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完成一個我

      2016-12-30 11:55:06陳濤
      鴨綠江 2016年1期
      關(guān)鍵詞:扎尕那郎木寺天葬

      陳濤

      對甘南比較早的印象來源于雷達先生對它的評價:“甘南州的總面積將近五萬平方公里,比瑞士、荷蘭、比利時這樣的歐洲國家還要大,位于青藏高原東北角,人稱‘小西藏’。不管從外形看還是從內(nèi)涵看,甘南州的確有如西藏的一個縮影,舉凡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濕地、高原湖泊、高原河流,一應(yīng)俱全。它是迄今為止絕少污染、因其幽寂和不為人注意而未遭破壞的一篇香巴拉式的地方?!边@段誘人的表述讓我對甘南充滿了無限的向往。直到有一天,我終于有機會可以深入甘南。

      在七天時間里,我先后去過了夏河、合作、碌曲、瑪曲、迭部四縣一市,如果加上自己待過一段時間的臨潭縣,甘南州的七縣一市就僅剩卓尼與舟曲兩縣我還未去過了?;仡欉@次旅途,蘭州、拉卜楞寺、夏澤灘、郎木寺、格爾底寺、阿萬倉、臘子口、扎尕那、則岔、冶力關(guān)等一個個名字爭先跳躍出來,帶著各自鮮明的印記。誠如習(xí)習(xí)和存學(xué)老師所說,一個人只有走過了這些地方,才真正可以說自己到過并感受了甘南。

      從未有過一次旅行是這般漫不經(jīng)心,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隨心隨性,不克制也不壓抑自己的內(nèi)心。被認真與一絲不茍過度訓(xùn)練的我起初多有不適,我可能知道我下一步的目的地,可我不知道我會在哪個確切的時間以怎樣的方式到達。類似于小說中的那個全知全能的視角喪失了,作者對筆下的人物徹底失去了控制,任他信馬由韁,與他一起面對接下來那些未知的可能。我多次勸說自己要去享受這難得的歷程,一再告誡自己不要試圖去明晰那些所謂確切的時間、地點、人物。慢慢地,我不再對自己苛責(zé),感覺到了自己的松弛,最后也竟習(xí)慣了這坦然。在這場旅途中,陪伴我良久的那些精確、謹嚴(yán)、緊繃等等一一退場,而是逐漸沉浸在由大概、也許以及模糊主導(dǎo)并由此而產(chǎn)生的愉悅中。

      這次旅行實則是由蘭州市文聯(lián)組織的一次作家赴甘南采風(fēng)活動,我們一行十二人從蘭州出發(fā),沿著甘南的西部行走,時而深入腹地,最終將多半個甘南都走到了。因為位置以及盛名的關(guān)系,我們將夏河縣的拉卜楞寺選為第一站。這座修建于康熙年間的寺廟,與拉薩的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扎什倫布寺及青海的塔爾寺并稱為中國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宗主寺,擁有中國最完整的藏傳佛教教學(xué)體系,也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學(xué)院。

      遠看拉卜楞寺,莊嚴(yán)龐大,與它相比下的夏河縣城反倒成了附屬。與我在甘南所參觀的許多藏傳寺廟一樣,拉卜楞寺依山而建,紅墻、白塔、彩幡、金頂,在藍天下它顯得格外肅穆安寧。面對著拉卜楞寺,如果足夠耐心幸運,便可以看遍六座經(jīng)堂、八十四座佛殿、成千上萬間僧舍以及長長的無法望盡的轉(zhuǎn)經(jīng)筒,這些相似的場景,我也曾在色拉寺、塔爾寺、布達拉宮,以及其他各式寺廟與佛殿中得以觀瞻。拉卜楞寺向我呈現(xiàn)出了自己的一切,卻又將自己深深隱藏于大經(jīng)堂的帷幔之后。游客如我,若只見握緊的拳頭,卻無法洞悉隱秘的手紋,只見蒼天高樹,卻無法參悟歲月的年輪。對客居甘南的我而言,我開始慢慢思索是什么構(gòu)置了拉卜楞寺的崇高莊嚴(yán),大經(jīng)堂中坐墊的坐痕、僧人制作酥油花時滴下的汗水、經(jīng)幔透出油燈的氣息、來回奔走的喇嘛靴子上的塵土等等,在拉卜楞寺,那些要穿透其外在的宏闊與莊嚴(yán),從而體會到滄桑歷史下獨屬藏傳宗教的魅力與信仰的高貴真的好難。

