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云南鶴慶北班榜村瓦貓工藝調研報告

      2016-12-08 01:29:06韓明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學報 2016年4期
      關鍵詞:作坊

      韓明

      云南鶴慶北班榜村瓦貓工藝調研報告

      韓明

      北班榜村地理位置

      瓦貓,又稱降( )脊虎、鎮(zhèn)脊虎、吉祥虎、四不像,是云南昆明、玉溪、曲靖、楚雄、文山、大理等地傳統(tǒng)民居屋脊正中放置的陶質鎮(zhèn)物,在當地具有辟邪鎮(zhèn)宅、吃鐵屙()金的民俗內涵,屬于白族、彝族、漢族等民族共有的傳統(tǒng)工藝品類。瓦貓通體由筒瓦基件和貓身兩部分組成,多為四肢站立姿勢,嘴大張,面部表情夸張,通體不施釉,顏色多為青灰色,與房瓦的顏色相一致。瓦貓生坯是用當地精泥手工捏塑而成,泥呈褐色,經入窯燒制后,成品呈青灰色。傳統(tǒng)瓦貓主要以建筑構件的形式存在,如今瓦貓工藝品隨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已傳播到全國各地。瓦貓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各地民居中應用廣泛,專門從事手工捏塑瓦貓的作坊主要集中在鶴慶縣金墩鄉(xiāng)趙屯公所北班榜自然村(灣寶村)。

      1.北班榜村及瓦貓工藝溯源

      北班榜村位于鶴慶縣城南4公里的大麗線(大理-麗江)西側,距離麗江40公里,地形屬于云貴高原的小片壩區(qū)。國土面積2.23平方公里,海拔2220米,年平均氣溫13.10℃,年降水量966.4毫米,適宜種植糧食等農作物。有耕地345.73畝,人均耕地0.65畝;有林地1708.90畝。2012年底,已簽定農業(yè)承包合同129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45.73畝。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9戶、鄉(xiāng)村人口537人,以漢族為主,白族等少數民族人口約占全村人口的40%。其中農業(yè)人口527人,勞動力280人,從事種植業(yè)和養(yǎng)殖業(yè)人數210人,其他勞動力為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農民收入以種植

      業(yè)、養(yǎng)殖業(yè)和外出打工為主。2012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63.6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90元。全村有129戶通自來水、通電,有105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105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89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40戶。進村道路已經硬化;距離最近的車站6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5公里。[1]村民較早的住宅多為土木結構住房,近年來少數富裕村民居住磚木結構住房。

      北班榜村村貌

      北班榜村瓦貓藝人信息表 制表時間:2015年7月

      北班榜村瓦貓工藝是依托當地磚瓦窯業(yè)而產生的工藝品類。據當地學者母紅生介紹,鶴慶縣金墩鄉(xiāng)趙屯、和邑村的村民祖祖輩輩燒磚制瓦。明代嘉靖年間建造鶴慶府城的大部分磚瓦在這里燒造,也造就了大批的泥瓦匠人。瓦貓民俗工藝伴隨著制瓦業(yè)發(fā)展起來,世代相傳。[2]鶴慶圖書館網站特色文化欄目《瓦貓藝人——郜金?!芬晃奶岬剑Q慶制作瓦貓的歷史始于明代。[3]1969年趙屯生產大隊有自辦的5件磚瓦窯。當時的班榜村生產隊有2件磚瓦窯,位于北班榜村北,村民中青年勞動力農閑時到磚瓦窯掙工分養(yǎng)家。1982年,國家推行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后,磚瓦窯由私人承包,如今,磚瓦業(yè)仍然是村民收入的重要來源。瓦貓工藝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并沒有作為一種單獨的職業(yè)存在,主要是由窯上燒窯師傅或磚瓦工人空閑時間制作,通常以雞或者臘肉作為交換。[4]直到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才開始有少數擅長捏制瓦貓的藝人從農民或者磚瓦工人中分離出來,專門在窯上制作瓦貓,或者在家里制作送到窯上燒制。20世紀90年代隨著滇西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鶴慶瓦貓逐漸由傳統(tǒng)建筑構件發(fā)展為一種符號性的工藝品,進入麗江、大理等旅游市場,銷路擴大,傳播范圍也越來越廣。

