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拾期
哭什么,至少你沒上錯車
文-九拾期
人只有知道要什么,
知道自己該走向何方,
付出的一切才是真正有意義。
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說好聽點算是半個文藝小青年,說不好聽了就是閑得沒事干被家里人罵成話嘮沒地方訴說了,只能打打文字訴訴苦的筆嘮。
我的手機(jī)屏幕上永遠(yuǎn)有一頁是專門空出來的背景圖,什么軟件圖標(biāo)也不擺,只有一句話:勿忘初心。綠色的字體,并不醒目的顏色,卻足以警心。
幾乎每年我都會重復(fù)地看一部電視劇,是趙導(dǎo)關(guān)于青春奮斗的經(jīng)典之一:《我的青春誰做主》。最喜歡三姐妹里的趙青楚,名牌大學(xué)畢業(yè),又像她的名字一樣活得清清楚楚,是真正的白富美。
看第一遍的時候我就將青楚定為了我今后的奮斗目標(biāo),也就是我的女神。這么多年過去,我沒有考上名牌大學(xué),也沒有變漂亮成為白富美。可是起碼有一樣我是真的做到了,我活出了自己,并且正在爭取每一天都活得清楚明白。
我也寫小說,但有時候不到兩位數(shù)的點擊低得讓我不敢直視,因為我怕看一眼就會產(chǎn)生罷筆的念頭。當(dāng)然我也知道,在現(xiàn)今快速閱讀的浮躁社會下,不帶肉不搞笑不記流水賬開頭不夠火熱的文,基本已經(jīng)失去了市場??墒?,在無數(shù)次問過自己能不能改以后,我的答案始終如是:沒辦法,我的風(fēng)格就是這樣。
我甚至自卑地不敢告訴別人我在寫文字,怕他們嘲笑為什么我至今一無所獲。
有一天,我乘地鐵回家,等車時排在人山人海長隊的最后。我看著地鐵站臺上來來往往的行人,聽著他們的腳步,有行色匆匆的,有不疾不徐的,人群一撥撥地襲來,像流動的潮水,卻漫無目的,不知流往何處。
我突然就很想問一問身邊的人:“嗨,你要去哪兒?”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忙忙碌碌,來不及喘上一口氣,停不下行進(jìn)的腳步,但卻忘了行進(jìn)的初衷,忘了問自己一句:“你為什么來?”“你要去哪兒呢?”
如果一定要拿乘地鐵來比喻,那就是拼命擠上了一輛人滿為患的列車,為自己靠著顏值又賣個萌說服旁邊大叔插了個隊而自喜,為湊巧站到了馬上就下車的一對夫婦面前而竊喜。
和這些人比,至少我沒有上錯車,真好!沒錯,很多有夢想、活得有目標(biāo)的人往往會在追夢的道路中因為一些磕磕絆絆而委屈哭泣,覺得自己付出這么多還見不到成果。然而我只想說:哭什么!和別人比,至少你沒上錯車!
幾個月前無意中在圖書館翻到一本書,標(biāo)題吸引了我——《別急,你要的歲月都會給你》。毋庸置疑這是一本勵志的書,孤陋寡聞的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有多暢銷,究竟鼓勵了多少有志青年。但至少這個標(biāo)題溫暖了我,至今在我的胸口,余溫尚存。
是呀,別著急,你要的歲月都會給你。這是一種鼓勵,但其實背后卻包含著一種無言的自信,是對目標(biāo)的自信,對前途道路一定會看到光明的自信。
人只有知道要什么,知道自己該走向何方,付出的一切才是真正有意義,歲月也才會眷顧你,許下像“只要你的付出到了,你要的都會給你”這樣的諾言。
寫到這里的時候,家里吱吱哇哇開了半天的電視里播起二鍋頭的廣告。片子最后,帶著點滄桑感的王旭端著酒杯一扭頭:“敬不甘平凡的我們?!边@一瞬的我,還真想和隔著紙本的你們碰一碰杯,即使加上我還湊不夠一桌,也要敬你,敬我,敬不甘平凡的我們!
愿每個正在行進(jìn)路上或者還在猶豫邁出第一步的人都能夠上對車,找到適合自己腳的那一雙鞋,然后,固執(zhí)地走,永不回頭。
責(zé)任編輯:郝志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