      按計劃我們第二天要從合作市去郎木寺,只因有些朋友未到過碌曲縣城,于是在途中拐了個彎。在藏語中,“曲”為水的意思,甘南藏族自治州中有三個以水命名的縣城,分別是碌曲(意為洮河)、瑪曲(意為黃河)、舟曲(意為白龍江)。本想稍微轉(zhuǎn)一下碌曲縣城再繼續(xù)趕路,可進入后發(fā)現(xiàn)正巧趕上第四屆鍋莊舞大賽暨香浪節(jié)開幕,于是集體下車換乘縣里的班車去一睹鍋莊舞的風(fēng)采。大家說好本想待一下就離開的,可當(dāng)我們進入舉辦鍋莊舞大賽的夏澤灘草原時,尤其是當(dāng)我們坐在同行的存學(xué)老師的學(xué)生扎起的帳篷里的時候,竟不舍得離去了。身下草原,頭頂藍天,經(jīng)幡于兩側(cè)青山舞動,一盤盤羊肉端上來,一杯杯青稞酒倒下去,歡樂的笑聲四處彌漫。草原上的歌手有著紅紅的臉,眼神純凈,一邊跳著,一邊為我們彈唱著動人的歌曲,一時間令我恍恍惚惚,都忘卻,不知何處。帳篷外,青草連綿閃著光,全身掛滿佩飾的藏族同胞帶著同樣穿著華服的小孩子不斷走過,一支支盛裝裝扮下的比賽隊伍陸續(xù)抵達入場,我們與他們,還有更多的人們一起,充滿了夏澤灘。

      等我們到達郎木寺的時候已經(jīng)接近晚上了。從夏澤灘草原到郎木寺,那些遼闊與壯美隱于身后,緩緩內(nèi)縮,直至隨我們進入一個又高又小的角落,與外在的世界仿佛一下子也疏遠了。初入郎木寺,感覺它就像巨人在山間踏下的一個腳印,幽遠神秘,又有一種內(nèi)在自足之美。

      郎木寺不是寺廟,是個地名,是碌曲縣一個名叫郎木寺的小鎮(zhèn),海拔3580米,郎木翻譯成漢語是“仙女”的意思。據(jù)說因納摩峽谷口的石崖上有一天然溶洞,洞內(nèi)的巖壁上有一酷似美女的天然浮雕像而得名。在20世紀(jì)40年代,一位美國的傳教士來到郎木寺,這里神秘的傳說、壯美的山川、淳樸豪放的鄉(xiāng)俗民風(fēng),都讓這個異國的傳教士心醉不已,于是他一改習(xí)俗,穿起藏袍,與這里的人一起生活了十多年。在他回國后,這里的生活都被他寫進了書里,也因為這本書,讓郎木寺這個隱藏在甘南與川北交界之地的佛教小鎮(zhèn)變得蜚聲海內(nèi)外。

      我們到達的那晚細雨飄搖,狹窄的街道上多是外地游客。郎木寺雖小,卻很神奇。一條不足兩米的小溪流有著很大氣的名字——白龍江,它從郎木寺內(nèi)部流過,并將其一分為二。短短的石橋一頭是甘肅,一頭則是四川。郎木寺上有兩個寺廟,分別是歸屬四川的格爾底寺與歸屬甘肅的賽赤寺。在格爾底寺里有白龍江的源頭,水從幾個泉眼中汩汩而出,再從格爾底寺緩緩流出,最終變得浩浩蕩蕩注入嘉陵江。與格爾底寺相比,賽赤寺面積要大一些,整體更壯觀一些,正如去格爾底寺的人大多要尋找白龍江的源頭一樣,到賽赤寺的人大多會去后山,因為那里有安多藏區(qū)較大的天葬臺。

      在藏族的風(fēng)俗文化中有五種喪葬方式,分別是水葬、土葬、火葬、天葬、塔藏。大體而言,夭折的小孩子多水葬,生前有罪孽的人會土葬,讓其無法重生;生病的人要火葬,避免禿鷲吃到了生??;塔藏是規(guī)格比較高的喪葬方式,高僧大德才有資格享受這樣的待遇。除去上述四種方式之外的人為天葬。在天葬之前,藏區(qū)實行過高山風(fēng)化、懸梁、穴藏的方式,但均會留下骸骨和其他痕跡,故不盡如人意。天葬始于何時已無從得知,馬麗華老師在《風(fēng)化成典——西藏文史故事十五講》一書的第二講《象雄的邊界與遺產(chǎn)》中寫道:“到吐蕃王朝結(jié)束,藏傳佛教興起,改為天葬。”由此可以隱約看出天葬的大概時間與興起原因。

