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嘉璇
摘要:梅山道教符箓導源于巫覡,以線條為構形的基本手段。梅山道教符箓隸屬于宗教文化的范疇,包含濃厚的宗教文化性質,具有功利性、重形性和單純性的穩(wěn)定特點,典型地反映了梅山道教符箓具有的書法根性。
關鍵詞:梅山道教符箓 ?功利性 ?重形性 ?單純性
梅山道教文化的生成與演化,走過一條頗為曲折的路徑。由于古梅山自然地理條件異常艱險封閉的特殊性,與外界長期處于緊張尖銳的對立沖突之中,使得“梅山洞蠻,舊不與中國通。”在這種艱難閉塞的生存環(huán)境下,原始的巫術信仰成為其文化精神的主要內容。北宋熙寧五年,梅山歸順中央,使得部分土著遠遁,外來人口大量遷入,遂使不同的宗教文化理念在此交匯、碰撞、分化、交融,造成了梅山習傳已久的巫術信仰與荊楚巫教有文化同質關系的南方道教的逐漸融合。同時,儒佛兩家的“一些理念及祀禮程式,也被部分地融化到梅山新的宗教文化體中。這樣,梅山原始的巫術信仰和南方道教復雜繁瑣的符諱咒箓,佛、儒兩教的一些理念和儀式,彼此兼蘊統(tǒng)合成了一種既區(qū)別于傳統(tǒng)道教又區(qū)別于一般意義上的南方道教,為梅山所獨有的道教文化?!?/p>
符箓是符和箓的合稱。符指書寫于黃紙、帛等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和圖形;箓指記錄于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于黃紙、帛上。梅山道教符箓在民間一般稱梅山神符或梅山符,因為是以南方道教符箓為藍本進行再創(chuàng)造,故它與南方道教符箓的神貌大體相似。作為梅山道門的一種重要法器,梅山道教符箓隸屬于宗教文化的范疇,包含濃厚的宗教文化性質;另外梅山道教符箓的傳承講究師徒授受、承繼衣缽等。這一切必然導致梅山道教符箓的目的、形式與內容等的相對穩(wěn)定,反映出功利性、重形性和單純性的穩(wěn)定特征。
首先,梅山道教符箓注重功利性。與中國早期漢字書寫的作用相類似,梅山道教符箓從它產生之日起,就牢牢握住實用功利。
甲骨文被認為是現代漢字的早期形式,是商代尊神重鬼的產物,故又稱“甲骨卜辭”。商代尊神重鬼,殷人以為崇祀則興,不祀則亡。故信巫,巫風盛行,且巫氏世相殷室。據《尚書·牧誓》,周人伐殷,以弗祀為紂之罪狀:“昏棄厥肆祀弗答。”絕大部分甲骨文發(fā)現于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時代遺址,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tǒng)治者的占卜紀錄。甲骨文記事以占卜為主的事實反映了先民的功利訴求。
符箓自創(chuàng)始至今,一直以對付鬼神、祈福祛病為目標?!逗鬂h書·方術傳》載:“河南有麹圣卿,善為丹書符,劾厭殺鬼神而使命之?!薄度龂尽堲攤鳌吩唬骸埃◤堲敚h中獨立,行五斗米道,以符水治病,致米一斗,疾苦立愈,奉者甚眾?!比胨?,道士寧全真(1101-1181年,東華派創(chuàng)始人)以齋醮祈禳之功被賜號“洞微高士”,繼進“贊化先生”。元代徐慧(1291-1350年,凈明派第四代嗣師)為民禱雨祛疾頗靈,人稱奇峰先生。明朝劉淵然(1351-1432年,長春派創(chuàng)始人)能召雷電風雨,劾治鬼神,兼通醫(yī)藥。清代乾隆將正一道的傳道授箓限制在龍虎山,但正一道在民間的活動還在進行?!稘h書·地理志》載:“楚人信巫好鬼,重淫祀?!钡珰v代梅山道教符箓同樣只為道門中人所掌握,沿襲驅神馭鬼、祈福祛邪的道統(tǒng)。
作為道教書法的支脈,梅山道教符箓以驅邪祛害、求吉圖利為原動力,體現了梅山道教符箓對甲骨卜辭著重功用的歷史繼承,折射出梅山道教符箓具有書法的根性特質。
