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莉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河南 商丘 476100)
?
分級心理護理在心胸外科手術圍手術期的應用價值分析
陳曉莉
(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探討分級心理護理在心胸外科手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行心胸外科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分級心理護理干預,比較兩組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分、視覺模擬評分(VAS)、漢密頓焦慮量表(HAMA)評分,評估兩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結果 護理干預后,兩組各評分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護理后SCL-90評分、HAMA評分與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分級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心胸外科手術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焦慮情緒,減輕疼痛程度和臨床癥狀,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心胸外科;分級心理護理;圍手術期
手術是臨床治療疾病的有效方式,能夠促進患者身心恢復健康,但術中及術后應激反應會引發(fā)患者各種疼痛反應,加之患者心系手術治療效果、并發(fā)癥等,極易產生負面情緒,而此類情緒的增加,不僅會降低疼痛閾值,影響治療依從性,還可能導致術后病情惡化,延長治療和恢復時間[1]。心理護理是運用心理學的技能、理論等給予護理干預,消除或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促使患者積極參與治療和護理干預過程[2]。對此,本文探討了分級心理護理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情緒狀態(tài)、疼痛、依從性的影響,具體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商丘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行心胸外科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排除精神疾病史、嚴重肝腎功能障礙、惡性腫瘤,其中男性51例,女性29歲,年齡為19~71歲,平均(42.10±4.41)歲;受教育類型:小學及初中文化者24例,高中文化者31例,大專及以上文化水平者25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數(shù)字隨機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受教育類型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訪視、胃腸道準備、術后生命體征監(jiān)測、飲食干預、體位護理、呼吸道護理、疼痛護理、共性心理護理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分級心理護理。所有患者入院后進行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分,共90個項目,按照1~5分計分法計分,根據(jù)評分結果給予分級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三級心理護理 SCL-90評分范圍:SCL-90評分<159分,各項評分<2分。此類患者無負面情緒,給予共性心理護理即可。具體措施:熱情接待入院患者,詳細介紹病房內情況;手術治療前,責任護士指導患者進行床上排便、有效咳嗽,并告知患者手術情況和治療必要性,耐心解答患者的疑問,并鼓勵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術后責任護士將患者送回病房,及時告知患者手術情況,囑咐其安心養(yǎng)??;術后治療過程中,責任護士認真傾聽患者傾訴,對主訴疼痛患者,輔助其取合適體位,講解正確咳嗽的方法,以緩解疼痛癥狀。
1.2.2 二級心理護理 SCL-90評分范圍:160~250分,各項目評分≤3分。此類患者存在負面情緒,需在三級心理護理基礎上給予個性化心理護理。具體措施:責任護士或醫(yī)師主動入病房內與患者交流,了解其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如患者擔心手術效果、術后疼痛等,可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糾正其錯誤認知;術前責任護士邀請手術成功準備出院的患者入病房內與待行手術患者進行交流,增加需行手術患者對臨床治療方案的信任感。責任護士可在病房內播放患者喜歡的音樂,轉移其注意力,同時傳授患者自我應對消極情緒的方式,如自我鼓勵、向他人傾訴等,消除或緩解其緊張情緒。
1.2.3 一級心理護理 SCL-90評分范圍:SCL-90評分≥251分。此類患者有非常明顯的負面情緒,部分甚至存在自殺傾向,需給予一級心理護理。應加強對患者家屬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實際情況,盡量讓家屬24 h陪伴患者,給予患者良好的家庭支持,排遣不良情緒;增加巡視次數(shù),耐心與患者交流,給予積極心理暗示,引導其正確認識疾病,發(fā)泄情緒;盡量了解患者興趣愛好,囑咐患者多參加喜愛的活動,如看書、下棋等,叮囑患者晚上注意休息,對有睡眠障礙的患者,責任護士可遵醫(yī)囑給予安眠藥物輔助睡眠。術后,責任護士應及時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情況,安撫患者情緒,并告知其術后疼痛、疲倦屬于術后正常現(xiàn)象,講解術后注意事項,提高患者自護意識。注意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待情緒穩(wěn)定后進行SCL-90評分,根據(jù)評分結果酌情給予二級或三級心理護理。