      2.藝人家庭及行業(yè)認同

      目前,北班榜村的瓦貓藝人有6戶。其中,郜金福與張全康的作坊規(guī)模最大,皆是全家參與生產,為瓦貓工藝專業(yè)戶。其余4戶,規(guī)模相對較小,為農閑時間在家制作,靠向磚窯廠出售瓦貓生坯獲利。

      2.1 家庭

      郜金福 瓦貓藝人

      張全康 瓦貓藝人

      徐慶光 瓦貓藝人

      郜金福的作坊為家庭作坊,瓦貓加工場所與住宅一體,其妻子、兒子、兒媳等家庭成員均在一起工作。房屋為高大氣派的雙層磚木結構房屋,院子十分寬敞,院內皆硬化地面,干凈整潔。郜金福目前是鶴慶瓦貓的代表性人物,漢族,北班榜村人。郜1979年初中畢業(yè)后,跟父親學了一年鐵匠,后與人合伙承包了一座瓦窯,邊燒窯邊跟窯上師傅李源智(和邑村)學做瓦貓。兩年承包期過后,開始專業(yè)制作瓦貓。隨著技藝的精進,郜金福的瓦貓做得好名氣也越來越大,人稱“貓?!?。1998年,郜金福還被云南民族學院聘請在民族美術系傳授技藝。1999年6月,郜金福被云南省文化廳、云南省民族事務委員會命名為“云南省民族民間美術師”。2006年,郜金福被大理州人事局、大理州農業(yè)局授予“大理州鄉(xiāng)土拔尖人才”榮譽稱號。2007年,郜金福被云南省經濟委員會授予“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2009年4月被云南農業(yè)大學文化旅游學院聘任為客座工藝大師。現在還是云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目前,郜金福的小兒子郜錦彥初中畢業(yè)之后一直跟隨父親制作瓦貓,也參與打理店面的工作。大兒子郜錦榮掌握瓦貓捏制技藝,原來也與家人一起做瓦貓,今年開始在香格里拉經商,也經營瓦貓的展示銷售生意。

      張全康是北班榜村瓦貓老藝人徐慶光的入贅女婿。他的瓦貓作坊為家庭式的手工作坊,也是北班榜村6戶瓦貓藝人中唯一一個擁有窯爐的作坊。作坊住宅一體的房屋由混凝土預制件建成,相對簡陋。張的岳父、妻子、兒子、兒媳、女兒、女婿等8人均掌握瓦貓制作技藝。徐慶光,漢族,聾啞人,已年近八旬,是北班榜村最年長的瓦貓藝人。徐年輕時做過磚瓦工和鐵匠,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捏制瓦貓,曾經有20余年時間為磚窯廠做瓦貓。2004年,因為年齡原因轉為在家制作瓦貓。目前仍然獨自在家中制作瓦貓,品種主要是建筑用的傳統(tǒng)型瓦貓,樣式、尺寸、規(guī)格完全一致。[5]張全康,白族,和邑上莊村生人,1985年與徐慶光的二女兒結婚,入贅到徐家。年輕時做過磚瓦工,當過磚窯老板,搞過運輸和客運,2007年開始轉行制作瓦貓。張全康之子徐利斌,漢族,服兵役5年后,轉業(yè)回家,在外打工一年。后回家與父母一起制作瓦貓,其妻子也參與瓦貓制作。

