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闡述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同時研究了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必要性;措施;優(yōu)勢
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是:“倡導積極的、主動的探究式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探究式教學模式是學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過程。探究式教學主要是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能力,充分激發(fā)學生探究的潛能和習慣。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由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具有比較強的應用性、靈活性和實用性的特點,這樣就足以表示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只是讓學生掌握學科知識,更主要的是培養(yǎng)學生能力。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有利于高中學生個性與全面的發(fā)展,而且有利于高中學生身心的發(fā)展,充分結合學生的能力與素養(yǎng),不但有助于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也有助于學生綜合品質的培養(yǎng)。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應用探究式教學模式,教師結合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的實際內容,并且要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激勵學生在課堂上自主的去發(fā)現(xiàn)問題,踴躍開展探究式教學模式,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潛能和習慣,有利于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水平。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1.創(chuàng)設情境
探究式模式的教學是圍繞課程中的某個知識點進而展開的,這個知識點的選擇并不是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問題,也不是由學生自由選擇而產生的,而是由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的要求和教學的進度來確定。一旦確定了這個教學出發(fā)點或者說學習對象后,教師就可以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形式,引導學生進入目標知識點的學習。創(chuàng)設良好的、恰當?shù)那榫秤兄谂囵B(yǎng)學生興趣、挖掘探究動機以及讓學生快速進入感知。在信息技術探究式教學的整個教學活動中,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利用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引導學生感知情境,進入自主探究以及合作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學習信息技術課程的興趣。例如:教師在講解知識點繁多復雜的章節(jié)前,可以將知識做成視頻,在視頻中可以適量地插入一些音樂、圖片及教師的講解等,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不僅可以使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增強,而且還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
由于探究式教學模式采用的是“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模式,所以,在教學過程中尤其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并在此基礎上實施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具有引導、和支持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信息技術要成為學生探究的認知工具。教師可以提前將全班學生進行分組,同時選出組長組織交流學習活動,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離不開小組合作。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活動的主要組織形式就是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探究式教學模式過程中的每個小組都是自由組合的,學生可以依據(jù)自身的愛好、特長進行小組的選擇,順利完成探究任務,明確分工,恰當配合,有利于小組成員真正表達出自己的心得、體會和觀點。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在探究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可以學會團結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出問題
探究式教學模式就是一種積極的教與學的方式,探究式教學模式較大特色的就是主動參與,實現(xiàn)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就是教師提出問題。確定學習對象以后,為了保證探究式教學可以切實取得成效,在探究之前教師可以向全班學生提出若干比較具有啟發(fā)性、能引起學生深入思考、同時與確定的學習對象密切相關的問題,這樣有助于全班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探究。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提出問題的環(huán)節(jié)是非常重要的,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具備一定的啟發(fā)性,應保證提出的問題可以深入引起學生的思考,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探究性學習效果。在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過程中,一切教學活動都應圍繞問題而展開。例如: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目標的指導下,教師利用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和精心設計,為學生提出一些難度適中、邏輯合理的問題,讓學生思考這些問題的同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并提出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fā),激發(fā)學生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將問題解決,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思考和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1.有助于改進傳統(tǒng)教學方式
傳統(tǒng)的信息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是低效的、高耗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是不可取。我國教育模式受傳統(tǒng)思想、理念的影響,當前的高中教育,包括信息技術課程在內的大多數(shù)課程,大多數(shù)教學模式依然是采用以老師講解、學生練習,講與練相結合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精神不集中,不嚴密,并且取得的課堂效果也是微小的,完全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然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應用,它可以有效打破以“講與練”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改變以往課程教學只注重學生學習課本知識,探究式教學模式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技能、能力以及情感價值觀,同時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應充分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有效實現(xiàn)全體參與到其中,并且要進行全程參與,有利于改進傳統(tǒng)教學的低效、高耗的教學模式。
2.學科自身屬性有助于開展探究式教學
開展探究式課堂的主要任務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收集信息資源以及跟蹤教學過程,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這一工具可以有效完成這些任務。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學科自身的特點和屬性正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為順利開展探究式教學提供了方向性和可操作性。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小組合作學習、提出問題等策略將探究式教學模式應用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教師依據(jù)豐富的教學經驗與實際教學內容相結合,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主動性,提高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精神,滿足時代信息技術人才培養(yǎng)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谷小平.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分析[J].計算機與數(shù)字工程,2013(14).
[2]尚爾超.關于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分析[J].職業(yè)與教育,2015(13).
[3]魏秀慧.淺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探究式教學模式[J].計算機教育,2014(12).
作者簡介:
杜彩萍(1972~),女,漢族,寧夏永寧人,工作單位:寧夏永寧縣回民高級中學,主要從事:中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