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園林花卉圖鑒
西方國家的園藝史可追溯到3000年前,整型花園在埃及出現(xiàn)后,羅馬將其發(fā)揚光大,羅馬衰落后,意大利文藝復興時,花園文化再度興起。17世紀開始,英國植物獵人如威爾遜、班克斯等開始走向世界各地,在18世紀中期英國就引進了約遍布全球的9000種植物,而中國則被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譽為“世界園林之母”,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經(jīng)過上百年的馴化和雜交育種,離開原產(chǎn)地的植物逐漸適應了遷入地環(huán)境并在英倫大地上開花結果。植物的保育,離不開植物園及私家花園,如為保育工作做出巨大貢獻的邱園,其始建于1759年,距今已有250多年歷史,在2003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英國園藝植物的豐富程度令人嘆為觀止,每個植物園和花園的植物皆不盡相同,均有自己的特色,收集的植物遍布全球,且養(yǎng)護水平極高,每株喬灌木均有標準的樹池,樹池內(nèi)有大量的腐殖土,為樹木生長提供了保障。在我國有些植物還“養(yǎng)在深閨人未知”,如還處于野生狀態(tài)的林石草、草茱萸,已在英國大量應用;我國僅在植物園有少量種植的原生鈴蘭,英國培育出了花葉、重瓣等品種用于植物園及花園中;著名的珙桐在我國只能在少數(shù)植物園中觀賞到,在歐美等地已大量種植,既豐富了植物種類,美化了環(huán)境,又科普了大眾。全民愛園藝,也是提高國民素養(yǎng)的一個重要渠道。2015年,本書作者有幸去英國等地進行了一場觀花之旅,先后參觀了全球最負盛名的園藝博覽會——切爾西花展,世界上著名的植物園及植物分類學研究中心——邱園和愛丁堡皇家植物園,以及一些知名的代表性花園景觀如霍雷希爾德花園、希德蔻特花園、科茨沃爾德花園、牛津大學植物園及威斯利花園等,前后共拍攝了33000余幅照片,涵蓋2000余種觀賞植物。本書從歐洲之行所拍的圖片中精選了1000種(含種、亞種、變種、變型及品種)優(yōu)秀觀賞植物,其中我國原產(chǎn)植物達200余種。本書給出了植物的科屬、拉丁學名、中文名及形態(tài)特征,被子植物采用APG分類系統(tǒng)。旨在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借鑒,開拓視野,將我國的野生植物保育工作提到日程,以造福我國大眾。同時為園藝工作者、花卉愛好者及在校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歐洲園藝植物種類及應用狀況的平臺,激發(fā)對植物的興趣。
購買鏈接:賽百科http://www.scibook.cn/
徐曄春,廣東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環(huán)境園藝研究所研究員,出版著作60余部,所主編《觀花植物1000種經(jīng)典圖鑒》、《觀葉植物1000種經(jīng)典圖鑒》等圖書深受全國讀者的歡迎。PPBC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