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繼靈
(臺前縣人民醫(yī)院 兒科 河南 濮陽 457600)
?
個體化護理對新生兒窒息后血糖水平的影響分析
劉繼靈
(臺前縣人民醫(yī)院 兒科 河南 濮陽 457600)
目的 探討個體化護理對新生兒窒息后血糖水平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臺前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兒窒息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對照組行新生兒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實施個體化護理,比較兩組患兒血糖異常的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患兒低血糖和高血糖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新生兒窒息患兒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預后。
個體化護理;新生兒窒息;血糖
新生兒窒息是圍生期各種原因導致新生兒各器官發(fā)生缺氧、缺血性損傷和基礎代謝紊亂的常見性疾病,可危及患兒生命安全[1]。醫(yī)學研究表明,不論低血糖還是高血糖,均可對新生兒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嚴重者可導致死亡。臨床應用合適的護理措施密切監(jiān)護患兒應激反應和血糖水平變化,對減少新生兒窒息后由于血糖水平異常而導致的惡性事件具有積極意義[2]。本研究應用個體化護理模式,針對性制定符合患兒情況的護理措施,控制血糖變化,探討其應用效果。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臺前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60例新生兒窒息患者,其中男86例,女74例,年齡為1~28 d,出生時體質量為2.41~3.26 kg,足月兒140例,早產(chǎn)兒20例,根據(jù)新生兒窒息Apgar 評分標準,輕度窒息128例,重度窒息32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兒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80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體質量、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1.2.1 對照組 行常規(guī)護理。①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患兒呼吸道通暢,必要時給予間斷低流量吸氧。②對于低血糖患兒,實施早期喂養(yǎng),患兒出生后1 h即少量喂食10%葡萄糖水,如喂食后2~3 h未發(fā)生嘔吐等其他情況,即開始適量喂奶,以保證患兒有足夠熱量供給。③對于高血糖患兒,降低靜脈滴注速度,應用含糖量較小的5%葡萄糖注射液,爭取盡早停止靜脈輸液,預防發(fā)生高血糖。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①根據(jù)患兒個體臨床指標特征、意識、體質量、阿氏評分等對患兒做出正確評估,制定相應的個體化護理方案。②對于低血糖早產(chǎn)兒,采用間歇性喂食方法,出生24 h內(nèi)由專人喂奶,喂奶量每次1~2 ml/kg,間隔2 h/次,喂奶時取患兒頭高右側臥位,防止嗆奶及誤吸。喂奶過程中若出現(xiàn)喂奶量超過上次1/3并發(fā)生嘔吐、腹脹、余奶含有膽汁等現(xiàn)象時,應給予延時或停止喂奶,轉為部分或全部靜脈營養(yǎng)。③密切監(jiān)測吸氧患兒生命體征,保持20%~40%吸氧濃度和60~90 mm Hg動脈氧分壓,嚴格控制吸氧時間,以免造成慢性肺損害。④根據(jù)患兒體質量和體溫狀況,合理調(diào)節(jié)保溫箱溫度,維持患兒體溫在36~37 ℃,將早產(chǎn)兒包裹成鳥巢式,避免患兒過多暴露。⑤對無癥狀低血糖患兒進行重點監(jiān)護,密切觀察患兒呼吸、體溫和有無發(fā)紺、驚厥現(xiàn)象,對眼瞼反復抽動、吸吮動作和呼吸暫?;純海蜷_襁褓進行觀察,以免發(fā)生由低血糖引起的昏迷等嚴重不良事件。⑥對血糖異常患兒采取保護性隔離措施,避免交叉感染,護理人員接觸患兒前先做好雙手清潔,適時對患兒進行撫摸護理,增加患兒的安全感。⑦針對患兒的情況單獨給患兒父母進行予護理指導,讓其父母盡快掌握新生兒護理常識和護理技能,在患兒血糖出現(xiàn)異常時能夠運用正確護理方法給予對癥處理并及時與醫(yī)護理人員溝通,避免發(fā)生嚴重不良事件。
1.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護理后血糖異常發(fā)生情況。血糖異常評價標準:新生兒出生24 h內(nèi)血糖水平低于2.2 mmol/L,24 h后血糖水平低于2.8 mmol/L為低血糖;新生兒血糖水平高于7.0 mmol/L為高血糖。
觀察組患兒低血糖和高血糖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新生兒窒息后血糖異常情況比較[n(%)]
新生兒窒息會對患兒機體各臟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特別是血糖異?;純海斐傻膿p傷會更大。當新生兒發(fā)生輕度窒息時,腦組織代謝由有氧轉為無氧酵解,葡萄糖消耗量增加,而此時胃腸道血流由于窒息的作用被重新分配,致使進食量降低,消化功能減退,葡萄糖來源中斷,出現(xiàn)低血糖。新生兒發(fā)生重度窒息時,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兒茶酚胺和皮質醇分泌增加,刺激糖原分解,降低胰島素生物效應,出現(xiàn)高血糖[3]。
由于新生兒血糖異常不具備典型性,臨床上常常不易辨別,患兒血糖持續(xù)或反復降低,會使細胞內(nèi)ATP生成減少,腦細胞代謝受損,相應加重窒息患兒腦組織損傷,嚴重損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患兒血糖升高雖然能夠為心、腦等重要器官活動提供能源,但高血糖患兒血糖每上升1 mmol/L,血漿滲透壓會增高1 mm Hg/L,如血漿滲透壓過高,則會導致腦細胞脫水,誘發(fā)腦水腫和顱內(nèi)出血,危及患兒生命[4]。個體化護理是根據(jù)每位患者的具體情況,應用不同的護理方法以起到增強治療效果作用的一種護理模式[5],在本研究中,觀察組首先針對新生兒窒息的不同臨床癥狀對患兒病情作出正確評估,并根據(jù)評估結果制定相應護理方案,通過對患兒增加血糖監(jiān)測頻率等措施,密切關注每位患兒的血糖變化,并鼓勵患兒父母參與到具體護理中來,避免了過渡護理時的護理缺失,使患兒病情能夠得到全天侯觀察,保證了治療預后。結果顯示,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患兒出現(xiàn)低血糖2例、高血糖1例,和常規(guī)護理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個性化護理更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窒息患兒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能夠明顯降低患兒血糖異常的發(fā)生率,提升患兒預后。
[1] 鮑麗娟,胡麗婭,繆小紅.新生兒窒息的危險因素與護理管理[J].中醫(yī)藥管理雜志,2015,23(8):38-40.
[2] 姚秋璇,林碧芬.新生兒窒息后血糖異常的特征分析及護理[J].護理學報,2011,18(6A):51-52.
[3] 孫召香.早期護理干預對新生兒窒息患兒膽紅素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14,6(6):563-564.
[4] 徐承琴,白婧.窒息新生兒血糖變化的臨床意義[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4,21(33):159-161.
[5] 黃日妹.個體化護理對新生兒窒息后血糖異常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10):55-56.
R 473.72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1.145
2015-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