      2.2 身份

      郜金福與張全康兩位瓦貓藝人的家庭成員在戶籍屬性上均屬于擁有承包田的農民,但他們的經濟來源主要以瓦貓制作為主,對于土地耕作收入的依賴程度已經變得很小。郜金福家有2畝水田,無償交由他人管理,生計來源依靠瓦貓銷售收入,家庭經濟形態(tài)已經完全脫離了農業(yè)。張全康的家庭則處于半工半農的狀態(tài),6口人擁有3畝水田,產出的稻米主要供給自家食用。全家一年大部分時間以制作瓦貓為主,只有小部分時間根據農時在田里耕種或收獲。除此之外,像當地的大多數農戶家庭一樣,張全康家也飼養(yǎng)了少量的山雞和家禽換取部分收入。在民族屬性上,郜與張皆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通婚家庭。郜金福是漢族人,娶了白族的女子為妻,兒子的民族身份是白族。張全康是白族人,入贅到漢族家庭做上門女婿,兒女的民族身份是漢族。雖然,北班榜村60%的村民為漢族,但并不說明原來瓦貓制作手藝僅掌握在漢族藝人手中。據張全康介紹,他出生的白族村和邑上莊村原來也有

      制作瓦貓的師傅,只不過現在均不以此為業(yè)。

      2.3 行業(yè)認同

      在行業(yè)認同方面,瓦貓藝人的行業(yè)歸屬感很強。郜金福當初從事瓦貓行業(yè)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喜歡瓦貓手藝,除了專注于捏制瓦貓之外,郜沒有從事過其他行業(yè)。郜的兩個兒子一度跟隨父親制作瓦貓,大兒子今年開始轉行經商,也兼營瓦貓的銷售業(yè)務。小兒子郜錦彥子承父業(yè),1988年出生的他如今已經從事瓦貓制作16年。徐慶光老藝人是一位聾啞人,除了短暫的時間在迪慶做鐵匠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以在磚瓦窯捏制瓦貓為業(yè),一直到2004年因為年齡原因才轉為在家捏制。筆者在徐慶光家考察時,老藝人正在院子里捏制瓦貓,雖然不能通過語言溝通,但他制作瓦貓時投入的表情以及通過手勢介紹他的作品的一舉一動都展現出了他對于自己手藝的自信和自豪。張全康是經過幾次轉行才正式進入瓦貓行業(yè)的,在身份上他認為自己是個手藝人,而且對將來瓦貓行業(yè)的發(fā)展前景十分有信心,在這個行業(yè)堅持下去的立場十分堅定。張全康的兒子徐利斌,退伍軍人,曾經在外打工一年。他認為,做瓦貓收入與外出打工的收入相近,但是時間上較為輕松、靈活。因此,在權衡了在外打工與在家制作瓦貓的差別之后,徐利斌2007年開始與父親一起制作瓦貓,他對個人在瓦貓行業(yè)的發(fā)展有很多的設想和期待。

      3.瓦貓制作與樣式類型

      3.1 制作工藝

      泥料。制作瓦貓所用的泥料為“金剛泥”。郜金福作坊所用的泥料主要是從稻田三米以下土層挖出的田泥,有黃、白、黑、藍等色,要摻上紅土、細砂等成分經碾磨后才能使用。郜金福也從磚瓦窯廠購買少量的泥料,價格按車算。張全康作坊用的泥料是從麗江的魚塘購買的,每年制作瓦貓要消耗7車泥料。張金康解釋,因為水田要種稻米和苞谷,所以他制作瓦貓沒有使用田泥。泥料碾磨的工序原來主要依靠畜力或人力,現在已經改由手扶車改裝的碾磨機械完成,加工的效率提高了很多。

      捏制。制作瓦貓,沒有模型,沒有固定的樣式,藝人依靠轉盤、線弓等簡易的工具,全憑借個人的經驗手工捏制而成。郜金福作坊的生產計劃主要是每種產品的造型依次輪換,一批一批制作。