      從賽赤寺的入口上山,需要走半個小時才能到天葬臺。天葬臺坐落在半山腰一塊地勢較為開闊平坦的地方,面積不大,只有四五平方米大小,它的前方三米處是斜坡,左側(cè)擺放著每次天葬過后用過的刀斧,右側(cè)為山,山上有一條小道,每次禿鷲進食后便無法飛行,需要順著小道到山后去消化休息。在小道的旁邊掛滿了經(jīng)幡,據(jù)說每天葬一次就要掛一條經(jīng)幡。在天葬臺的正后方,是煨桑的地方。天葬只會在清晨舉行,一般由同村子里的兩三個人完成這個儀式,天葬開始前有人會點燃桑煙,并且不斷拍巴掌大聲呼喊,不一會兒禿鷲們就會飛過來。天葬開始后,帶頭的禿鷲會先進食,然后再集體進食。我在去阿萬倉的路上看到過它們,散落在半山上,一動不動,唯有脖頸上的一圈羽毛被風(fēng)吹起。藏人之所以選擇天葬,可能就是看中了禿鷲的特殊功能。禿鷲有非常強大的消化能力,肉與骨頭都可以消化得一干二凈,即使它要排泄,它也會在高空,而高空的強大氣流也會將這些雜物風(fēng)化得無影無蹤。而這,是符合佛家的生死觀的。

      站在群山之間,站在天葬臺邊,想象著一個人從這里徹底地離去,消失于白云外,在世間再無一丁點的印記,又想象著他肉身雖不在了,可似乎又隨了這禿鷲與掠過經(jīng)幡的風(fēng)而化作萬物,無處不在。真是神奇的悖論。

      如果一個人在郎木寺可見生死,那么他在阿萬倉則可見內(nèi)心。阿萬倉是瑪曲縣的一個鄉(xiāng),在寫阿萬倉前不得不說一下瑪曲?,斍囊馑际屈S河,天下黃河九道彎,第一道彎就從瑪曲環(huán)繞而過,也正是因為有了黃河的滋養(yǎng),瑪曲才有了面積廣袤的草原與濕地,像阿日加當(dāng)草原、努爾干塘草原、朗曲喬爾干草原、衛(wèi)當(dāng)塘草原、也爾莫喬草原、阿萬倉濕地等等。阿萬倉濕地海拔近3600米,站在高山草場上,空氣透亮,白云伸手可觸,遠處河流若鑲嵌于草原之上,牛羊于其中嬉戲,覺得自己也是通透的。想起在進入阿萬倉濕地的路邊,看到一個大大的藍色牌子以及那上面的幾行大字:人與自然的和諧,人的內(nèi)心與外在的和諧,覺得所言極是。

      阿萬倉如此,扎尕那亦是這樣。扎尕那位于迭部縣,只是一個藏族的小村子。行走在扎尕那,坐在山上的小樓里,望著腳下不遠處錯落有致的藏寨,以及各式石林與縈繞其間的云,時間若停滯,讓人久久不愿離去。扎尕那之美,在雷達先生的《天上的扎尕那》與楊顯惠先生的《天堂扎尕那》均可以感受得到。也可以借用邵小平與趙凌云在《神的扎尕那》中的話語:“固然,扎尕那是以藏文化為主的語境陳述的,但其吞天吐地的格局必是無疆無界的,必是為全人類崇仰膜拜的。”“扎尕那,人類的精神地標(biāo)!”

      在甘南的大地上行走,穿行于高高的山腰與深深的谷底,那些高遠與低垂的云,或?qū)掗熁蚴婢彽暮恿?,翱翔的蒼鷹,休憩的禿鷲,漫山遍野的羊群與黑牦牛、白牦牛,黑身白尾的小鳥,散落的白色的帳篷,以及旁邊默默的藏獒和吠叫的藏狗,當(dāng)然,更多的還是滿目的綠,綠草、綠樹、綠山,面對這一切,起初還有些興奮,但后來越發(fā)的沉默,竟有無言之感。請原諒我無法用語言去表述我自己雜亂的情緒,于我而言,在這天與地的大美之間,所有的言語不僅被視為多余,更像是一種褻瀆,此時,它是羞澀而又羞愧的。如同在郎木寺,在高高的郎木寺,雖然那個落雨的夜晚在游客的腳步聲里變得有些嘈雜,我卻覺得在這個被世界遺忘的角落,無需過多的言語,我的所有覺知離外界很遠,而與自我是從未有過的貼近。

