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莉
【摘 要】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要有所創(chuàng)新和提升,如何在課堂教學中貫穿新課改理念和精神?怎樣整合模塊重組教材?怎樣以全新的課改模式教學?這對每位英語教師都是一個全新的挑戰(zhàn)!因此集體備課也勢在必行,如何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yōu)勢,全面推動新課改教學,提高課堂效益,是我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我結合本年級開展集體備課的活動體驗以及成效,在文章作了簡要陳述。
【關 鍵 詞】 新課程;集體備課;課堂效益;創(chuàng)新;成效
2012年,我擔任友誼中學高2012級英語教研組長。本屆學生是新課改的第三屆學生,使用的教材也是一種全新的教材,即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依據教育部制定的《英語課程標準》而出版的《英語》(新標準),而本年級教師均是第一次接觸新教材。面對新課改我深感責任重大,怎樣讓全組老師領會新課改理念精神并貫穿教學中,怎樣整合模塊、重組教材,怎樣以全新的模式上課教學。我自己研究教材的同時,也團結所有老師,開展集體備課,集思廣益,將個人才智轉化為集體優(yōu)勢,從而全面提高教學,全組教師精誠團結,為新課改課堂教學實踐探索做出了貢獻。
一、集體備課的重大意義
集體備課是在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大規(guī)模強化教改力度,整體提高教學效益的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提高教師素質,探索教學規(guī)律的科研活動。集體備課作為一種基于教師個體自主思考基礎上的合作與研究活動,可以有效增進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營造一種濃厚的教研氛圍。這對于開發(fā)、整合與優(yōu)化教學資源、縮短青年教師的成長周期,促進教學質量的整體提升,都有明顯的優(yōu)勢。
一般來說,老教師有豐富的教學經驗,但容易被傳統的教學模式束縛,轉變更新教學觀念比較難;年輕教師精力充沛,易于接受新生事物,但在對教材的處理和重難點的把握上存在經驗不足的問題。集體備課使老師們團結在一起,優(yōu)勢互補。集體備課也是一種最直接、最經濟、最有效的教學研究和教師校本培訓方式,事半功倍,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從而也提高了課堂效益,達到師生“雙贏”。
二、集體備課模式的建立及操作實施
(一)課件制作,精心備課
小組成員分頭收集與此模塊相關的大量的資料進行備課,制作課件,這很關鍵。我們借鑒別人的優(yōu)勢,創(chuàng)新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件制作上,充分體現突出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抓住關鍵,設計新穎實效的教學思路。針對年級分成各種層次的班級,學生基礎有好有差,備課小組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制作相應的課件,如在練習題選擇上分兩個層次選題,供不同層次的班級使用。
(二)說課討論,構建課型
每周星期三下午是我們例行的教研會時間,也是我們說課討論的時候。以前的教研會流于形式,大家聊天沒事干;現在每個教師都積極認真地投入其中,熱烈地討論參與,這也凸顯出集體備課的優(yōu)勢。每次由模塊主備人說課,具體介紹和展示該模塊的教材分析;模塊整合刪減;模塊分成幾種課型上課;模塊重點、難點等。每展示完一個課型,其他組員提出意見看法,集體商議。
(三)個人調整,實踐補充
由于每位老師所教班級層次不同,同時每個教師的教學風格也各不一樣,教學實踐中,我們應“以生為本”,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程度及時調整教學設計,張揚個性,對課件內容進行增減取舍,做到集體智慧與個人情況的結合統一。教學實踐中使用集體課件,老師應注意學生的學習狀況,課堂表現,對教學方式方法是否接受,及時把信息反饋給備課組,備課組成員匯總所有信息,調整安排,作有益的補充,分享給全組所有成員,也供下一模塊備課組參考。
三、集體備課的成效
(一)英語成績上新高
以本年級高一下期期末全市統考數據為例,我們的平均分名列全市前茅,這也證實了集體備課的成效。上一個舊高2012級(也是本年級老師任教)未實施集體備課,拿普通班學生為例,新高2012級學生的及格率(試題難度系數相當,學生初始成績也相似)上升了5.8%。從學生的問卷調查來看,對集體備課后課堂教學的滿意度也達到了85.2%。這一切都是本年級老師集體備課所付出努力的結果。
(二)聯合教研露奇葩
我校每年都開展聯合教研活動。2012年11月21日,本組青年教師黃維上了一節(jié)全新模式的英語課,把英語歌曲作材料,結合聽力、閱讀、寫作教學,選材跳出框架,引入新穎,重組大膽,跨學科滲透。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活動中受益無窮,尤其是激發(fā)了學生大膽思考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課后,校領導充分肯定了我們英語組新課改成果。馮主任說,集體備課的學習氣氛很愉悅,很好地體現了新課改,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