      燒窯。捏制好的瓦貓生坯,經過晾干后就可以入窯燒制了。郜金福作坊的瓦貓主要是在2公里外的磚瓦窯搭燒。他覺得一邊制作瓦貓一邊燒窯太辛苦,因此沒有獨立建窯。張全康作坊的瓦貓生坯一開始也在附近的磚瓦窯燒制,送去燒制100件瓦貓生坯,燒成后窯廠要留下50件抵扣燒窯費用。一般磚瓦窯沒有捏制瓦貓的師傅,主要從瓦貓藝人手中收購瓦貓生坯燒制后與磚瓦一起銷售。2012年,張全康在村外自建了一個專門燒制瓦貓的小窯,并搭建了簡易的工作廠房,作為生產加工作坊。平時張全康和妻子在作坊居住。兒子徐利斌一家則在村內的住宅居住。

      3.2 樣式類型

      最初的瓦貓作為屋脊建筑構件使用,只有一種類型。后來,隨著滇西北旅游業(yè)的發(fā)展,工藝品形式的瓦貓逐漸多了起來。

      傳統(tǒng)型瓦貓。過去,鶴慶的白族、漢族傳統(tǒng)民居的正房、偏房、門樓的屋脊上一般都有瓦貓辟邪鎮(zhèn)災。戶主在蓋房子時,會帶上一只雞到窯上請磚瓦師傅或者窯爐師傅空閑時間捏制瓦貓。每個藝人捏制的瓦貓面部表情和身體形態(tài)各異,但是均由筒瓦基件和貓身兩部分組成。在文革期間,“破四舊、立四新”的觀念不再允許制作瓦貓,立于屋脊的瓦貓也多數被砸碎了,直到1980年以后制作瓦貓和使用瓦貓的習俗才慢慢恢復了起來。在生活條件差時,大多數人家只在正房屋脊安放一只瓦貓,后來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人們開始在住宅所有住房屋脊都放置1只瓦貓,最多的人家有5只瓦貓立于屋脊。傳統(tǒng)瓦貓的尺寸一般在20cm-40cm之間。安放瓦貓有固定的儀式,一般是在

      新房即將竣工“合龍口”[6]的時候,房主先請陰陽先生測算吉日吉時,然后邀請親朋好友一起舉行儀式。儀式的主要內容是由建造房屋的木工師傅將瓦貓放置到屋脊正中,并用雞血為立于屋脊的瓦貓開光。目前,北班榜村只有瓦貓老藝人徐慶光純以捏制傳統(tǒng)型的建筑瓦貓為主,郜金福和張全康兩人的作坊則以工藝品為主,兼做傳統(tǒng)型建筑瓦貓。

      新型瓦貓。新型瓦貓主要是以工藝品形式出現的。在造型結構上,筒瓦適應家庭陳設需要,變成了平臺底件,貓身部分在身體姿態(tài)、面部表情方面比傳統(tǒng)型的建筑瓦貓表現手法更為細膩、豐富,也更為夸張。同時,也出現了多個貓體組合的瓦貓造型。郜金福的瓦貓造型創(chuàng)新是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他最為人知的瓦貓造型是“塔貓”,即制作時先在平臺基件上立多層塔狀結構,再在上面塑出數量眾多形態(tài)各異的貓身,數量最多時貓身能夠達到60多個,稱為“60頭塔貓”。張全康在瓦貓創(chuàng)新方面的貢獻主要在于其獨創(chuàng)的“子母貓”造型,即類似于石雕中“子母獅”造型的大貓抱小貓的造型。張全康賦予了這個造型“傳宗接代”的含義,很快受到了市場的認可,每年出貨量1000余件。

