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麗 汪四秀
不同pH值多酶清洗劑清洗神經外科金屬吸引器的效果觀察
邵麗 汪四秀
目的:比較不同pH值多酶清洗劑清洗神經外科金屬吸引器的效果。方法:將2015年6~12月我院神經外科術后回收的金屬吸引器300根隨機等分為A組和B組,A組采用pH值7.5~8.5的堿性多酶清洗劑清洗,B組采用pH值6.5~7.5的中性多酶清洗劑清洗,比較兩組器械的清洗效果。結果:兩組吸引器外表清洗合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吸引器內壁清洗合格率、隱血試驗合格率均高于B組(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pH值7.5~8.5的堿性多酶清洗劑清洗神經外科金屬吸引器其清洗效果優(yōu)于pH值6.5~7.5的中性多酶清洗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神經外科金屬吸引器;多酶清洗劑;清洗效果
由于神經外科手術的特殊性,金屬吸引器在神經外科手術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常用于吸除術中積血、腫瘤組織、骨沫等,使用后其管壁內側容易黏附血漬、軟組織,甚至碎骨片卡堵,加之其構造的特殊性,含有側孔,管徑長短不一,頭端彎曲角度不同等,給清洗消毒工作帶來困難。目前,多酶清洗劑已廣泛應用于消毒供應中心器械的清洗和維護[1],臨床工作中一般有中性和堿性兩種不同pH值的多酶清洗劑,選用恰當的多酶清洗劑對提高清洗消毒效果至關重要。為此,我們將2015年6~12月我院神經外科術后回收的金屬吸引器使用不同pH值多酶清洗劑進行清洗及對比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材料無泡中性多酶清洗劑(標示pH值6.5~7.5)和堿性多酶清洗劑(標示pH值7.5~8.5)。JK-DY200型醫(yī)用超聲波清洗器、高壓水槍、無菌棉球、大便隱血半定量檢測卡、各種規(guī)格管腔專業(yè)清洗刷。收集我院2015年6~12月神經外科術后回收的中號金屬吸引器300根,將其隨機等分為A組和B組。
1.2 方法
1.2.1 清洗方法B組采用pH值6.5~7.5的中性多酶清洗劑清洗,消毒供應中心清洗人員用流動水沖洗金屬吸引器的外壁后,將金屬吸引器的外套管和導芯分離,放入現配制稀釋比例為1∶270的多酶清洗液中,浸泡5 min,水溫30~40℃,超聲振蕩清洗5 min,超洗結束后,將金屬吸引器取出,根據金屬吸引器管腔內壁直徑選擇合適的清洗刷,反復刷洗吸引器管腔內壁,直至毛刷上無污跡黏附,再用高壓水槍反復沖洗吸引器內外管壁,流動水再次徹底清洗,然后用純凈水漂洗干凈,熱力消毒,烘干箱干燥。A組采用pH值7.5~8.5的堿性多酶清洗劑清洗。清洗的流程和方法與B組相同且以上操作由同一名專職護士負責。
1.2.2 評價方法
1.2.2.1 目測法(1)吸引器管外表檢測。管壁、齒槽及側孔連接處光潔明亮,無血跡、銹跡等殘留物為合格,否則為不合格。(2)吸引器內壁檢測。自吸引器頭端塞入大小適宜,純凈潔白的濕棉球,用鋼絲條頂著濕棉球自頭端向尾端擦拭,目測棉球潔凈度,未沾染任何污跡、雜質,達到完全潔凈為合格,濕棉球上沾有黃褐色污跡為不合格。
1.2.2.2 隱血試驗向擦拭后的濕棉球上滴兩滴顯色劑A,待試劑完全滲透后,再滴兩滴顯色劑B,于2 min內判讀結果。立即或10 s內產生紫藍色為強陽性;1~2 min逐漸產生紫紅色為弱陽性;2 min內無任何紫藍或紫紅的顏色反應為陰性。陰性結果為合格,弱陽性、陽性、強陽性為不合格。
1.3 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 12.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或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兩組金屬吸引器清洗合格情況比較根(%)
金屬吸引器廣泛應用于神經外科各類手術中,但由于其管道狹長,帶有側孔,頭端彎曲角度不同,一直以來都是醫(yī)院消毒供應中心清洗消毒工作的重點和難點。目前臨床上已應用超聲多酶清洗劑來清洗包括神經外科金屬吸引器在內的多種醫(yī)療器械[2]。人體組織、血漬和體液中含有蛋白質和脂類,這些物質并不溶解于水溶液中,多酶清洗劑含有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糖酶等多種成分,能夠將蛋白質和脂類分解成分子量相對較小的肽段、脂肪酸、甘油等,從而增加其在水溶液中的溶解與懸浮能力,提高清洗效果。目前臨床上使用較多的有堿性和中性兩種多酶清洗劑,但在多酶清洗劑pH值的選擇上沒有統一規(guī)定。