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拴勤
【關(guān)鍵詞】 詩詞鑒賞; 比較;作品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22—0102—01
詩詞具有凝練含蓄、結(jié)構(gòu)跳躍等特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不可多得的藝術(shù)精品。從近年來高考命題來看,詩詞鑒賞已經(jīng)成為一種衡量考生語文素養(yǎng)的必考題型。在古詩詞鑒賞教學中,可以將幾首有一定聯(lián)系的詩詞放在一起,引導(dǎo)學生圍繞意象、情感、風格等關(guān)鍵要素進行比較,加深對作品的理解,提高鑒賞能力。
一、將同一題材的不同作品進行比較
“詩言志”。詩詞是作者個性化的藝術(shù)結(jié)晶。比如:同為詠柳,李商隱借詠柳自傷遲暮、傾訴隱衷;而曾鞏則把春天的柳樹比擬為得勢便猖狂的小人,暗示奸佞專權(quán)、小人得志所造成的混亂而黑暗的局勢是不會長久的,警告他們必定沒有好下場。同為寫音樂,《琵琶行》中,白居易的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來形容忽高忽低、忽清忽濁的琵琶聲,把琵琶所特有的繁密多變的音響效果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李頎在《聽安萬善吹篳篥歌》中,用不同季節(jié)的不同景物,形容音樂曲調(diào)的變化,把聽覺的感受訴諸視覺的形象。再如同題詞《卜算子·詠梅》,從陸游的詞作中能夠隱約看到作者仕途坎坷的身影,體會到詞人如梅花般冰清玉潔的精神境界;毛澤東的詞作展現(xiàn)了梅花堅貞自信、昂揚開闊的精神風貌。通過比較,可以引導(dǎo)學生更透徹地理解二者的異同。
二、將同一主題的不同作品進行比較
把相同或者相近主題的作品放在一起品評,可以準確把握不同作者的風格。例如:同為送別詩,王維《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以清新的美景寫離情;高適《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用凄迷的悲景寫離別?!皠窬M一杯酒,西出陽關(guān)無故人”,友人長別,前途未卜,依依不舍;“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則通過作者的安慰與勸勉表達深情厚誼。同為抒發(fā)愁緒,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寫出了亡國之君的深度悲哀;而賀鑄《青玉案》“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卻盡書文人淡淡閑愁。兩首詞同是愁思綿綿,同用比喻,同樣形象生動而意象朦朧。然而兩位詩人,賦予不同的物象以相似的意境,相近的情感,體現(xiàn)了詩人表情達意的高超功力。
三、將同一作者的不同時期作品進行比較
同一作者,因其環(huán)境、閱歷和情感的變化,不同階段的作品也會烙上鮮明的標記。例如:《點絳唇》《一剪梅》《聲聲慢》分別是李清照少女時期、出嫁后、南渡后的作品?!饵c絳唇》塑造了一個純潔、活潑、聰明、勇敢、多情的少女形象。文筆清新而細膩,抒發(fā)了詩人對愛情的追求和對自由的渴望,全篇洋溢著青春的活力?!兑患裘贰纷饔谒驼煞蜈w明誠離別之后,寄寓著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哀愁,是一首工巧的抒發(fā)別情之作?!堵暵暵肥抢钋逭胀砥谧髌?,詞人經(jīng)歷了國家危亡,故鄉(xiāng)淪陷,丈夫病逝,金石書畫全部散失的離亂之苦,詩中的愁已不是女詞人閨中生活的淡淡閑愁,而是濃愁,無盡的愁。再如:《南陵別兒童入京》活現(xiàn)了李白離開南陵奉召入京時的高興若狂,僅僅兩年之久,《天馬歌》便以馬自喻,悲嘆未遇知人的明主。離開長安后,《將進酒》及《宣城見杜鵑花》反映了他對國事的關(guān)心,朝政的不滿,兩次進取功名失敗的懊惱,以及對家人、好友、山水、神仙的眷戀。
四、將同一作品的不同評析進行比較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在鑒賞古典詩詞作品時,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理解。通過比較分析,辨別其異同,品評其高下,對透徹地理解作品是極為有利的。如:趙師秀的《約客》寫的是詩人在一個夏夜獨自等待客人的情景,其中第四句是全詩的詩眼,使詩歌陡然生輝。關(guān)于這一句的情感有兩種不同的理解。其一“閑敲棋子”是一個細節(jié)描寫,詩人約客久候不到,百無聊賴之際,下意識地將棋子在棋盤上輕輕敲打,而篤篤的敲棋聲又將燈花都震落了。這種姿態(tài)貌似閑逸,其實反映出詩人內(nèi)心的焦躁煩悶。其二“閑敲棋子”這一細節(jié)描寫,傳達出的是一種閑逸、散淡和恬然自適的心境。詩人的心緒于這一刻脫離了久等不至的惆悵,陶醉于窗外夏夜之景并融入其中,尋到了獨得之樂。不同的解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引導(dǎo)學生進行比較的過程,就是引導(dǎo)學生從更寬更深的角度感悟欣賞的過程,通過意境情感、技巧風格的多維比較,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認識感悟能力和閱讀欣賞能力。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