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飛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師生、生生積極互動的課堂教學模式,在互動過程中,增強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因此,以互動教學為主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被很多教師所接受并積極應用于實踐教學中。在具體實踐運用中,一般往往以“教師引導→學生自學→小組活動→組際交流→總結評價”的課堂教學程序展開的。
一、教師引導
初中英語學科與其他學科教學有著顯著的差別,特別對于新知探究,需要教師的適度引導,通過引導為學生的互動交流奠定基礎。一般教師的引導,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課堂學習目標的呈現(xiàn)
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提綱挈領地展示出課堂學習的新目標,其中包括知識目標、情感目標以及達到的能力目標。從課堂所要達到的目標中,學生能夠感知到本節(jié)課所要完成的學習任務。特別對于能力目標來說,通過對目標呈現(xiàn),學生要在互動中,通過聽、說、讀、寫基本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靈活表達的能力。
2.提出具體的互動要求
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積極互動,鼓勵學生充分調動主體的自主性和能動性,同時需要挖掘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潛能,特別對于不善于表達的學生,提出有針對性的互動要求,以便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創(chuàng)設主體互動、情境互動的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二、學生自主探索
在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中,離不開學生個體的自主探索過程,以自主探索活動為前提,獲得必備的互動交流素材,為積極互動做好準備。因此,要在英語課堂教學活動尤其是小組活動中更好地與教師和其他同學交流互動,學生個體就應在課前進行自主探究。
當然,學生的自主探索一般以對學生的適度引導為基礎,學生根據(jù)教師的提示導學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內容,提出自己的想法。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自主探索情況,做一做簡單的判斷或問答練習題;復習與新課知識相關的知識,從而找到新知與已學習過知識的結合點,以便實現(xiàn)學習遷移。學生要根據(jù)自主探究的情況整理、歸納所學習到的新知和不理解的問題,以便為小組互動準備好素材。因此,自主探索是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是小組活動的必要準備。
三、小組合作交流
初中英語教學中,生生互動一般采取小組的形式,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交流,體現(xiàn)主體互動、人境互動,從而達到預期的互動目標。一般來說,教師應依據(jù)基本均等的原則組建小組。小組每組成員均由不同層次的學生組成。通過自主探索獲得的經(jīng)驗與感受與他人分享交流,提出自己在預習中尚未理解的問題,供大家研討;其次,組內成員就某種觀點或見解的正確性展開討論,提出質疑。比如,對于英語對話交流,教師不妨放手讓他們自己分角色表演,對于不能表述的詞匯與句型,教師可以適當做出引導。教師一方面要巡視各組討論情況,重點參與一兩個小組活動,了解各組未能解決的疑難問題,并將疑難問題記錄下來,最后做出必要的補充解釋。
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是初中英語互動式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進行語言實踐活動的重要基礎,它也為下一步組際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
四、組際互動交流
組際互動交流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延伸和拓展,也是培養(yǎng)學生言語技能及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組際互動交流過程中,教師要因勢利導,進一步組織組際交流發(fā)言,為學生信息交流、思維撞擊、協(xié)同研討提供平臺。在具體實踐時,教師可以指定討論較成熟的兩個小組發(fā)言,匯報本組成員總結歸納的成果,并提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教師要適時引導,師生共同對所學內容進行歸納,形成學習成果。教師也可以采用組際競賽的形式,教師提出一組問題,或聽一段錄音后,各小組搶答。比如在進行自主閱讀教學時,通過對“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閱讀后,可用競賽的形式檢查學生對食物有關英語名稱的掌握情況,并以healthy food 和unhealthy food讓學生加以歸類,在互動過程中掌握有關的詞匯等知識。
五、教師給出合理總結與評價
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成果情況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既要表揚小組互動學習活動或組際交流中表現(xiàn)良好的成員,也要指出活動中存在的不足,并對所研討交流的知識做出歸納與總結,檢查課堂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對于總結與評價,教師可以采用復述課文,完形填空或利用情景創(chuàng)造對話,角色表演等各種不同的形式進行,從不同的角度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
總之,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積極采用互動課堂教學模式,既遵循英語學科學習的特點,又有目的、有方法、有步驟地進行組織課堂教學活動,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了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小海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