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一、核心考點(表1)
二、知能構(gòu)建
1.自然帶的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
(1)水平地域分異規(guī)律(如表2)。
(2)山地垂直地域分異規(guī)律(如表3)。
2.自然帶的非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如表4)
三、圖表剖析
1.全球自然帶的分布與氣候類型的關系
一致性:自然帶的標志是植被,而植被深受氣候影響,因此自然帶分布和氣候類型密切相關,但自然帶與氣候帶又不完全吻合(如圖1),因為自然帶是氣候、水文、地貌、生物及土壤等要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差異性:氣候類型不完全吻合的自然帶:①兩種氣候一種自然帶:溫帶落葉闊葉林帶對應溫帶海洋性與溫帶季風氣候。②一種氣候多種自然帶:溫帶大陸性氣候?qū)袦貛Р菰瓗?、溫帶荒漠帶、亞寒帶針葉林帶,在北美五大湖地區(qū)和俄羅斯西南還形成了溫帶落葉闊葉林帶。③氣候類型相同但受地勢與降水量影響自然帶不同: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地勢低平、降水豐沛地區(qū)為熱帶季雨林帶;地勢較高、降水較少地區(qū)為熱帶草原帶如德干高原。④獨特性:熱帶沙漠氣候?qū)獰釒Щ哪畮В瑏啛釒Ъ撅L氣候?qū)獊啛釒С>G闊葉林帶,地中海氣候?qū)獊啛釒С>G硬葉林帶。
2.山地自然帶垂直分異規(guī)律的疑難解讀
(1)垂直分異的成因。隨著海拔的變化,從山麓到山頂水熱狀況差異很大,從而形成垂直氣候帶,自然景觀也相應呈現(xiàn)出垂直分布規(guī)律。自然景觀和自然帶理論上大體沿等高線方向延伸,從山麓向山頂更替,其變化規(guī)律類似于從赤道向兩極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如圖2)。山地垂直自然帶豐富程度與山體所在緯度、山體的相對高度、山體海拔相關(如圖3)。
(2)山地降水垂直變化規(guī)律。從山麓—山腰—山頂分別為:“少—多—少”,迎風坡多,背風坡少。有些山脈基帶為荒漠帶,但海拔升高降水增多,反而出現(xiàn)森林、草原帶,如我國天山北坡出現(xiàn)荒漠—草原—森林—草甸草原—荒漠—積雪帶。
(3)自然帶延伸方向。理論上平行等高線水平延伸,但是由于坡向(陽坡、陰坡;迎風坡、背風坡)不同,所接受的熱量和水分有差異,自然帶發(fā)生傾斜。如果以熱量為主導因素,則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度(包括雪線的海拔高度),向陽坡高于背陰坡(如圖4);如果以水分(降水量)為主導因素,則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高度(包括雪線的海拔高度),迎風坡低于背風坡。
(4)雪線及影響雪線分布高度的因素(如表5)。
四、技巧點撥
1.水平地帶性分異規(guī)律的分析思路
從赤道到兩極與從沿海向內(nèi)陸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分析思路(如圖5、圖6)。
2.不同坡向和緯度位置對同一自然帶分布的影響
(1)山地坡向?qū)ν蛔匀粠У挠绊憽S绊懘怪弊匀粠Х植嫉闹饕蛩厥菬崃亢退?,在熱量影響較大地區(qū)向陽坡高于背陰坡,因為向陽坡熱量條件優(yōu)于同一高度的背陰坡;在水熱條件均好地區(qū),迎風坡高于背風坡;對于內(nèi)陸干旱地區(qū)和降水影響較大地區(qū)主要考慮水分影響,迎風坡低于背風坡,這與迎風坡降水量大于同一高度的背風坡有關。
(2)不同緯度位置對同一自然帶分布影響。緯度越高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越低(如圖7)。
五、典題精練
閱讀“甲、乙兩座山脈的自然帶垂直分布示意圖”(圖8),回答問題。
(1)比較甲、乙兩座山脈自然帶譜的主要差異,并判斷哪座山脈所處緯度位置較低。
(2)概述甲山脈各自然帶在南、北坡出現(xiàn)的高度差異,并說明原因。
(3)乙山脈在海拔4 000米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氣溫大致相當,但南坡雪線卻低于北坡,說明其原因。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山地垂直地帶分異規(guī)律的相關知識。第(1)題考查垂直自然帶帶譜的比較,比較隱含地考查了帶譜的豐富性(多少)、基帶的自然帶與分布地區(qū)、同一自然帶分布的海拔進行比較。第(2)題考查垂直自然帶的分布規(guī)律海拔高低,陽坡、陰坡與南坡、北坡的關系,以及對自然帶走向的影響。第(3)題考查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
參考答案:(1)差異:①乙山脈自然帶譜更加豐富;②乙山脈基帶為熱帶雨林帶,而甲山脈基帶為落葉闊葉林帶;③相同類型的自然帶,甲山脈出現(xiàn)的高度比乙山脈低 緯度位置較低的是乙山脈 (2)差異:同一自然帶出現(xiàn)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原因:該山脈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陽坡,由于陽坡熱量較高,因此南坡自然帶的海拔相對于北坡較高 (3)原因:該山脈位于南半球,南坡受東南信風帶的影響,為迎風坡,降水量較大,因此雪線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