      瓦貓延伸造型。北班榜村的瓦貓藝人不僅創(chuàng)新了傳統(tǒng)的瓦貓造型樣式,也延伸發(fā)展出了麒麟、獅子、鳳凰、金蟾以及十二生肖等造型。郜金福善于制作麒麟、鳳凰、老虎、獨腳虎、牛、馬、和平鴿、十二生肖等樣式,共計品種有200余種。郜金福介紹,這些陶塑一般用于酒店、住宅等室內陳設,“和平鴿”也被有的人家像瓦貓一樣放置于屋頂,但是我們在鶴慶乃至大理的考察中并未觀察到“和平鴿”放置屋頂的實例。張全康作坊還開發(fā)了子母麒麟、子母獅子等造型,一般有大、中、小三種尺寸,造型各異,品種共計30余種。張全康對瓦貓創(chuàng)作充滿熱情,也十分樂于創(chuàng)新造型,他表示如果有一天瓦貓沒有銷路了,還可以繼續(xù)開發(fā)出牛等裝飾擺件造型來迎合市場的需要。筆者還注意到,張全康作坊院內的花盆也是自制的瓦貓形態(tài)的花盆。

      4.市場業(yè)態(tài)與制約因素

      4.1 市場業(yè)態(tài)

      行業(yè)變遷。文革以前,北班榜村周圍磚瓦窯廠雖多,但是并沒有形成獨立的瓦貓行業(yè)。民居建筑所用的瓦貓主要是瓦窯師傅應房主之請,在工作空余時間捏制。文革初期,郜金福的父親還在制作少量的瓦貓,但是“破四舊、立四新”的政策實施以后,立于建筑屋頂的瓦貓被打碎、毀掉,瓦貓在村中基本絕跡了。1981年以后,民居屋脊放置瓦貓的習俗才逐漸得以恢復。郜金福是1979年開始制作瓦貓的,他個人的從業(yè)經歷反映了瓦貓行業(yè)的發(fā)展變遷。1979年,郜金福初中畢業(yè)以后,與村里人合作承包了一座瓦窯,當時窯上師傅制作的瓦貓每年的銷售量在10只至20只之間。兩年后,郜金福開始專業(yè)制作瓦貓,銷售量增長很快,每年能夠銷售500只至800只瓦貓。20世紀90年代,麗江、大理等地的旅游業(yè)得到發(fā)展,在郜金福等瓦貓藝人的努力下,工藝品型的瓦貓新造型被不斷創(chuàng)作出來。品種增多,迎合了旅游市場的發(fā)展。郜金福的瓦貓價格也逐漸由原來的每只20元至30元上升至現在的每只100元。張全康2007年剛開始從事瓦貓行業(yè)時瓦貓價格上漲很快。張全康說,只要式樣做得好,瓦窯就會爭著要貨。

      銷售業(yè)態(tài)。最早作為建筑構件的瓦貓銷售方式主要是與磚瓦一起銷售。工藝品類型的瓦貓興起之后,瓦貓的銷售方式也日益多樣化。郜金福在離鶴慶縣城2公里的大麗路邊開設了名為“鶴慶瓦貓手工作坊”的店鋪,面積30平方米,作坊瓦貓產品主要在店里銷售。最初銷售只有本地商戶到店里批發(fā)瓦貓,后來隨著麗江旅游的發(fā)展,以及新聞媒體的宣傳報道效應,到店里購買的客商逐漸擴大至全國各地,銷售量大大增加。有的客戶上門取貨,有的是客戶電話訂貨,物流發(fā)貨。郜的客戶中,固定的老客戶占有相當的比例,也不斷有新客戶加入。單件瓦貓的價格主要與尺寸大小有直接關系。大的120cm高,制作時間需要5天。

      小型瓦貓16cm高,每天能夠制作7只。郜金福說,最近10年是瓦貓銷路最好的10年,全村每年瓦貓的出貨量在35000只至40000只之間。昆明、麗江、大理、劍川等外地客商的訂貨量占到80%以上,本地銷售量不到20%。郜金福作坊的瓦貓銷售量能夠占到全村銷貨量50%的份額。在被問到如果存在一個“手工藝公平貿易組織”銷售網絡是否愿意加入時,他表示愿意加入該組織。

