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軍(CHENG Jun),史 晨(SHI Chen),張燕搏(ZHANG Yan-bo),王愷雋(WANG Kai-juan),張思明(ZHANG Si-ming),王飛燕(WANG Fei-yan)
(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 北京 100037)
?
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成人心臟術后患者分離的類酵母菌及耐藥性
程 軍(CHENG Jun),史 晨(SHI Chen),張燕搏(ZHANG Yan-bo),王愷雋(WANG Kai-juan),張思明(ZHANG Si-ming),王飛燕(WANG Fei-yan)
(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 北京 100037)
目的 了解某院成人心臟術后患者分離的類酵母菌及其耐藥性,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方法 對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成人心臟術后患者分離的類酵母菌進行鑒定和藥敏試驗。結果 共分離類酵母菌166株,其中白假絲酵母菌103株,其次為熱帶假絲酵母菌(25株)、近平滑假絲酵母菌(19株)等;標本來源以痰為主,占77.11%(128株),其次為深靜脈導管及血。主要類酵母菌對氟康唑、兩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率較高,為84.21%~100.00%;對伊曲康唑敏感率相對較低,為52.00%~85.44%。結論 成人心臟術后患者分離的類酵母菌以白假絲酵母菌為主,標本來源以呼吸道為主,氟康唑仍為類酵母菌治療的首選藥物。
心血管??; 真菌; 類酵母菌; 耐藥性; 抗藥性,微生物; 醫(yī)院感染
近年來,由于人工瓣膜置換術、心臟移植術的開展,以及廣譜抗菌藥物、免疫抑制劑的廣泛使用[1-2],侵襲性真菌感染的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同時,由于預防性抗真菌藥物的廣泛使用,使類酵母菌的耐藥性大幅增強[3-4]。IFI的發(fā)生降低了心血管病患者術后的存活率,而且大大增加了治療成本和住院時間,而抗真菌藥物種類有限,也使得術后真菌感染成為一個治療難題[5]。為此,我們對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成人心臟外科術后患者分離的類酵母菌分布情況及其耐藥性進行統(tǒng)計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菌株來源 菌株來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年阜外心血管病醫(yī)院心臟術后3個成人恢復室送檢的標本。所有標本接種于沙保弱培養(yǎng)基分離培養(yǎng)(血培養(yǎng)標本陽性經(jīng)涂片染色為類酵母菌后,再轉(zhuǎn)種沙保弱培養(yǎng)基)。若同一患者相同部位檢出相同菌株者以首次分離出的菌株計數(shù)。
1.2 菌株鑒定及藥敏檢測 所有檢出疑似菌株經(jīng)VITEK MS質(zhì)譜儀或VITEK 2 Compact真菌鑒定卡鑒定,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TB FUNGUS3真菌藥敏條進行藥敏試驗,包括5-氟胞嘧啶、兩性霉素B、氟康唑、伊曲康唑。藥敏判斷標準參照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協(xié)會(CLSI)的相關標準執(zhí)行,對于兩性霉素B,最低抑菌濃度(MIC)≥2 mg/L,判斷為耐藥。
1.3 統(tǒng)計分析 所有類酵母菌藥敏數(shù)據(jù)應用WHONET 5.6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類酵母菌檢出情況 2012年1月—2015年12月該院成人心臟術后恢復室共檢出類酵母菌166株,均為常見類酵母菌,其中以白假絲酵母菌為主,共103株(占62.05%),其次為熱帶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分別占15.06%和11.45%。見表1。
表1 成人心臟術后患者分離的類酵母菌菌株構成
2.2 類酵母菌標本類型 166株類酵母菌來源于呼吸道標本的128株(占77.11%),深靜脈導管14株(占8.43%),血8株(占4.82%)。見表2。
表2 成人心臟術后患者分離的類酵母菌標本類型構成
2.3 主要類酵母菌的敏感結果 166株類酵母菌中,排名居前3位的分別為白假絲酵母菌、熱帶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上述類酵母菌對氟康唑、兩性霉素B、5-氟胞嘧啶敏感率較高,為84.21%~100.00%;對伊曲康唑敏感率相對較低,為52.00%~85.44%。見表3。
表3 主要類酵母菌對抗真菌藥物的敏感率(%)
本組研究表明,心血管病患者外科術后檢出的類酵母菌以白假絲酵母菌為主,其次為熱帶假絲酵母菌、近平滑假絲酵母菌,與相關報道[6]一致。感染部位主要來自呼吸道,深靜脈導管次之,可能因為手術期間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等操作損傷了患者的呼吸道黏膜,圍手術期間中心靜脈和外周動脈插管、胸腔及心包引流、留置導尿管等創(chuàng)傷性處置又進一步損傷了患者的皮膚黏膜,真菌通過表面屏障進入機體,從而引起外源性感染。免疫抑制劑的使用致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進一步促使了真菌感染[7-9]。需要強調(diào)的是,本組類酵母菌標本來源多為痰,雖然多數(shù)是經(jīng)吸痰管采集的下呼吸道標本,但亦存在上呼吸道標本。因此,痰標本類酵母菌培養(yǎng)陽性存在感染、定植,甚至污染的可能,欲臨床診斷類酵母菌感染,尚需結合患者臨床表現(xiàn)、胸部影像學結果、G試驗和GM試驗、使用抗菌藥物是否有效等綜合判斷。同時,因本微生物室非專門的真菌實驗室,對培養(yǎng)陽性的絲狀真菌(即霉菌)不能鑒定到種,亦不能為其提供藥敏結果,故絲狀真菌不在本研究的討論范圍內(nèi)。
