小學生建立起聽覺表象,豐富小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都十分重要。
2.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審美的表達能力。
語言的表達,對于小學生來說,主要通過讀和寫兩種形式培養(yǎng)。讀即是閱讀,寫是以書寫的形式來表達。這兩種表達方式,對于小學生在逐步地養(yǎng)成審美學習習慣,起著兼容并蓄的作用。讀是寫的基礎,沒有讀這個基礎,寫就很難有立身之地,因此,閱讀對于小學生的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很好的促進和引導的作用。
3.閱讀有助于提高小學生對于審美的欣賞能力。
高爾基說:“作為一種感人的力量,語言的真正的美,產生于言辭的準確,明晰和動聽。”這種能夠通過閱讀所感受到文字的美,在很大的程度上會提高小學生對于文字的審美能力,小學生因為“小”,所以心靈往往會更純真,在小學生學習閱讀的過程中,更容易將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合在文章里,從對文章中的人格之美、藝術之美、文字之美之中,提升自己的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隨著小學生欣賞水平和審美情趣的提升,都會讓小學生對自己的人生有著更高的追求目標和價值取向。可見,閱讀對于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它對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審美情操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1.導讀定向,激發(fā)審美興趣。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課外閱讀的巨大動力。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睂W生有了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課外閱讀產生主動需要。而學生興趣總是和感情息息相關的。閱讀教學中通過導讀,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利用插圖錄像展現美;可以采用音樂渲染營造美的氛圍;可以憑借語言描述渲染美。
2.粗讀鋪路,喚起審美感知。
19世紀法國著名的雕塑家羅丹曾經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苯逃缹W認為,青少年的形象思維比較發(fā)達,他們認識事物總是從感性開始的。然而語文課文中的美是用語言文字來表達的,它具有間接性的特點,既不能像造型藝術那樣具有直接的視覺效果,也不像音響藝術那樣具有直接的聽覺效果。它的美只有在了解文字意義的基礎上,再經過聯想和想象,才能在頭腦中出現形象,才能從中受到感染。
3.精讀探究,培養(yǎng)審美理解。
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質,就要引導他們對課文形式美的因素加以品味。這里不能單靠教師的講解,應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品味詞語、欣賞句子去發(fā)現美、理解美、鑒賞美。
4.精練內化,發(fā)揮審美想象。
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小學生,他們畢竟受教育知識及生活閱歷的局限,對事物的認識是膚淺的,對美的鑒賞力不高。因此,教師除了要鼓勵他們展開大膽、合理的想象外,還得教給他們掌握想象的方法,在想象中不斷體味文章所表達的美的意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特點,憑借熟悉的有關情景讓學生展開想象,根據事物的發(fā)展,讓學生進行推理想象,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合理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
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我會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作進一步地探究,堅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語文閱讀教學的人文性,為注重學生的人格發(fā)展、性情提高和審美能力的提升,對于語文審美化閱讀建構提供更多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