      淘寶瓦貓店鋪信息統(tǒng)計 2015年12月4日16∶00統(tǒng)計

      張全康作坊的銷售方式主要是客商到作坊上門批發(fā)采購??蛻魜碜喳惤?、大理、劍川、鶴慶等地,每批訂單40只、50只、80只不等。徐利斌認為,瓦貓90%的銷售市場在麗江、劍川、鶴慶等旅游目的地。麗江的客戶訂貨量最大,瓦貓已經成為麗江很多酒店、商鋪的特色裝飾符號。昆明的游客會自駕車上門購買瓦貓,一般數量很小。張全康家的瓦貓尺寸有14cm、40cm、80cm三種尺寸。40cm高的瓦貓銷量較大。80cm高的瓦貓價格較高,銷量相對較少。一般批發(fā)商的零售價格會在批發(fā)價的基礎上翻倍。七月份正值雨季,是瓦貓銷售的淡季。

      網絡銷售。目前,網絡銷售也成為瓦貓銷售的一個組成部分。在淘寶網平臺上銷售鶴慶瓦貓的店鋪有“逃器手作器物生活館”“ 麗江銅緣”“ 喜余生活館”“閑魚”“糖糖購物商城”“飄雪國際貿易”等6家。其中,兩家店鋪注冊城市為麗江,3家店鋪在西雙版納,1家店鋪在北京。除閑魚店外,其余五家均在云南,說明了瓦貓作為地域文化產品,網絡銷售店鋪集中的旅游城市。京東網、卓越亞馬遜網兩大網絡購物平臺尚沒有瓦貓銷售店鋪。

      按店鋪的規(guī)范程度綜合判斷,“逃器手作器物生活館”的交易記錄較為真實可信。因此,筆者以此作為個案記錄瓦貓網絡銷售的狀況?!疤悠魇肿髌魑锷铕^”注冊城市麗江,為10年老店,店鋪主營云南特色工藝品,宗旨“回歸質樸,遠離煩囂”。瓦貓商品頁關鍵詞為“麗江瓦貓”“手工粗陶”“茶寵裝飾擺件”“大理瓦貓”“鶴慶土陶”“辟邪鎮(zhèn)宅”。廣告語“瓦上的貓兒,麗江人民的貔貅?!鄙唐芬?guī)格:小號高約19-20cm,寬6.5-7cm,底件長8cm,寬6.5cm;中號高30-35cm,寬9.5-10cm左右,底件長10-11cm左右,寬7.5cm左右;超大號母子款高約42cm,寬約15-16cm。價格小號66元,中號95元,超大號母子瓦貓,308元。從交易記錄來看,高20cm-30cm的小號中號瓦貓,價位區(qū)間為66元至98元,較受網購

      群體歡迎。

      “逃器手作器物生活館”瓦貓商品30天內交易記錄 2015年12月4日16:00統(tǒng)計

      4.2 制約因素

      郜金福的作坊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生產規(guī)模擴大的問題。目前,郜家作坊只有郜金福夫婦和兒子郜錦彥3人制作瓦貓,訂單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郜金福表示,如果國家能夠有資金等政策支持,可以把作坊規(guī)模擴大,制坯、燒窯、包裝等工藝流程分別建設獨立車間。郜金福的作坊現在產品的包裝是用稻草、報紙、紙箱簡易包裝,僅能保證運輸過程不被損壞,不能通過包裝有效提升產品的檔次和價格。張全康經營思路相對保守,目前沒有擴大規(guī)模的打算,但是他的兒子徐利斌思想較為靈活,對瓦貓作坊未來發(fā)展也有一些個人的設想。徐利斌說,要賺錢的話,需要投資,現在到作坊來學習考察的學生很多,有些院校將瓦貓工藝定為必修課程,因此,可以把瓦貓作坊做成一個“民族文化體驗中心”,瓦貓技藝培訓和手藝體驗收費服務。這樣的建設投資會很大,他和父親有這樣的計劃,但是這兩年資金方面比較吃力。如果國家能夠出資扶持,對他們的幫助會很大。