(三)校本教材質量高
“眾人拾柴火焰高”,我們傾全組老師之力,打造友中英語第一本校本教材《友中點睛》,這本書是我們集體智慧的結晶,也是集體備課優(yōu)勢的又一體現。該書就每個模塊內容進行了有效的編排,很有特色的是模塊小試卷的安排,既突出本模塊重點單詞、短語及要求掌握的句子結構,又易于老師檢測操作。
四、集體備課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
1. 一定要認真學習和研究新課程標準、大綱、考綱、教材、教學參考書以及其他相關的材料;要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要深入了解學生,摸清情況,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要摸清學生的情況,必須研究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教師必須寫出備課提綱,確定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出較具體的教學目標,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設計教學方案,捕捉難點。
2. 注意循序漸進。使用過這套教材的老師告訴過我們,這套教材在語言知識體系的編排上有“螺旋式上升”的特點。我們在具體教學時,也發(fā)現有些知識體系有重復出現和步步加深的現象。因此,我們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對知識講解深度的把握。
3. 一般由主備人說課,教師們共同探討,相互補充,使教案內容更加充實和完善,但教案應注意避免千篇一律,否則就談不上創(chuàng)新。因此,通過備課組成員共同研究,反復推敲,對教材內容進行重組整合。修正教案應重在內容上,不能在教學方法上強調“定式”,要讓教師結合實際和學生特點選擇教法、學法。
4.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時間有限,研究討論的問題應放在攻破疑難問題上,對每位教師提出的重點、難點要集體研究解決,對一般的常規(guī)的教學內容討論可以簡略一些,不一定每個問題都要面面俱到地討論。這樣,可以節(jié)省集體備課的時間,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集體備課要注意備好課堂教學中精講什么,多練什么,從內容上要體現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目的就是要在有限的課時里把知識傳授到位,把技能訓練到位,要從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方面加以考慮。
5. 跟蹤和總結。經過備課組研討過的教案是否可行,有待于在教學實踐中考證。因此,有必要進行跟蹤聽課,以便能及時總結經驗教訓。備課組教師之間應提倡互相聽課,互相交流,揚長避短。重點跟蹤主備人或者年青教師的教學實踐,這樣既可以印證備課的質量,又可以衡量備課的效果。課后交流是備課的總結階段的主要內容。備課組教師授課后要進行交流,并對每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估,肯定成績,指出不足,以便提高每位教師的教學水平,增強備課中的反思意識。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大背景下,教育師資力量的強弱也直接制約了學校的生存和發(fā)展。如果說名師是一個學校的招牌,那么打造名師的集體才是一個學校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本文論述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英語集體備課實踐與思考,我真誠期待和同行們共同探索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實施策略,努力提高英語集體備課的有效性,為英語學科的新課改盡一點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房維華. 高中英語網絡式集體備課的有效性探討[J]. 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9).
[2] 李富強.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活動該如何開展[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1).
[3] 張強. 高中英語集體備課的困境與思考[J]. 2009(7).
[4] 袁冬梅. 怎樣提高新課標下高中英語教學效果[J]. 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7).
[5] 王明潔. 中英語新課程標準與教師觀念[D]. 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
[6] 汪程俊. 中英語實施探究性學習的實驗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