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白洪琴++石麗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6.074
[摘要] 目的 探討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活動對提高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的影響。 方法 7名內(nèi)分泌科護士組成品管圈,確定提高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為活動主題,通過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原因,制定對策并實施。 結(jié)果 開展QCC活動后,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術(shù)及相關(guān)知識平均錯誤率由原來的27.11%降低到14.68%。 結(jié)論 開展QCC活動,不僅提高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同時也提高了圈員的團隊意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專業(yè)知識水平。
[關(guān)鍵詞] 品管圈;糖尿?。灰葝u素注射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6)08(b)-0074-02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Technique on the Mastery Rate of Injection Skills in Primary Injection of Insulin
YU LI,BAI Hong-qin,SHI Li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peoples Hospital of Yix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Yixing, Jiangsu Province,214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trol circle quality (QCC) activity on the mastery of the skills of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jection of insulin. Methods 7 nurses in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were determined to improve the ability to control the injection of insulin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injection. Results after the QCC activity, the average error rate of insulin injection technology and related knowledg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decreased from 27.11% to 14.68%. Conclusion QCC activity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mastery of the injection skills, but also improve the team consciousness, the ability of solving problems and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Key words] Quality control circle;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injectio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在于其遠期并發(fā)癥,需要長期治療,而胰島素注射作為糖尿病治療的主要手段,患者是否正確掌握胰島素注射技術(shù),關(guān)系到控制血糖的成敗以及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和發(fā)展[1]。而有調(diào)查顯示,全球范圍內(nèi),不規(guī)范注射現(xiàn)象普遍存在,而我國糖尿病病人的注射現(xiàn)狀更是不容樂觀,包括注射部位輪換不規(guī)范、注射針頭的反復使用、注射時的手法錯誤等[2]。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該科成立了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運用QCC的管理手法在提高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活動前,選取2015年8月21日—2015年9月18日在該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初次注射胰島素的患者42例為對照組,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23~76歲,平均49.3歲。活動后,選取2015年10月2日—2015年12月10日,同樣條件的患者42例為實驗組,其中男20例,女22例,年齡32~74歲,平均52.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糖尿病標準,均知情同意、簽名并存檔。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內(nèi)分泌科護理人員固定無變化。
1.2 方法
1.2.1 品管圈的組成 小組成員7名,其中主管護師2名、護師4名、護士1名,平均年齡28.4歲。設(shè)立圈名(秀靈圈)、圈徽,每月舉行圈會1~2次,每次0.5~1 h。
1.2.2 主題選定 全體圈員從針對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方面,對提出的7個需解決的問題進行評分,最終選定“提高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注射技能掌握率”為本期主題。