      5.城鎮(zhèn)化與瓦貓傳承傳播

      5.1 瓦貓工藝傳承

      傳承方式。北班榜村的瓦貓工藝的主要傳承方式是家庭傳承。郜金福家祖輩都會制作瓦貓,雖然他曾經在窯上跟隨和邑村的李智源師傅學過手藝,但是家傳是他獲得手藝的一個重要方面。他的兩個兒子郜錦榮和郜錦彥則是從他身上繼承了瓦貓制作手藝。張全康是受其岳父、瓦貓老藝人徐慶光影響走上瓦貓制作道路的,其子徐利斌以及女兒、女婿也是繼承了家傳的手藝。

      家傳的局限。在北班榜村,因為瓦貓生意好,手藝“傳內不傳外”的觀念始終潛隱地存在著,影響了瓦貓行業(yè)更大范圍的發(fā)展。郜金福五年前在接受馬佳采訪時表示不愿意帶徒弟,因為“教會徒弟,苦了師傅?!卑凳就降軐W會了手藝會影響師傅的“飯碗”。在筆者采訪時,郜的觀念似乎有了一些改變,他說自己已經帶了3個徒弟,并特別強調了自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身份。郜錦彥提到,郜家的瓦貓作坊只有父母和他3人從事瓦貓制作,訂單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盡管北班榜村雇工成本很低[7],但郜金福并沒有在自己的作坊中雇工或收徒參與瓦貓制作,最為合理的理由就是他并不希望他人到其作坊學習瓦貓手藝。張全康是個地道的鄉(xiāng)村手藝人,沒有郜金?!皞鞒腥恕钡姆Q號和頭銜,也明確表示技藝不傳授外人。因此,雖然瓦貓市場需求很大,但是全村掌握瓦貓制作手藝的家庭只有6戶。

      5.2 瓦貓文化傳播

      近年來,隨著旅游業(yè)和文化產業(yè)的發(fā)展,以及大

      眾媒體對瓦貓關注度的提高,作為云南地域文化符號瓦貓生產集中地的北班榜村逐漸為人所知。不僅瓦貓進入了大學課堂,到北班榜村進行鄉(xiāng)土手藝體驗的大學生也越來越多。郜金福和張全康的作坊都有大學生、甚至博士生進駐作坊學習研究瓦貓技藝。郜金福的作坊,有4歲的兒童體驗制作瓦貓的樂趣。兩年前,張全康的作坊曾經接待過一位來自重慶的設計專業(yè)女博士研究生,她根據瓦貓制作技藝設計了城市居民居家日用風格的果盤等產品,這種針對手藝進行創(chuàng)新的觀念也對張全康創(chuàng)新瓦貓樣式產生了一些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對郜金福、張全康等人來說,這些外來人員進駐作坊學習手藝僅僅是在進行手藝的體驗,并不是因為將要從事這一行業(yè)前來拜師學藝,因此,也不會帶來瓦貓手藝外傳的風險。