其次,梅山道教符箓具有強烈的重形性。許慎說:“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許慎認為中國遠古時代最早的文字是由圖畫演變而成的象形文字,其說被學界廣泛認同。從人類智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分析,早期人類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發(fā)端,逐步進化到抽象思維能力的日益提高,象形字早于會意字和形聲字符合人類智力發(fā)展的規(guī)律。
道教符箓的形式表達繼承了中國早期造字的重“形”特點。相傳道教符箓最早來自黃帝“云書”?!霸茣笔且粤髟茷橹饕M對象的一種書法。云書在秦漢之際演變?yōu)椤吧穹?。古人認為天神以云彩的形式顯現出來的圖紋或篆文,方士、道士將它記錄下來,便是神符。在傳世道符中,文字曲屈婉轉,大多夾雜著一些星象符號、云氣符號及道真之像。這一切說明,早期道教符箓側重對宇宙和大自然客觀物象的模擬,保留著早期人類的思維模式與創(chuàng)造方式。
道教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因為道教逐步派別分化,他們各自的符箓便互有差別。但歷代道符從形式上不外乎文字符和圖形符。梅山道教文字符主要由文字構成,整道符為形文音結合體,以漢字為本進行大膽夸張和變形。如圖(1)梅山道教圖形符則由文字及一些象征符號組成,其中的文字亦多運用夸張和變形手法。如圖(2)梅山道教的文字符和圖形符對文字的夸張與變形,不拘泥于世俗書法的書寫規(guī)范,造成了“形”的巨大震撼力,增強了道符的原始神秘色彩,無意間保留了遠古人類的思維模式與創(chuàng)造手段,印證了道符的書法根性特征。
最后,梅山道教符箓堅守書寫內容的單純性。現代書法藝術所涉內容紛紜復雜,遍及古代文學的方方面面,歷代經史子集、詩詞曲賦無不成為現代書法涉獵的對象,當代新的文化內容亦不斷涌入現代書法的閱讀與創(chuàng)作視野。同現代書法的內容相比較,梅山道教符箓內容相對單純得多。
從道符肇始,與原始巫術以人的生存為中心的原始藝術精神相類似,道教符箓始終將書寫內容圈定于為信奉者日常生活服務的樊籬之內。梅山道教符書內容基本只與家宅和人丁的消邪求吉有關。與家宅有關的符大致分兩類:一是鎮(zhèn)宅符,如鎮(zhèn)家宅符、鎮(zhèn)新宅鬼崇符、鎮(zhèn)宅犯七煞符等;二是鎮(zhèn)家宅之物符,如鎮(zhèn)牛羊怪異符、禳雞犬登屋符、禳釜底畫花符。與人丁相關的符也大致分兩類:一是護身祛病類,如平安符、斬邪魔符、五雷護身符、治小兒消疾符、治血枯符等;二是求福祿壽喜類符,如五鬼運財符、八方招財符、長命富貴符、姻緣符等。另外有梅山道士為家宅或人丁的祛邪求吉作法祈請神靈降臨等必須的程序符,如凈壇符、開天門符、閉地戶符、塞鬼路符、召值時神將符等。由此可見,梅山道教符箓的內容切近原始巫術,一切以人的生存為中心,其具有的書法根性顯而易見。
總之,從書寫的目的、形式和內容分析,梅山道教符箓具有功利性、重形性和單純性的穩(wěn)定特點,鮮明地體現了其具備的書法根性特征。
參考文獻:
[1]二十五史·宋史[M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 1985.
[2]劉鐵峰.梅山道教文化生成與演化因緣論略[J].婁底: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 2005(1).
[3]郭興良.中國古代文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4]許慎.說文解字[M]. 北京:中華書局,1963(12)卷十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