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桓
隨著冬至的到來,標志著正式進入數(shù)九寒天。不少老人因為怕冷,于是就用厚衣服把自己包裹起來。這樣“全副武裝”雖然能抵御寒氣,但也會造成行動不便、皮膚缺氧,甚至引發(fā)心腦血管問題。因此,老人冬季穿衣是有講究的。
緊身衣物不利心臟
老人冬天不宜選擇領口過高、過緊的衣服。這樣的衣物會壓迫頸動脈竇,引起反射性心跳減慢,血壓下降,甚至導致暈厥、休克。另外,這樣也容易使頸部血管受壓,造成供應大腦的血液減少,腦供血不足,加重心臟負擔,誘發(fā)心血管疾病。除了領口不宜過緊,袖口也不宜過緊。因冬天周圍血管收縮,循環(huán)較差,袖口過緊更加影響周圍靜脈回流,導致遠端肢體腫脹、發(fā)紫,尤其是下肢,長時間褲腿、襪口過緊,可導致下肢腫脹、發(fā)涼,甚至靜脈血栓,引發(fā)肺梗塞等風險。
衣服過重增加關節(jié)負擔
過去,御寒衣物給人的印象都是要大而厚實,認為這樣才能御寒擋風。然而,過重的衣物對于骨質狀況不良的老年人來說卻有一定的風險。冬季寒冷,老人活動本就較為遲緩,過厚、過重的衣服更加影響活動,導致老人活動更加不便。尤其有些老人因泌尿系統(tǒng)功能減弱,上廁所比較頻繁,反復穿脫還易引發(fā)感冒。老年人多有骨關節(jié)問題,長時間穿厚重衣服可引起關節(jié)酸痛、乏力,甚至導致跌倒。衣服過多,還會影響透氣,稍活動就會出汗。貼身衣服汗?jié)窈?,?jīng)冷風一吹又容易受涼。
重點部位保護好
老年人在冬季要選擇保暖性能好的衣服,但不要穿得太多。保暖不在于厚、多,而是要落實在重點部位。如上半身要注意背部、前胸和上臂的保暖,下半身要注意腹部、腰部和大腿的保暖。平時多穿一件棉背心,外出時戴上一頂帽子,對防止受涼有很大幫助。
此外,貼身衣服最好用純棉衣物,不宜將化纖衣服作為貼身衣物穿著。因為化纖衣物在冬季易產(chǎn)生靜電,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老年人皮膚瘙癢。
腳部也要做好保暖
老年人末梢循環(huán)較差,容易感覺腳冷。此時,應該在腳上下功夫。容易手腳發(fā)冷的老年人,最好選擇防寒性能較好的棉襪和仿毛尼龍襪,以及保溫、透氣、防滑的棉鞋。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為怕冷而穿過于厚重的鞋。
夜間活動慎防著涼
由于夜間氣溫低,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在起夜時要防止受涼,枕邊可備一件厚點的外套,方便起夜時披上。晨起后,注意多喝溫開水。外出前先在室內多走動,使身體微微發(fā)熱后再穿好厚薄適宜的衣物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