中性清洗劑pH值在6.5~7.5,該清洗劑以表面活性劑為主,在相同手段和條件下,它的清洗效果不如堿性清洗劑[3],其優(yōu)點是對金屬無腐蝕性,適用于所有醫(yī)療物品的清洗。堿性清洗劑pH值≥7.5,而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其活性受溫度、pH值、酶液濃度等多種因素影響,過高或過低pH值都會降低酶的活性,石冬姣[4]認為應用于清洗劑中的蛋白酶在堿性介質中活性最強。陳旭俊[5]研究認為在弱堿性環(huán)境中,表面活性劑的活性比中性環(huán)境高,能夠有效降低殘留污物與器械表面的黏合力,使污物容易分散、剝離器械表面從而提高清洗效果。本組試驗選擇無泡中性多酶清洗劑(標示pH值6.5~7.5)和堿性多酶清洗劑(標示pH值7.5~8.5)來進行對比研究。本組研究結果顯示,A組吸引器內壁清洗合格率、隱血試驗合格率均高于B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表明pH值7.5~8.5的堿性多酶清洗劑清洗能夠更有效地去除金屬吸引器管腔內壁的殘留污物,其清洗效果明顯優(yōu)于pH值6.5~7.5的中性多酶清洗劑清洗,而兩組吸引器外表清洗合格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說明超聲多酶清洗劑更適用于結構復雜的器械清洗。
pH值7.5~8.5的堿性多酶清洗劑其清洗效果優(yōu)于pH值6.5~7.5的中性多酶清洗劑,我們分析原因在于多酶清洗劑中所含的酶主要是由芽胞桿菌產生的堿性蛋白酶,其在pH值7.5~8.5弱堿性環(huán)境下酶的活性較中性環(huán)境提高,使其具有更好的乳化能力和分解能力,同時在弱堿性環(huán)境下清洗劑對金屬的腐蝕性小,減少了器械返銹的現象,保持器械表面光潔如新。
在使用堿性多酶清洗劑時為了提高清洗效果,清洗時應將金屬吸引器完全置于液面以下,使其管壁內外各個部分充分與多酶清洗劑接觸,如器械上有干凅的污漬,可適當延長浸泡時間。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較大,在連續(xù)清洗過程中,水溫會逐漸下降,所以清洗時水溫宜控制在30~40℃,在此范圍內,水溫越高越好[6]。大多數酶在激活后2~3 h其活性逐漸下降,故多酶清洗劑應該現配現用。在清洗過程中工作人員應做好自我防護,戴雙層手套、護目鏡,戴防水罩袍。本研究表明pH值7.5~8.5的堿性多酶清洗劑其清洗效果優(yōu)于pH值6.5~7.5的中性多酶清洗劑,然而多酶清洗劑是否在此pH值范圍內其清洗效果最佳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良好的清洗是消毒或滅菌的前提,是減少院內交叉感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選擇合適的多酶清洗劑可以大大提高清洗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pH值7.5~8.5的堿性多酶清洗劑清洗神經外科金屬吸引器其清洗效果優(yōu)于pH值6.5~7.5的中性多酶清洗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麥桃香,麥金英,麥雪貞.兩種清洗劑在手術器械清洗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6,14(14):1483-1484.
[2]蘇愛蓮,楊國玲,袁小玲,等.超聲震蕩加酶清洗法對金屬顱腦吸引器頭的清潔效果觀察[J].廣東醫(yī)學院學報,2014,32(4): 544-546.
[3]王德鳳,鞏常蘭,劉愛梅,等.堿性含酶清洗劑對有機污垢的清洗效果評價[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3):407.
[4]石冬姣.采用中性酶和堿性含酶全自動清洗消毒器清洗效果對比研究[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6):3380.
[5]陳旭俊.工業(yè)清洗劑及清洗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5-21.
[6]張榮欣,楊夢,馬秀圍.不同清洗劑對內鏡消毒效果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0):126-127.
2016-08-21)
(本文編輯崔蘭英)
241000蕪湖市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
邵麗:女,本科,護師
10.3969/j.issn.1672-9676.2016.2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