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波 王新定
(1.江蘇方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0065; 2.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6)
?
疏港航道大橋施工監(jiān)控技術研究
袁海波1王新定2
(1.江蘇方洋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連云港 220065; 2.東南大學交通學院,江蘇 南京 210096)
介紹了疏港航道大橋的工程概況,為確保大橋成橋后的線形達到設計要求,確保梁體施工的安全性,從線形與應力兩方面,對該橋上部結構的施工過程實施了全程施工監(jiān)控,取得了良好的施工監(jiān)控成果,對于同類橋梁的施工監(jiān)控有一定的工程參考價值。
連續(xù)箱梁,懸臂澆筑,線形監(jiān)控,應力監(jiān)控
疏港航道大橋上部結構為(60+90+60)m三跨預應力混凝土變截面單箱單室連續(xù)箱梁。設計汽車荷載等級為公路—Ⅰ級,標準全幅橫斷面寬度為34.5 m,分兩幅。設計橫坡為2%。主橋立面圖見圖1。
單幅橋梁箱梁底寬7.0 m,兩側懸臂長3.5 m,頂寬為14 m。箱梁高度從距跨中1 m處由2.3 m按二次拋物線變化至距主墩中心1.5 m處為5.2 m(梁高均為單箱中心線處豎直高度)。箱梁在橫橋向底板保持水平,頂板設2%的橫坡,腹板豎直,通過左右側腹板不同高度來調(diào)整橫坡。連續(xù)箱梁采用懸臂澆筑法施工。
為了確保疏港航道大橋成橋后的線形符合設計要求,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對該橋進行線形監(jiān)控。
2.1 撓度測點布置
在懸臂澆筑梁段前端主梁頂面的邊腹板和橋面中心共布設三個測點,測點距懸澆段前端為10 cm。撓度變形測點的平面布置和橫截面布置如圖2所示。
2.2 主梁線形監(jiān)控
疏港航道大橋高程偏差的情況見圖3。從圖中可以看出,疏港航道大橋合龍之后的累計撓度變形值,除了個別測點以外,均小于理論值,符合施工監(jiān)控的預期要求。
2.3 中跨合龍監(jiān)控
中跨合龍監(jiān)控是疏港航道大橋的關鍵之一,在中跨合龍段兩側的高程差要滿足施工監(jiān)控的要求。表1列出了本次疏港航道大橋主橋在中跨合龍段進行合龍之前兩側的高程控制情況。表中設計高程差是指設計文件提供的該橋底板高程差;實測高程差是指中跨合龍段兩側實際施工時的高程差情況。
表1 中跨合龍段兩側高程控制情況 mm
從表1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此次疏港航道大橋主橋箱梁中跨跨中合龍段在合龍之前兩側的高程差為東幅橋5 mm,西幅橋3 mm。主梁合龍前高程差均滿足“懸臂合龍時的高程差在±20 mm之內(nèi)”的要求。
對疏港航道大橋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的關鍵截面進行混凝土正應力監(jiān)測,跟蹤施工過程中的箱梁關鍵截面混凝土正應力的變化情況,確保大橋在施工過程中的安全。
3.1 混凝土應力測點布置
根據(jù)懸臂施工過程中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的受力特點和實際施工情況,應力測點布置在0號塊,距離箱梁1號塊100 cm處的位置,在混凝土箱梁的頂板、底板各布置2個縱向混凝土應力測點。箱梁混凝土正應力測點布置如圖4和圖5所示。
3.2 應力分析
控制截面頂板實測應力結果如圖6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橋頂板測點處混凝土應力隨著施工的進行,呈現(xiàn)壓應力逐漸增加的趨勢。各個測點的壓應力剛開始迅速增加,至8號塊后,壓應力增加速度減緩,與理論計算所得的壓應力增加趨勢基本一致。實測壓應力均大于理論值,該橋在施工過程中處于安全狀態(tài)。
該橋測試截面底板的應力測試結果見圖7。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橋底板應力測點處混凝土應力隨著施工的進行,呈現(xiàn)混凝土壓應力逐漸增加的趨勢。各測點壓應力剛開始增加緩慢,至7號塊后,壓應力增加迅速,與理論計算所得的壓應力增加趨勢基本一致,測得的壓應力值接近理論值,橋梁在施工過程中處于安全狀態(tài)。
疏港航道大橋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各個節(jié)段懸臂澆筑施工過程中和成橋后,實際撓度變形和混凝土應力變化均在施工監(jiān)控要求的合理范圍之內(nèi),施工過程和成橋的內(nèi)力及線形達到了施工監(jiān)控的預期目的,實現(xiàn)了設計意圖。
[1] 劉玉成,王新定.香河大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J].山西建筑,2014,40(1):183-184.
[2] 陳雪峰,喻小林,王新定,等.扁河橋靜載試驗分析[J].交通科技與經(jīng)濟,2008,10(4):29-30.
[3] 王新定,戴 航,丁漢山,等.體外預應力CFRP筋混凝土梁正截面抗彎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2009,39(3):557-562.
[4] 徐尚村,王新定,曾曉青.寬幅變截面連續(xù)箱梁底板縱向裂縫成因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0,36(1):172-173.
[5] JTG D26—2004,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S].
[6] JTG/T F50—2011,公路橋涵設計技術規(guī)范[S].
On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echnique in port evacuation and sea-route bridge
Yuan Haibo1Wang Xinding2
(1.JiangsuFangyangGroupCo.,Ltd,Lianyungang220065,China; 2.JiaotongCollege,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96,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engineering survey of the port evacuation and sea-route bridge, and undertakes the whole-process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over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upper structure of the bridge from the linear and stress to ensure the linear after the bridge completion can achieve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the construction safety of the beam construction, so it achieves better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effect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continuous box girder, cast-in-cantilever, linear supervision, stress supervision
1009-6825(2016)26-0179-02
2016-07-08
袁海波(1983- ),男,工程師; 王新定(1966- ),男,副教授
U44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