1.2.3 現(xiàn)況把握 品管圈成員在2名江蘇省糖尿病??谱o士的指導下,以《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shù)指南2011版》中的胰島素規(guī)范注射的9個步驟為標準,設(shè)計了“內(nèi)分泌科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注射技術(shù)調(diào)查表”(下簡稱調(diào)查表)?;颊咴谧≡浩陂g自主參加胰島素注射教育課,出院當天床位護士予以指導胰島素注射技術(shù)及相關(guān)知識,出院1周后來院復診時,在門診糖尿病教育護士處演示注射流程,護士就相關(guān)問題予提問并填寫調(diào)查表。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時,在一次性使用針頭、胰島素的保存、胰島素筆的組裝、注射部位的選擇、消毒方式、注射前排氣、注射后停留等環(huán)節(jié)均存在問題,平均錯誤率達到26.71%。
1.2.4 目標設(shè)定 前期在主題選定階段,全體圈員根據(jù)1、3、5評分標準對圈能力進行打分,平均分為4分,即圈能力=45×100%=80%。目標值=現(xiàn)狀值-(現(xiàn)狀值×改善重點×圈能力)=26.7%-(26.7%×53%×80%)=15.39% 。目標值設(shè)定:將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的注射技能錯誤率下降至15.39%。
1.2.5 解析 QCC全體成員運用頭腦風暴、心智圖法等方法,從人、機、料、法、環(huán)5個方面提出初次注射胰島素的患者技能掌握率低的原因。通過要因分析及真因驗證,得出主要原因為:患者接受教育次數(shù)少、患者在住院期間自我實踐次數(shù)少、沒有相關(guān)圖文視頻給患者參考學習、出院當天健康宣教時間較倉促。
1.2.6 對策擬定與實施 全體圈員運用頭腦風暴法針對真因提出改善對策,依據(jù)5W2H原則,針對原因設(shè)計PDCA計劃。經(jīng)全體圈員針對每一對策的可行性、經(jīng)濟性、圈能力等指標打分后,確定3個對策并實施改善。
①糖尿病患者入院后,由責任護士確認該患者是否為初次注射胰島素的患者,如是,則由責任護士負責在其胰島素筆上做記號(貼黃點),并在“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教育實施表”上做好登記。專職教育護士根據(jù)登記表,每周二、周五下午14:00~15:00對初次注射胰島素的患者進行胰島素注射知識講座,包括講解PPT、利用教具指導患者規(guī)范注射方法,并發(fā)放自制的圖文資料(含《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shù)指南2011版》中的胰島素規(guī)范注射的9個步驟圖片及相關(guān)文字說明),床位護士積極督促患者參與講座。
②患者參加講座學習后,白天由床位護士負責指導患者自我胰島素注射,如患者只需注射長效胰島素,則由夜班護士提前至病房進行自我胰島素注射指導。護士指導注射后根據(jù)病人的掌握情況,及時記錄在教育實施表上,如未掌握,再次告知專職教育護士予教育,床位護士或夜班護士繼續(xù)指導自我注射,直至患者完全掌握。
③出院當天由患者演示注射流程,護士提問、點評、指導,并告知患者一周后至糖尿病護理門診復診。復診時,患者在糖尿病護理門診處再次演示注射流程,門診護士給予點評、指導。
1.3 評價方法
2015年12月對實驗組患者胰島素注射技術(shù)及相關(guān)知識進行調(diào)查并與對照組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0.05為統(tǒng)計學意義標準。
2 結(jié)果
有形成果:QCC成員于對策實施后5周收集的數(shù)據(jù)顯示,實驗組42人次,在胰島素注射技術(shù)及相關(guān)知識掌握情況的錯誤率均較對照組降低,平均錯誤率14.68%,明顯低于對照組平均錯誤率27.11%?;顒忧昂蟪醮巫⑸湟葝u素患者注射技能及相關(guān)知識掌握情況比較,見表1。
3 討論
糖尿病已成為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3],隨著其病程的進展,可出現(xiàn)多個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胰島素注射治療是糖尿病患者重要的治療方式,患者能否做到規(guī)范注射影響到患者血糖能否保持穩(wěn)定和治療是否能夠達標,因此在患者住院期間教會患者注射胰島素尤其重要[4]。通過此次品管圈活動,全體圈員積極改進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使初次注射胰島素患者的注射技能平均錯誤率由活動前的27.11%下降至活動后的14.68%,達到了預期目標,從而使糖尿病患者得到更持續(xù)有效的治療,更好地預防并發(fā)癥及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作為管理工具,品管圈也應用到了臨床護理領(lǐng)域,全體圈員由被管理者角色向管理者角色轉(zhuǎn)換,增強了個人成就感,提高了工作積極性和工作責任心。在QCC活動中,護士分工合作、各司其職,分階段總結(jié)經(jīng)驗,不斷進行改進,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使個體在護理工作中發(fā)揮了主人公精神,充分展現(xiàn)了自我,實現(xiàn)了自我價值[5]。
作為該科第一期QCC活動,由于相關(guān)知識、QCC工具運用不熟練等原因,在查找原因及真因驗證階段耗時較長。在下一期的活動中,我們將總結(jié)經(jīng)驗教訓,更好的運用QCC手法,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護理質(zhì)量。
綜上所述,將品管圈活動運用于糖尿病患者自我注射胰島素管理方面以及提高護理人員整體素質(zhì)方面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護理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淀南.糖尿病患者的自我護理[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09,6(5):63-64.
[2] 中華醫(y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糖尿病藥物注射技術(shù)指南2011版[S].2011-12-04.
[3] MORIKAWA H.American Association of Diabetes Educators,the current DSME(diabetes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tandards[J].Nihon Rinsho Nihon Rinsho,2012,70(Suppl5):617-623.
[4] 康爍,高俊香,張玥,等. 品管圈活動對提高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注射操作掌握率和護士個人能力的影響[J].河北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5(11):1304-1307.
[5] 黃華,龍?zhí)m蘭.品管圈活動在降低感染科陪護率中的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3,13(3):75-77.
(收稿日期:2016-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