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模,石生光
(1.青海省大通種牛場,青海 大通;2.甘肅甘南州合作市畜牧工作站,甘肅 合作 747000)
?
大通牦牛種質特性及資源利用情況
張國模1,石生光2
(1.青海省大通種牛場,青海 大通;2.甘肅甘南州合作市畜牧工作站,甘肅 合作 747000)
大通牦牛是野牦牛與家牦牛雜交后培育成的一個優(yōu)良新品種。本文通過全面綜述大通牦牛的種質特點及其資源推廣利用情況,客觀的評價了大通牦牛對牦牛改良的促進作用。
大通牦牛;種質特性;資源利用
大通牦牛是野牦牛與家牦牛雜交后培育成的一個新品種,具有野牦牛的典型特征,能在青藏高原惡劣的氣候條件下表現出極強的抗逆性。大通牦牛由中國農業(yè)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和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共同培育,2004年通過農業(yè)部畜禽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2005年農業(yè)部頒發(fā)新品種證書正式認定新品種名稱為大通牦牛。
大通牦牛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大通種牛場,該場位于青海省大通縣西北,祁連山支脈大阪山南的寶庫山谷地帶峽中,東西長約40 km,南北寬約15 km,海拔2900~4600 m。全年年均溫度0.5℃,年降水量463.2~636.1 mm,生長期約120~180 d,全年無絕對無霜期。土地總面積56000 hm2,其中可利用草場51333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91.67%,飼料地253.3 hm2。草地類型以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為主,占草場總面積的90.9%,可食牧草主要是禾本科如垂穗披堿草、鵝冠草、早熟禾等,夏季草場平均產鮮草2625 kg/hm2,冬春草場平均產鮮草3375 kg/hm2,草地質量較好。
2.1 體型特征
被毛黑褐色,鬐甲后半部至背部具有明顯的灰白色背線、嘴唇、眼瞼為灰白色或乳白色。鬐甲高而頸峰隆起(公牛更甚),背腰部平直至十字部稍隆起。體格高大,體質結實,結構緊湊,發(fā)育良好,前胸開闊,四肢稍高但結實,呈現肉用體型。公牛有角,頭粗重,頸短厚且深;母牦牛頭長,眼大而圓,清秀,絕大部分有角,頸長而薄。體側下部密生粗長毛,體軀夾生絨毛和兩型毛,裙毛密長,尾毛長而蓬松。
2.2 體尺體重
大通牦牛體尺體重見表1,表2。
表1 成年大通牦牛體尺
表2 大通牦牛體重
2.3 生產性能
2.3.1 產肉性能 6月齡全哺乳公犢體重平均117 kg屠宰率為48%~50%,凈肉率為36%~38%;18月齡公牦牛平均體重150 kg屠宰率為45%~49%,凈肉率為36%~37%;成年公牦牛平均體重387 kg屠宰率為46%~52%,凈肉率為36%~40%。骨肉比1:3.6,眼肌面積5 828 mm2。肉的成分:水分74.23±0.19,干物質24.02±0.78,蛋白質22.56±1.40,脂肪3.30±1.70。
2.3.2 產奶性能 150 d產奶量262.2±20.18 (不包括犢牛吮食的1/3或1/2乳量), 乳脂率(5.77±0.54)%,乳蛋白(5.24±0.36)%,乳糖(5.41±0.45)%,干物質(17.86±0.52)%。
2.3.3 產毛(絨)性能 年剪(拔)毛一次,成年公牦牛毛絨產量平均為1.99 kg,母牦牛毛絨產量平均為1.53 kg,3歲以下牦牛毛絨產量平均為1.12 kg。
表3 大通牦牛毛絨性能
2.3.4 繁殖性能 大通牦牛的繁殖有明顯的季節(jié)性,發(fā)情配種集中在7、8、9三個月。公牛18月齡性成熟,24~28月齡公牦??烧2删?,平均采精量4.8 ml。自然交配時公母比例為1:25~30,可利用到10歲左右。母牛初配年齡大部分為24月齡,少數為36月齡。總受胎率70%,犢牛成活率為95%~97%。母牦牛一年一產占60%以上;發(fā)情周期平均為21 d,發(fā)情持續(xù)期為24~48 h;妊娠期為250~260 d。
3.1 推廣方式
