鄢建明
摘 要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大背景下,中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意識,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建構起“高尚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心理素質”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谏鲜霰尘?,本文采用理論結合教學課例的形式,側重探究了中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融入心理健康意識的教學策略,并對教學實踐的有效性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為中小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品質的提升帶來一些借鑒。
【關鍵詞】中小學;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學方法
1 引言
2011年,我國教育部頒布了《義務教育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標準》中明確了中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目標、原則,并強調(diào)指出:“完成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需要各級中小學教師在課程中深化心理健康教育?!?012年,教育部又頒布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綱要》中也提出:“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應關注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任務,培養(yǎng)他們的良好心理素養(yǎng)。”上述兩部國家教育部門頒布的教育指導性文件中,都不約而同地談及了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中的作用,由此可見,在中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中,融入心理健康元素的重要性。為此,本文將闡述一些思想品德課程中引入心理健康觀的具體教學方法。
2 以日常生活為素材,培養(yǎng)心理健康意識 。
思想品德教學應源于生活,在同學們熟悉的生活場景中,融入心理健康元素,對于培養(yǎng)同學們的心理健康意識,往往能夠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為此,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不應僅采取理論講授式的傳統(tǒng)教學法,還應該注重引入生活化的場景,并將心理健康知識滲透進課堂,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掌握心理健康與思想品德的雙重知識。
例如,初中生成長過程中,會遇到“人際交往”方面的問題,可以說,此類問題伴隨著他們的學習和生活。然而,在與人接觸和交往時,如何做到“近朱者赤”,避免“近墨者黑”,考驗著他們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行為認知能力,在日常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上述問題為素材,融入心理健康的知識。當然,具體的教學組織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我主要采用“情境模擬法”、“視頻觀賞法”等策略展開,例如,在應用情境模擬法時,我會創(chuàng)設一個初中生A與初中生B之間交往的場景,并為他們的交往設置一些障礙,當遇到這些障礙時,我會提供幾個心理學選項的形式,讓他們進行自主選擇,一方面,可以測驗學生在人際交往中的心理健康程度,另一方面,可以讓他們通過心理健康問題選擇,學到人際交往中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幫助他們建構起積極向上的人格體系。
3 以升學教育為契機,融入心理健康元素。
小學升初中,是一個過渡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一些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將升入重點中學,一些成績較差的同學可能進入普通中學、職業(yè)學校,或者直接走向社會,可以說,小學升初中是一個分水嶺,是學生們第一次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而如何教會學生科學、正確而又坦然地面對人生抉擇,亦是日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應重點關注的課題。筆者認為:在此類課題的教學中,教師倘若融入心理健康的元素,不僅能夠幫學生減輕因升學帶來的心理壓力,而且能夠讓他們體會到思想品德教育的實用性。
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引入了有關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通過案例展示,心理壓力釋放活動等措施,將全班同學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進行教學。首先,針對優(yōu)等生的教學。我主要通過心理壓力釋放活動,例如,“說出你心中的壓力”、“摔盤子”等,幫助他們緩解迎考壓力,讓他們建立起考前的積極心理。其次,針對中等生的教學。我則引入鼓勵式心理教學方案,例如,“同學間互寫鼓勵書信”、“考場超常發(fā)揮策略講座”等,讓他們意識到只要具備健康的心理,同樣有考取重點中學的機會。最后,針對學困生,我則在思想品德教學中,引入視頻教學,視頻的內(nèi)容則以“勵志職業(yè)生涯創(chuàng)建”為主,例如,一些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成功人士,并沒有過硬的學歷,但具備高超的情商,良好的心理素養(yǎng),高尚的思想品德,同樣獲得了成功的人生??偠灾?,采用分層策略,在升學教育中融入心理健康元素,是一種不錯的教學方法。
4 以游戲環(huán)節(jié)為手段,釋放學生心理壓力。
在中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學生的心理壓力問題。具體來說,學生的心理壓力可來自多個方面,例如,人際交往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升學考試過程中的心理壓力、進入青春期后的心理壓力等等,上述壓力若不能得到有效的緩解,很容易給學生的思想品德養(yǎng)成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在日常的思想品德課教學實踐時,教師應采用科學的方法,幫助學生緩解和釋放心理壓力,在多年的教學中,我嘗試了一種“心理壓力緩解游戲”教學法,取得了不俗的成效。
例如,采用“傳遞呼啦圈”游戲。該游戲的規(guī)則為:全班同學分為2大組,所有同學手牽手圍成2個大圈,主持人在每個圈中放入一個呼啦圈,當主持人宣布游戲開始后,兩個小組開始逆時針傳遞呼啦圈,傳遞3圈為1輪,傳遞過程中小組成員之間的手不能放開,最后,傳遞快的一組獲勝,得到獎勵,而傳遞慢的一組則要給予一些懲罰。上述游戲的意義在于:通過游戲,能夠營造愉悅的現(xiàn)場氛圍,考察全班同學的合作能力,培養(yǎng)他們的隨機應變技能。在快樂的游戲過程中,大家的心理壓力能夠得到有效緩解,并感受到思想品德教學的全新體驗,心理健康意識培養(yǎng)的教學目標被完美達成。
5 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中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產(chǎn)生一些心理問題,作為思想品德教師,應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問題,并在日常的教學中,構建科學、有效的心理健康教學策略,在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中,滲透足夠的心理健康知識,幫助他們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曾紅梅.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材中的體現(xiàn)[J].河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9).
[2]陳虹,舒娟等.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7(10).
[31]葉一舵.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關系[J].廣西社會科學,2002(02).
作者單位
江西省上饒縣花廳鎮(zhèn)中心小學 江西省上饒縣 3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