      的確,再也沒有比這樣美妙的旅行更適合思考一些人生要義的了。在旅行中,將自我融入天與地,找尋天地人的最完美的和諧。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將這次甘南之行稱為一次朝圣之旅也不為過。記得我們有天從一片花海駛過,黃燦燦的油菜花開滿了路邊的山坡,有許多駐足的人在欣賞留影。我想我們中的許多人也想停下,也想感觸這大自然賜予的美好,只是無人果斷地喊停車,有幾個聲音說應(yīng)該停車看看花海,就這樣聊著,期待著,車子逐漸駛遠,而前方再無花海。這就如同慣性的人生,周而復(fù)始地旋轉(zhuǎn),待我們意識到的時候,如果沒有那么一點果敢,許多美好也就錯過了。

      在甘南,我開始更深地思索那些相逢與錯過。有時,個體之于旅行,并不僅僅有所得,也要有所棄,并在不斷地丟棄與找尋之中尋求平和。在甘南的這些天,我被驅(qū)使著用從未有過的耐性去體恤自身及自我與他人還有他人之間的那些困擾、糾結(jié),我努力去窺視各種情緒的真實表情,將那些日常被忽略的、被漠視的、被任性拋棄的情緒各歸其位,發(fā)掘那些順境、逆境、困境、絕境之中自我與他者的心之所在,并與之小心翼翼地對視。于是,一些事,似乎也就釋然了。如果把每個人都當(dāng)成是一個房間,有的尚清潔明亮,而有的則蒙垢已久,費心地維持與整理都是必需,舒朗有致、自然熨帖才應(yīng)是最終所求。

      行走甘南之前,我認為當(dāng)我們談?wù)摳誓系臅r候,我們是在想象一個靠近天堂的地方,而這種想法,我在扎尕那與阿萬倉時已深切地體會到,尤其在阿萬倉的高山上,面對這大美景象,大口大口地呼吸,不時的暈眩之感讓我恍惚中感受到了天堂。我也認為當(dāng)我們踏進甘南的時候,我們更多懷揣的是一種逃離復(fù)雜異化的城市生活,奔向樸素生活的向往,而這,我也曾在夏澤灘草原上感受到了,在帳篷中席地而坐,喝酒吃肉跳舞唱歌,不受所謂現(xiàn)代文明約束的生活是如此快意,簡單、直接。

      現(xiàn)在,我踏在甘南的大地上,它予我以大美,又予我以思索,我之于我,是什么?拜雅特在《隱之書》中說:“一個人乃是其自身的一部歷史,總結(jié)了自己的呼吸、思想、行為、原子微粒、創(chuàng)傷、愛情、冷漠與厭惡;同時,也包括了自己的種族與國家、滋養(yǎng)自己與先祖的土地、熟悉之處的石與沙、長年無聲的戰(zhàn)斗與良心的掙扎、女孩的笑容與老婦沉緩的言語、突如其來的意外以及無情律法漸進的行動,這部歷史承載了凡此種種以及其他細節(jié),猶如一道火焰,在大火面前終將俯首稱臣,燃放在此刻,下一刻熄滅,來日再有無數(shù)時光,也永遠無法再度大放光亮?!被蛟S,真正有意義的旅行,都應(yīng)是對自我內(nèi)心的反省與修復(fù)。甘南正是擁有這樣一種魅力,它讓行走在其間的旅行者,將外在的壯美與遼闊化入內(nèi)心,并在內(nèi)心之中感知自我,翱翔于同樣遼闊的天空。

      猜你喜歡
      扎尕那郎木寺天葬
      以寺為名的“東方小瑞士”
      龍門陣(2023年11期)2023-12-11 12:07:16
      地球流行“天葬”
      軍事文摘(2023年18期)2023-11-03 09:45:42
      扎尕那少年
      人文天下(2022年3期)2022-06-14 03:47:22
      天葬臺
      問 佛
      詩選刊(2020年4期)2020-04-09 04:49:43
      拍天葬?別說我沒提醒你!
      扎尕那(外一首)
      扎尕那印象(攝影)
      吹銅欽的喇嘛
      視野(2016年21期)2016-10-29 17:27:01
      吹銅欽的喇嘛
      民丰县| 紫金县| 黄陵县| 晋州市| 修水县| 岱山县| 喀喇沁旗| 江达县| 同仁县| 石棉县| 衡水市| 车致| 玉屏| 玛沁县| 宁化县| 洛南县| 洛宁县| 拉孜县| 张掖市| 徐州市| 修水县| 波密县| 寿宁县| 博罗县| 松溪县| 大化| 郧西县| 阳东县| 孟州市| 福泉市| 龙川县| 永胜县| 海门市| 那坡县| 秀山| 太康县| 雷波县| 建始县| 东乡族自治县| 伊宁市| 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