1.3 觀察指標 ①SCL-90評分:根據(jù)癥狀自評量表(SCL-90)對兩組患者進行SCL-90評分,評分量表共90個項目,按照1~5分評分,分值越高提示癥狀越嚴重;②HAMA評分:根據(jù)漢密頓焦慮評分量表(HAMA)對兩組患者進行焦慮程度評分,其中HAMA共14個項目,按照0~4分評分,≥7分提示存在焦慮癥狀,分值越高提示焦慮程度越嚴重;③視覺模擬評分:根據(jù)視覺模擬評分量表(VAS)評估患者疼痛程度,VAS評分總分為0~10分,分值越高提示疼痛越嚴重;④治療依從性:包括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依從性=(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例數(shù)×100%。
2.1 各項評分 兩組護理前SCL-90評分、HAMA評分與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兩組各評分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護理后SCL-90評分、HAMA評分與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各項評分比較,分)
注:與同組護理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護理后比較,bP<0.05。
2.2 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完全依從21例,部分依從16例,不依從3例,治療依從性為92.5%;對照組完全依從13例,部分依從17例,不依從10例,治療依從性為75.0%。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心胸外科手術是醫(yī)學領域中高尖端的外科手術,但部分患者因擔心疾病預后、術后并發(fā)癥、疼痛等,往往承受較大的心理壓力,易出現(xiàn)焦慮、緊張等負面情緒,嚴重影響手術進程和治療效果[2]。有研究指出,手術過程中,患者的負面情緒不僅會降低疼痛閥值,還會影響治療依從性[3]。因此,心胸外科手術臨床治療過程中,醫(yī)護人員應格外注重對有不良情緒的患者進行及時的心理干預。
心理護理是現(xiàn)代全新護理模式,護理過程強調臨床實踐與心理學理論的結合,護理干預過程著重解決患者治療過程各種心理問題,以促使患者積極配合臨床治療[4]。常規(guī)臨床護理常給予共性心理護理,不具有針對性,有較嚴重心理問題的患者往往得不到有效護理,存在一定局限性[1-2]。分級心理護理屬于一種現(xiàn)代化的護理模式,護理干預前有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根據(jù)評估結果進行針對性護理,一方面可降低臨床護理干預的盲目性,將心理護理落于實處,利于患者治療,另一方面可顯著提高護理效益,緩解醫(yī)患矛盾[5]。此外,分級心理護理針對性強,可有效利用醫(yī)院資源,減少護士的工作內容,減輕醫(yī)院負擔[6]。本研究對80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其中40例在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基礎上給予分級心理護理干預,取得顯著效果。本研究中,分級護理干預的患者術前行SCL評分,對于心態(tài)、情緒穩(wěn)定的患者,給予三級心理護理,對于存在負面情緒的給予二級心理護理,對于明顯負面情緒者給予一級心理護理,且一級心理護理干預后,若患者情緒得到緩解,再給予對應級別心理護理,此種心理護理干預方法不僅具有針對性,利于有效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使其保持適宜的心理狀態(tài),更可充分利用醫(yī)院資源,節(jié)約護理人員時間和精力[7]。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護理后SCL-90評分、HAMA評分與VAS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具有更高治療依從性,說明分級心理護理能夠有效改善心胸外科手術圍手術期患者的焦慮情緒,在提高治療依從性的同時增強治療效果,不僅節(jié)約患者時間和金錢成本,更節(jié)約醫(yī)院資源[8]。本研究結果與葉群英等[7]、曹艷君等[8]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分級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心胸外科手術患者治療過程中的焦慮情緒,減輕疼痛程度和臨床癥狀,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易昌華,張冰.心理護理對直腸癌患者手術配合度及術后恢復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3,17(10):7-8.
[2] 劉鑫.分級心理護理對心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焦慮、抑郁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49(19):2368-2370.
[3] 喻園園,唐永會,黎玲,等.循證護理在疼痛患者心理護理中的應用[J].激光雜志,2011,32(4):97-97.
[4] 蔡蔚,管麗芬,林菊仙,等.心理護理對骨折術后心理狀態(tài)、疼痛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醫(yī)學研究雜志,2015,44(3):101-103.
[5] 喻春紅,王霞.心理護理分級研究現(xiàn)狀及展望[J].齊魯護理雜志,2015,21(5):59-61.
[6] 申凌慧,胡海珍,趙鵬偉,等.胸外科患者分級心理護理模式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3,10(24):143-145.
[7] 葉群英,藍惠蘭,黎春常,等.心理護理對急診手術患者術前應激和疼痛耐受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2851-2853.
[8] 曹艷君,李文玉,謝強麗,等.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患者圍術期分級心理護理的實施與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9):9-11,20.
R 473.6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143
2016-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