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玉婷
離別是重逢的開始。
——題記
“旅客們,開往XX的列車就要檢票進站了……”火車站的廣播再次響起,我們用濕潤的眼眶裝下彼此后,揮手告別。我跟隨著擁擠的人流排隊檢票,心中裝的滿滿的都是不舍。但還是強忍著淚水,帶著僵硬的微笑回頭對您說了聲:“再見!”
在那長長的、漫漫的、望不到盡頭的過道上,滿是行李箱輪轱轆轱轆的滾動聲,我緊跟在母親的身后,失魂落魄地走著。終于到了盡頭,把這條“漫長”的過道量完了,眼前的光有些“刺眼”。那輛把我們送回來的火車,現(xiàn)在又將毫不留情地把我們運走。同樣長長的火車,同樣擁擠的人流,同樣清脆的汽笛聲,當(dāng)再踏上遠方的歸程時,不同的是我的心情卻變得異常復(fù)雜。
我靠在車窗邊,只見一個佝僂瘦弱的身影,隨窗外移動的風(fēng)景不停地倒退著。我五味雜陳,沒有心思去欣賞眼前的一切,反倒是那砸在窗玻璃上的雨珠更吸引我注意。一大滴雨水集聚在窗玻璃上,順著風(fēng)的方向往下滑,留下一條透明的雨痕。我多么希望它就這樣一直滑下去??!可是,它分成了兩條,我想用手幫它們合攏在一起,卻怎么也觸碰不到它們,只有那貼著掌心玻璃的冰涼。
外面的世界繽紛斑斕,外面的人群熙來攘往,可我眼前總浮現(xiàn)形單影只的您。無論隔著多么冰冷的玻璃,我甚至能夠感受得到您貼在玻璃那邊從掌心傳來的溫度。
小時候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家里只有我們祖孫倆相依為命。再后來我到了上學(xué)的年齡,也隨著南下打工的大軍跟父母在外“漂泊”,只有到了寒假才能回老家和您過個團圓年。平常的日子里家中只有您一個人孤零零地獨守一片空房。
伴著車輪的哐當(dāng)哐當(dāng)聲,腦海中的回憶頓時涌現(xiàn)出來,全是家人團聚的歡聲笑語,顯然與這離別的愁緒格格不入。這時一聲短信鈴聲打亂了我的思緒,把我從回憶中拉了回來。“離別是重逢的開始”,看著好友發(fā)來的這八個字的短信,我的心豁然開朗,頓時把愁緒全屏蔽掉。
我們這群候鳥似的孩子,總是沒有自己的根,爸媽到哪兒,哪兒就是我們的家。常年往返于自己的家鄉(xiāng)與父母的打工地之間,和您短暫團聚后又將別離,春運來回顛簸只為全家人能夠在一起吃上一頓團圓飯。
離別是重逢的開始,沒有離別的傷心,哪來重逢時的喜悅?倒不如將那無謂的傷心,轉(zhuǎn)化成對重逢的期待,用笑容去坦然面對眼前所有的經(jīng)歷。我期待著下一次火車站的廣播聲。
又是暑假后,包裹背在身后,看見您淚在流,隨在外打工的父母,您總為我們擔(dān)憂。我多么希望讓時間停留,再享受您對我們的溫柔,多少次夢中我們手拉手,開心的話語記在心頭,可我醒來后,陪伴我的卻是孤單與憂愁……
爸媽,我不要走,我要感受到家的溫暖、愛的味道,依偎在最疼愛我的奶奶身旁,哪怕是短暫的停留,只為能夠與一位可敬的老人親個夠……
【簡評】
文章選取了車站送別的場景,沒有刻意地加開頭或結(jié)尾,沒有拖小尾巴。接著將時間、地點挪開,寫出在不同時空下的“我”對奶奶的離愁別緒,材料組織從容大氣,在敘述上很有表現(xiàn)力。
靠在車窗看外面風(fēng)景的描寫很有感染力,腦海浮現(xiàn)家人團聚的其樂融融氛圍,使得記敘的情節(jié)具有復(fù)雜性,能突出“候鳥一族”的無奈。
文章開篇題記點題,引出下文,多角度選材,一線串起來,用“重逢—別離”串起全文,把自己與奶奶別離的不舍和相處的點點滴滴融合在了一起,細膩的描寫,給文章增添了別樣的情趣。
(指導(dǎo)老師:侯守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