本研究的藥敏試驗顯示,常見類酵母菌對氟康唑、兩性霉素B、5-氟胞嘧啶均具有較高的敏感率,但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的毒性作用,限制了其在臨床的廣泛使用。除克柔假絲酵母菌及光滑假絲酵母菌(克柔假絲酵母菌和光滑假絲酵母菌對氟康唑均為天然耐藥或中介),其他類酵母菌對氟康唑敏感性較高。同時,氟康唑副作用小,價格低廉,仍是目前治療類酵母菌感染首選的藥物[10]。
針對心臟外科術后真菌感染上升的趨勢,及其以呼吸道和靜脈導管為主的感染特點,建議采取如下應對措施:(1)注重預防控制易感因素,包括戒煙、控制血糖水平、術前術后加強營養(yǎng)支持等。(2)努力控制感染途徑,如盡量避免經(jīng)鼻腔氣管插管和氣管切開,盡量縮短機械通氣時間,對動靜脈插管、導尿管、手術切口、各種引流管等皮膚黏膜破損處,應及時消毒及更換無菌敷貼。(3)盡早明確真菌感染診斷,如應用CT、X線片等技術手段,定期送檢痰、靜脈導管、傷口分泌物、血、尿等進行真菌培養(yǎng),注重G實驗和GM的真菌監(jiān)測,以便及時發(fā)現(xiàn)和確診真菌感染,根據(jù)真菌藥敏試驗結果合理準確的使用抗真菌藥物[11-12]。
[1] Silveira FP, Husain S. Fungal infections in 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 [J]. Med Mycol, 2007, 45(4):305-420.
[2] Liu X, Ling Z, Li L.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liver transplantation [J].Int J Infect Dis, 2011,15(5): e298-e304.
[3] Kontoyiannis DP,Marr KA,Park BJ,et al.Prospective surveillancefor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 recipients,2001-2006:overview of the Transplant-Associated Infection Surveillance Network (TRANSNET) Database [J].Clin Infect Dis, 2010, 50(8):1091-1100.[4] 張建平,張春盛,辛德清,等.酵母樣真菌的病原分布與耐藥性監(jiān)測[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5,4(1):61-63.
[5] 賴顥,張文平,陳昊,等.心臟移植受者術后感染特點及防治策略[J].中華器官移植雜志,2010, 31(8):450-453.
[6] 史瑀,王妍,李澤文.假絲酵母菌致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4):215-217.
[7] 張超,高致炳,高建朝.心臟外科患者手術后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 2014,24(19):4833-4835.
[8] 陳鳴敏.心外科手術術后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3):547-548,567.
[9] 徐敏,馮海波,鄭慧萍.心臟外科監(jiān)護室真菌感染臨床和病原學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7,17(6):709-711,714.
[10] Guinea J, Peláez T, Rodríguez-Créixems M, et al. Empirical treatment of candidemia in intensive care units:fluconazole or broad-spectrum antifungal agents?[J]. Med Mycol, 2009, 47(5):515-520.
[11] 謝屹紅.心臟移植術后真菌感染分析[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08,18(6):781-783.
[12] Yapar N.Epidemiology and risk factors for invasive candidiasis[J]. Ther Clin Risk Manag, 2014, 10:95-105.
(本文編輯:左雙燕)
Isola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yeast-like fungi from adults following cardiac surgery in Fuwai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Fuwai Cardiovascular Hospital, Beijing 100037, China)
2016-01-15
首都臨床特色應用研究(吳階平)(Z121107005112014)
程軍(1982-),男(漢族),北京市人,主管技師,主要從事醫(yī)院細菌感染耐藥性及流行病學研究。
王飛燕 E-mail:wang_feiyanfw@sina.com
10.3969/j.issn.1671-9638.2016.11.020
R181.3+2 R379.4
B
1671-9638(2016)11-08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