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田田+郭萌萌++陳包
摘要:《水經注》是北魏酈道元的著作。從書名來看,此書是為《水經》所作之注。《水經注》看似為《水經》之注,實則以《水經》為綱,詳細記載了一千多條大小河流及有關的歷史遺跡、人物掌故、神話傳說等,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tǒng)的綜合性地理著作,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文獻價值。文章從大量歷史古籍出發(fā),對《水經注》的專名形成過程進行了簡單的梳理。
關鍵詞:《水經》;《水經注》;專名
中圖分類號:K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11-0052-01
《水經注》是北魏地理學家、文學家酈道元對桑欽的《水經》所作的注釋。但是《水經注》這一專名并不是成書之時就有的專名,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
酈道元在《水經注序》中寫道:“然毫管窺天,歷筒時昭,飲河酌海,從性斯畢,竊以多暇,空傾歲月,輒述《水經》,布廣前文”①。由此可見,酈道元在對《水經》完成注釋之后,仍然稱所注之書為《水經》,而不是《水經注》。
魏收在《魏書》中寫道:“道元好學,歷覽奇書,撰著《水經》四十卷”②?!段簳烦蓵诒饼R天寶五年(公元554年)。因此可以說,北齊時酈道元所注之書仍被稱為《水經》,《水經注》這一專名還沒有出現(xiàn)。
到了唐高宗儀鳳(公元676-679年)和調露(公元679-680年)年間,章懷太子李賢等人為《后漢書》作注之時,第一次將酈道元所注之書稱為《水經注》。《后漢書·光武帝紀》注引《水經注》:“《水經注》曰:具有黑水故池,水黑曰盧,不流曰奴”③。又如“酈元《水經注》云:徐水經北平縣故城北”、“《水經注》曰:鞏縣北有五社津,一名土社津”④。《后漢書·宗室四王三侯列傳》注引《水經注》:“酈元《水經注》曰:涇水東經九峻山東中山西”⑤。
此后,唐代學人所著之書凡是引征酈道元所作之注,都用《水經注》之名。如徐堅的《初學記》、張守節(jié)的《史記正義》、杜佑的《通典》等。如徐堅《初學記》卷第六:“按《水經注》及《山海經》,河源出昆侖之墟”⑥。又如張守節(jié)《史記正義》卷四:“《水經注》云薊城內西北隅有薊丘,因取名焉”⑦。如此之例,概不贅述。
宋元時期,征引酈道元所作之注的很多文獻都使用《水經注》這一書名。如北宋李昉的《太平御覽》、樂史的《太平寰宇記》、王應麟的《玉?!?、南宋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等。李昉《太平御覽》卷五十三:“《水經注》曰:丹山在丹陽,屬巴丹山⑧”。樂史《太平寰宇記》卷十九:“《水經注》云:華不注山,虎牙接立,孤峰特起,青崖翠發(fā),望同點黛⑨”。王應麟《玉?!肪硎唬骸啊端涀ⅰ罚郝尻柍情T置一鐘,以和漏鼓⑩”。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八:“《水經》三卷,《水經注》四十卷。桑欽撰。后魏御史中尉范陽酈道元善長注11”.
但是宋元時期仍有一些著作仍然用《水經》代指《水經注》。如宋代王欽若的《冊府元龜》,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元代脫脫等的《宋史》、馬端臨的《文獻通考》等。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八:“《水經》四卷,右漢桑欽撰,成帝時人,本經三卷,后魏酈道元注12”。(筆者按:酈道元所注《水經》為四十卷,此處脫文,應為“《水經》四十卷”。)脫脫等《元史》卷二百四:“桑欽《水經》四十卷,酈道元注13”。馬端臨《文獻通考》卷二百四:“《水經》四十卷,晁氏曰漢桑欽撰14”。由此可見,宋元時期,《水經注》還沒有完全與《水經》區(qū)別開來,沒有成為通用的專名。
明清兩代對《水經注》的研究分別形成了“酈學考據學派”和“酈學地理學派”,這時的人們幾乎把《水經注》和《水經》完全區(qū)別開來?!端洝穼V干J所撰寫的本經,《水經注》專指酈道元為《水經》所作之注。如明代歸有光的《震川集》、馮惟訥的《古詩紀》以及清代顧炎武的《日知錄》等。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一:“《水經注》大梁靈丘之誤:《漢書·地理志》云:馮翊夏陽縣,故少梁也?!端涀ⅰ纺嗽唬捍罅海芰翰右?5”。
因此可以說,明清時期《水經注》已經成為酈道元所作之注的專名。
注釋:
①酈道元原注、陳橋驛注釋,《水經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②魏收,《魏書》,卷八十九補,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③④范曄,《后漢書》,卷一,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⑤范曄,《后漢書》,卷十四,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⑥徐堅,《初學記》,卷第六,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⑦司馬遷,《史記》,卷四,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
⑧李昉,《太平御覽》,卷五十三,北京,中華書局,1960年.
⑨樂史,《太平寰宇記》,卷十九,見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⑩王應麟,《玉?!罚硎?,見文淵閣《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1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12晁公武撰、孫猛校正,《郡齋讀書志校正》,卷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13脫脫等,《宋史》,卷二百四,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4馬端臨著,上海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范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文獻通考》,卷二百四,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15顧炎武著,周蘇平、陳國慶點注,《日知錄》,卷三十一,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1997年.
參考文獻:
[1]酈道元原注、陳橋驛注釋,《水經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
[2]李曉杰,《水經注》現(xiàn)存主要版本考述,載《歷史地理》,2015(01).
[3]吳興洲、李璇玥,《水經注》版本源流探究,載《蘭臺世界》,2016(10).
[4]陳橋驛,《水經注》版本和??钡难芯?,載《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0(01).
作者簡介:劉田田(1991-),女,漢族,河南駐馬店人,云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古籍整理與研究。
郭萌萌(1991-),女,漢族,河南許昌人,云南民族大學民族文化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
陳包(1991-),男,土家族,云南民族大學管理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