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敏
摘要:在我國教育體制的推進下,關于 探究式教學方式的討論愈演愈烈。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如何做好探究式教學,成為近年來的一項熱點課題。文章在多年生物教學經(jīng)驗的基礎上,從學生階段特點著手,對探究式教學方式作了深入淺出的思考。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初中生物;課堂
初中生物課程的開設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地球生物的奧秘,培養(yǎng)學生對生命自然的敬仰,進而提升其綜合素質(zhì)水平。在集基礎、理解與實驗于一體的生物學習過程中,對探究式學習模式的思考越來越深入。在探究式教學中,能逐步讓學生形成獨立自主的創(chuàng)新思維模式,并培養(yǎng)起綜合探究的實踐能力,是對教學方式的一種肯定。
一、關于探究式學習
我們所謂的探究式學習,是以科學探究為主體。即在學科教師的引導下,在學科理論的前提下,通過小組或其它活動方式對某一問題進行討論交流的過程。傳統(tǒng)生物課堂是以硬性知識灌輸為基礎,側(cè)重對理論的掌握。而探究式教學模式,大膽打破了觀念的束縛,關注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培養(yǎng),真正打造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初中生物課堂。
探究性教學的關鍵是問題的解決,所以生物探究都是圍繞問題展開的,以引出問題-收集資料-解決問題為基本教學思路。可以說,學生是探究的主體,而教師的任務即做好學生的引導工作,激起學生對生物探究實驗的興趣培養(yǎng)。探究性學習具有靈活性、多變性、實踐性與自主性的多重特點,把學生置于一個相對開放的課堂環(huán)境中,力求通過探究體驗,發(fā)展學生獨立自主的生物學習能力。
二、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特點
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綱要中有提到將綜合實踐課程作為一項必修項目,從信息技術到社區(qū)勞動、從研究性學習到社會實踐。強調(diào)對學生的過程性培養(yǎng),顯然針對初中生物學習來講,也是需要從其特點著手,以滿足探究過程的科學性、合理性與整體性。從學生現(xiàn)狀來看,初中階段的學生主要有以下幾種特點:
1、初中處于青春期的發(fā)展階段,好奇心與興趣愛好廣泛。然而,學習的積極性往往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在探究式學習過程中一遇到問題多數(shù)會選擇放棄。這樣一來,就會使探究式教學達不到目的可言。所以,在合適的情況下,教師要對一些常見問題做好處理,及時給予指導,并鼓勵學生、肯定學生的付出。
2、在小學到初中的過渡過程中,學生本身還不能形成成熟的問題處理能力。然而,探究式教學要求學生要有搜集整理資料的綜合素質(zhì)。像初中生物課程面對反應方程的時候,就需要學生對該生物反應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知,在深刻理解下信手拈來。目前多數(shù)教師認為,探究式教學的開展有一定難度,主要還是由于教師忽視了學生的實際能力。因此,在探究活動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學生的能力范圍。
3、初中學生學習主動性較差,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不深。普通中學生物教材在編寫的過程中,將理論與課題探究同步,目的就是為了強調(diào)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性。教師在課程設計中,要關注探究學習的過程,在過程中體驗生物學習的樂趣。
三、探究式教學在生物設計中的應用
我們可以把生物探究性學習分為課內(nèi)、課外兩種,在課堂內(nèi)應用探究式教學是一種基礎手段,而同時探究式教學也可以帶到課堂外。
1、課堂內(nèi)探究式教學。初中探究式教學學科性較強,普遍圍繞著生物教材展開,活動環(huán)節(jié)也簡要清晰,主要分為以下幾個具體步驟:①課前備課,②引出問題,③探究問題,④總結(jié)歸納,⑤設計相關探究實驗。以人體營養(yǎng)這一章節(jié)為例,在探究“食物的營養(yǎng)物質(zhì)”這一內(nèi)容時,教師就要在課前做好資料搜集工作,設計好該章節(jié)探究式活動的大致流程,并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向?qū)W生展示常見食品中所含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另外,學生也要準備好課堂中必要的紙筆等簡單工具,記錄探究活動。以一塊蛋糕為對象,為什么人食用了蛋糕就不會發(fā)餓?引導學生自主提出該堂課的重點:營養(yǎng)物質(zhì)在人體中發(fā)揮著什么作用。最后讓學生借助網(wǎng)絡、教材等資料,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小組討論,通過不斷交流得出營養(yǎng)物質(zhì)是維持人體正常生命活動的最終結(jié)論。最后由教師對該結(jié)論展開詳述,為探究活動作正確梳理。
開展探究活動,對學生來說是一項豐富的學習體驗。重點不在于結(jié)論的成否,而是對探究過程的享受,在活動中體會生物探究的樂趣,充實過程體驗。
2、課堂外探究式教學。生物教材教師用書上提出了70多項探究活動,通常活動是要求學生自主設計方案的。像“食物保鮮”、“種子萌芽”、“植物細胞臨時裝片”、“飼養(yǎng)小動物”等等。學生可以在任課教師的指導下,確定探究課題,充分利用課下時間完成探究活動。
以制作植物細胞臨時裝片為例,將洋蔥作為實驗對象,主要從撕-滴-蓋-染-吸下手操作。在這期間,教師可根據(jù)學生的選擇分成課題小組,指導學生理清探究的方法、目的、步驟等。同時要指導學生之間的合作,確保洋蔥裝片實驗的正常進行。在活動結(jié)束時,教師要指導并鼓勵學生完成一項書面報告,對活動過程進行反思。
四、結(jié)語
初中生物應用探究式教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生物思維模式,提高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全面發(fā)展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敢于把課堂主動權交到學生手里,讓學生在生物探究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從而形成強烈的問題意識與探究能力。關于探究式教學的其它應用,還亟待更多初中生物教師作出進一步探究。
參考文獻
[1] 徐健.“互動—探究”走進初中生物補充教材的嘗試[J].中學生物教學,2011.Z1.
[2] 林曉紅.培養(yǎng)問題意識—激發(fā)學生探究[J].中學生物教學,2013.12.
[3] 鐘敏鈿.初中生物探究性活動方案的設計與評價探索[J].中學生物學,2012.11.
[4] 樊永軍.試論初中生物學探究式教學法的運用[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版),2013.04.
[5] 周希琴,李蕓瑛,張紅,黃麗華,梁盛年.生物教學中增設探究性實驗的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