根據青海省“百萬牦牛復壯工程”的要求,省財 政廳每年下達“大通牦牛復壯”項目,由省農牧廳主管,青海省大通種牛場具體承擔實施,有計劃地推廣大通牦牛種公牛和細管凍精。在推廣 區(qū)各縣農牧主管部門的積極配合下,選擇示范村建立推廣示范群和人工授精點,采用牦牛本交為主、人工授精為輔的方式,以整 村推廣的途徑大面積開展牦牛改良復壯工作。
3.2 跟蹤調查
在開展推廣工作的同時,大通種牛場場每年派出技術人 員跟蹤調查、測定大通牦牛種公牛及其后裔的生產性能。據調查,大通牦牛后裔初生重、六月齡重及18月齡活重分別比當地牦牛初 生重、六月齡重及18月齡活重提高了10.0%、15.0%和15.0%以上。并表現了很強的高山放牧能力和顯著的耐寒、耐饑餓和抗 病能力,體型外貌、頭形、角形、毛色都具有大通牦牛的特征。 同時,調查中牧民普遍反映,大通牦牛后裔出生后在很短時間內就能站立起來;不易生??;2歲牛與同齡家牦牛相比屠宰出肉高,收購時很受歡迎且售價高。
3.3 推廣情況
大通牦牛由于其穩(wěn)定的遺傳性、良好的產肉性能、優(yōu)良的抗逆性和對高山高寒草場的適應能力,深受牦牛飼養(yǎng)地區(qū)的歡迎。對建立我國牦牛制種和供種體系,改良我國牦牛,提高牦牛生產性能及牦牛業(yè)整體效益具有重要的實用價值。大通種牛場通過建立的開放的牦牛繁育體系,近八年向全國銷售種牛1.7萬頭、凍精27萬劑,年改良牦牛30萬頭,覆蓋率達我國牦牛產區(qū)的75%。促進了當地畜牧業(yè)經濟向高效集約科學養(yǎng)畜方何的發(fā)展。初步測算,從犢牛繁活率、死亡率以及18月齡犢牛胴體重與家牦牛群體相比較,累計新增效益2.6億元。 在推廣過程中,積極開展技術咨詢、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和 科普宣傳等綜合配套技術服務,通過舉辦牦牛繁育技術、疫病防 治、飼養(yǎng)管理、棚圈應用等內容的講座,培養(yǎng)帶動了一批懂經營、 會管理的牦牛養(yǎng)殖示范戶,提高了廣大牧民飼養(yǎng)牦牛的積極性, 促進了牦牛畜群結構的調整和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帶動了青海 牦牛產區(qū)畜牧業(yè)經濟的發(fā)展。 在青海省推廣的同時,青海大通牛場還向省外其他牦牛產區(qū)提供種?!,F已輻射到新疆、西藏、內蒙、四川、甘肅等全國各大牦牛產區(qū),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 “大通牦?!庇N項目組,“大通牦?!毙缕贩N及其培育技術總結報告[J].中國草食動物,2005年???
[2] 梁春年,閻萍,郭憲,等.“大通牦牛”新品種育成后的幾點思考,中國牛業(yè)科學,2010.
[3] 2.NY 1658-2008 大通牦牛.
Study on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Datong Yak
ZHANG Guo-mo1,SHI Sheng-guang2
(1.DatongYakFarmofQinghaiProvince,Datong,Qinghai; 2.AnimalHusbandryStationofHezuoCityinGannanState,Hezuo,Gansu, 747000,China)
Datong yak is a fine new variety by hybridization between wild yak and domestic yak.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summarized the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Datong yak and objectively evaluated the role of Datong yak in promoting the yak performance.
Datong yak;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resource utilization
2015-12-10
2016-01-18
現代農業(yè)肉牛牦牛產業(yè)技術體系專項經費(CARS-38)資助。
張國模(1965-),男,畜牧師,研究方向:牦牛遺傳育種。
*通訊作者:石生光(1963-),男,副研究員,研究方向:動物遺傳育。
S823
A
1001-9111(2016)02-0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