      5.3 城鎮(zhèn)化進程帶來的影響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支撐北班榜村瓦貓工藝發(fā)展的磚瓦行業(yè)形成的重要原因是明代建設鶴慶縣城的需要,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城鎮(zhèn)建設促生了瓦貓行業(yè)的產生。目前,我國正在進行的城鎮(zhèn)化進程在深層次上反映為工業(yè)化、信息化社會化大分工對人口流動和聚居模式帶來的深刻改變,由此使得作為傳統(tǒng)民居建筑伴生現象的瓦貓原生文化生態(tài)面臨著兩方面的挑戰(zhàn)。其一,作為瓦貓載體的傳統(tǒng)民居樣式發(fā)生了改變,新型住宅房屋建造追求高大、簡潔的外觀,傳統(tǒng)瓦貓樣式難以與之相協(xié)調。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加,一方面村里的常住人口在不斷減少,村莊空心化的問題會越來越嚴重,另一方面,外出務工人員受外來觀念的影響,原有民俗觀念也在逐漸淡化。其二,瓦貓工藝品的熱銷表面上看擴大了瓦貓文化的傳播區(qū)域,但同時也使得瓦貓原有民俗文化內涵面臨發(fā)生轉移或虛空化的風險。這一點可以從網店商家將瓦貓定位為“萌寵”、“驅魔守護者”進行廣告宣傳的表達訴求中得到印證。從文化傳播角度看,如果一個符號的內涵發(fā)生了轉移,其原有文化空間的意義系統(tǒng)也會受其影響。很顯然,若瓦貓的原生文化生態(tài)得不到保護,其作為云南特色文化符號“源”的價值內涵將失去依托,原有的民俗內涵將淪為一個虛空的存在,其自我更新的生命力也將被消解,最終必將導致文化認同的危機。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重大項目“城鎮(zhèn)化進程中民族傳統(tǒng)工藝美術現狀與發(fā)展研究”(項目編號:14ZD03),少數民族區(qū)域重點城市調研小組子項目調研報告,調研小組由董占軍教授帶隊,成員有韓明、崔笑梅、李楊。大理白族自治州政協(xié)左岐宏、鶴慶縣文化館段德三等人為本次調研提供了幫助。

      注釋:

      [1]參見金墩鄉(xiāng)人民政府2012年發(fā)布的北班榜村情信息,印象云南網:http://www.lifeyn.net/article-456769-1.html

      [2]母紅生.鶴慶白族瓦貓[J].今日民族,2005(6)

      [3]注:關于鶴慶瓦貓的起源時間說法不一。瓦貓藝人郜金福認為有兩千多年,結合村落建立歷史,該說當不足信。鶴慶圖書館網:http://www.hqtsg.cn/show.php?infor_id=dc02b156ca28cff5&cid=4f91a 09b6a422042

      [4]馬佳.延續(xù)與創(chuàng)新——北班榜村瓦貓工藝的變遷[J].西南邊疆民族研究,2012:147

      [5]馬佳.北班榜村的瓦貓——一種物質文化的研究[D]:[碩士學位論文].昆明:云南大學,2010

      [6]合龍口,即建房時屋頂兩坡瓦從下向上鋪,最后在屋脊會集

      [7]如前所述,2012年,該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僅890元

      韓明 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數字藝術與傳媒學院

      猜你喜歡
      作坊
      假雞蛋作坊開工啦
      汾酒老作坊
      支部建設(2021年35期)2022-01-15 02:07:26
      濟南章丘區(qū)龍山鎮(zhèn)黑陶作坊的人類學調查
      東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9:18
      Archaeological Discovery Confirms the Ancient Past of Yin County
      文化交流(2019年3期)2019-03-18 02:00:12
      人大代表的“女子作坊”
      人大建設(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6
      老城區(qū)的作坊:手工勞作的記憶
      北京市平谷區(qū)食品生產加工作坊調查
      ——整體水平較差,但多數作坊具有發(fā)展愿望
      《徽墨作坊》
      余姚男子私設作坊排污水污染環(huán)境被刑拘
      大足區(qū)取締非法電鍍酸洗作坊
      彭水| 桦南县| 托克逊县| 肃北| 祥云县| 赫章县| 松滋市| 凤凰县| 习水县| 平潭县| 泗洪县| 玉山县| 宿迁市| 许昌市| 石首市| 惠来县| 温泉县| 杭锦旗| 罗城| 乐昌市| 九台市| 玛多县| 迭部县| 江西省| 上思县| 无为县| 中宁县| 饶阳县| 若尔盖县| 隆尧县| 盈江县| 保定市| 合山市| 榆中县| 高淳县| 梓潼县| 吉林市| 怀来县| 恩平市| 桂平市|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