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菁
美國簡·尼爾森和琳·洛特兩位教授以阿爾·弗雷德的個體心理學和魯?shù)婪颉さ吕卓怂沟膬和睦韺W思想為基礎,創(chuàng)立了正面管教教育體系,提倡以和善與堅定并行的方式解決孩子和學生成長中的各種問題。目前在中國,正面管教理論已逐漸被家長和基礎教育老師接受,并將其應用于家庭教育和基礎教育教學當中。但怎樣把正面管教應用于高校課堂教學,尤其是??茖W生的課堂教學當中并加以推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 專科學生的現(xiàn)狀
經過高考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廝殺,本科生和專科生就一紙見高下了,高考分數(shù)也許并不能完全代表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本科生和專科生的差別。首先,??茖W生相對于本科學生來說,接受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相對較差。所以??茖W生上課聽講的自覺性和學習效果不如本科學生,上課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不如本科學生,完成課下作業(yè)的效果也不如本科學生。其次,??茖W生思想不夠成熟,不會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容易導致兩極分化現(xiàn)象。有的同學外向沖動,有的同學內向敏感,這些學生常常會把日常情緒帶到課堂學習中來,表現(xiàn)為課堂上愛說話影響他人或者自閉逃避現(xiàn)實不聽講等,這都會影響老師的課堂教學效果。最后,??粕恼n程設置上傾向于實踐課。由于??茖W習時間只有三年,學校在課程設置上傾向于實踐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學生對理論教學課不太感興趣,課堂教學效果可見一斑。
二、正面管教和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區(qū)別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過于強調老師的威嚴和權力,沒有給學生足夠的尊重和理解,師生關系像是一種上下級的關系。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中,老師大多使用“不”語言來批評學生,比如,你上課不能說話、不能玩手機、不能不專心聽講、不能不按時交作業(yè)等,這種語氣過于嚴厲苛刻,讓學生難以接受,容易產生抵觸逆反情緒。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中教師課堂上采用任命模式,比如這個問題誰來回來,沒人回答就點名回答,這時課堂氣氛是緊張的、壓抑的,是強制性的,被點名的學生有可能內心是極度不愿意回答的,會覺得不公平,這種負面情緒是不利于學習的。
而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嚴厲也不驕縱的方法,它以尊重和合作為基礎,給學生權利,接受學生的不完美,認為錯誤是最好的學習機會,它關注問題解決本身,整個過程中學生是積極的參與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和善與堅定并行,盡量多運用正面語言、啟發(fā)式提問語言,在糾正錯誤之前先通過“共情”跟學生建立情感聯(lián)結,運用鼓勵的方式幫助學生尋找到愛、歸屬感和價值感,在學生自我控制的基礎上,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各項技能,獲得長期的積極持續(xù)的教育效果。
三、正面管教在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幾個方法
一是糾正之前先建立感情聯(lián)結。不管對于哪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增強學生和學校、老師之間的情感聯(lián)結,都會使學校的教育更成功,對于專科學生也一樣。這種聯(lián)結,指的是學生內在的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學生相信自己是被老師關愛的。只有讓學生感到愛、歸屬感、自我價值感,他們才會用愛來回報老師和學校。這種聯(lián)結不僅會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參與度、出勤率、學習成績等,還會減少曠課、打架等不良行為,是用學生自身的內在動力把學生往正向引導。比如,學生會因為班級和學校的榮譽而努力學習,因為他們認識到自己是班級和學校的一分子,要為班級和學校爭光,同樣學生會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愛上這個老師的課程,其在課堂上自然會認真聽講,積極參與,成績也自然會提高。對于老師來說,要學會關愛和尊重每一位學生,學會傾聽學生的心聲,欣賞每個學生的獨特性,運用自己的幽默感等個人魅力與學生建立感情聯(lián)結,這樣的課堂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二是啟發(fā)式提問。大學課堂上老師要經常與學生互動,而不是一味的填鴨式教學,課堂提問是最常用的課堂互動方法。老師應該明白,提問只是教學手段,而目的是讓學生掌握知識。啟發(fā)式提問是專注于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后果,把后果強加給學生往往會導致學生產生反叛和戒備心理。老師要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不要單純地問“為什么”,而要讓學生對你提問的內容感興趣,開啟探索式思考,幫助學生探討問題、獲得知識。老師在提問時可以不預設問題的答案,如果已經在內心預設了問題的答案,那就無法走近學生的內心世界了,同一個問題的答案可以是多元化的,而非單一的,讓學生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結論,讓他們提出建設性的、有貢獻性的想法,當然也允許學生不知道。老師在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以后才能更好地引導,這樣的學習方式更容易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到新的知識。
三是有效地運用鼓勵。孩子都是需要鼓勵的,正如植物需要水一樣。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認為,上學的目的就是學習功課,各種紀律規(guī)定和教學方法都以學生取得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yōu)槟康?,因此,老師普遍實行的是以獎勵和懲罰為基礎的教育方法,其目的是控制學生,學生成為了被動接受者。而正面管教是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接受。就比如想象一列試圖單軌駛向目的地的火車,這是不可能做到的,火車需要兩條軌道才能平穩(wěn)運行,學校也一樣。學校里第一條軌道是學生學業(yè)的學習,第二條是自我價值感和歸屬感的培養(yǎng),只有采取這兩條軌道并行的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風氣和氛圍,學生的學習成績才會提高。
鼓勵就是實行這種雙軌并行的非常好的方法。鼓勵并非是傳統(tǒng)的獎勵贊美,贊美是表達令人滿意的評價,比如老師會對學生說“我為你這次作業(yè)得了優(yōu)秀而感到高興”,聽起來是獎勵的話語,但是換位思考學生內心的想法是我得了優(yōu)秀才得到了老師的認可,那么我下次得不到優(yōu)秀,老師是不是就不認可我了,這種模式會讓學生依賴于老師的評價而失去自我。同樣是學生的作業(yè)得了優(yōu)秀,鼓勵的方法是“你作業(yè)得了優(yōu)秀反映了你的辛勤努力”,這時候學生得到的是一種自信的內在自我評價,覺得自己有價值,無需他人的認可,這種自我認可的內在動力能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成績。
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批評與懲罰,正面管教的鼓勵也是積極向上的?!芭u”大多時候意味著“拆毀”,并不是說教師不應該讓學生知道他們上課說話或者其他行為是錯誤的,而是意味著不必為了使學生做得更好而讓他們感覺更糟。大專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他們也許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當他們做錯事時往往不用老師嚴厲地批評出來就知道自己錯了。比如學生上課說話時,老師可以問學生“這種狀態(tài)影響了我的課堂教學秩序,大家要怎么改進?”而不是單純地說“不要再說話了”。當學生自己承認并意識到需要改進之處,收到的效果會更好。
正面管教是從美國傳過來的教育理念,在我國推廣的時間不是很久,從2009年正面管教圖書第一次在我國出版到現(xiàn)在,也僅僅經過了7年的時間。正面管教體系可能一時還很難讓中國所有的老師接受,但事實顯示,正面管教的理念和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幫助。正面管教在中國高校的推廣,需要老師們的實踐和努力,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學生從中獲益。
(作者單位:河南財政金融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