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國
(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河南 商丘 476000)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應用效果
張強國
(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 河南 商丘 476000)
目的 分析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老年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接受股骨頭置換術的124例老年患者病歷資料,按就診順序分為觀察組(n=62)、對照組(n=62)。對照組實施硬膜外麻醉,觀察組實施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對比兩組麻醉時間、麻醉劑用量、止痛效果,同時觀察兩組患者心率、血氧飽和度及血壓變化。結果 觀察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持續(xù)時間、達到最高平面時間、麻醉劑量、下肢運動阻滯評分及止痛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心率、血氧飽和度及血壓較麻醉前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好、起效快、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在老年股骨頭置換術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股骨頭置換術;老年;腰麻;硬膜外麻醉
股骨頸骨折是骨科常見疾病之一,多發(fā)于老年人,隨著人口老齡化,其發(fā)病率日漸提高[1]。臨床癥狀表現為骨折處疼痛、腫脹、扭曲等,由于老年患者身體各項機能逐漸衰弱,容易引發(fā)患者發(fā)生休克等并發(fā)癥。本研究回顧性分析股骨頭置換術分別采用硬膜外麻醉與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的臨床效果。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在商丘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接受股骨頭置換術的124例老年患者病歷資料,按就診順序分為觀察組(n=62)、對照組(n=62)。觀察組男32例,女30例;年齡69~86歲,平均(72.35±2.17)歲;合并糖尿病25例,高血壓19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11例,心臟病7例。對照組男33例,女29例;年齡68~88歲,平均(71.56±2.66)歲;合并糖尿病24例,高血壓20例,呼吸系統(tǒng)疾病10例,心臟病8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術前均進行心電圖、血壓、心率等常規(guī)監(jiān)測,嚴格禁食禁水。患者取側臥位,進行面罩吸氧。對照組實施硬膜外麻醉:借助18G硬膜外刺針進行L3~4穿刺,將導管置入硬膜外腔3 cm,采用2%布比卡因(上海禾豐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2839)3 ml進行硬膜外麻醉,依據麻醉平面調整劑量。觀察組接受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借助16G聯合穿刺針進行L3~4穿刺,到達硬膜外腔后將套管針插入,采用0.5%布比卡因1.5 ml進行腰麻,置入硬膜外導管,長度約3 cm,調整麻醉阻滯平面到T9以下。
1.3 觀察指標 ①對比兩組麻醉起效時間、持續(xù)時間、達到最高平面時間及麻醉劑量,同時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率、血氧飽和度及血壓變化。②下肢運動阻滯情況:0分:運動神經無阻滯;1分:無法進行抬腿;2分:膝蓋無法彎曲;3分:踝關節(jié)無法彎曲。止痛效果:3分:患者無疼痛、安靜;2分:存在輕微疼痛;1分:患者有疼痛;0分:患者劇烈疼痛。
2.1 麻醉劑用量及麻醉時間 對照組麻醉起效時間為(4.97±1.09)min,麻醉持續(xù)時間為(100.78±11.24)min,達到麻醉最高平面時間為(22.68±6.17)min,麻醉劑用量(13.68±2.42)ml。觀察組麻醉起效時間為(1.01±0.61)min,麻醉持續(xù)時間為(137.45±15.89)min,達到麻醉最高平面時間為(12.91±3.55)min,麻醉劑用量(7.24±1.62)ml。兩組上述指標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心率、血氧飽和度及血壓變化 對照組患者心率、血壓較治療前均顯著提高,且明顯高于觀察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心率、血氧飽和度及血壓較治療前無明顯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下肢運動阻滯及止痛效果評分 對照組下肢運動阻滯評分為(1.04±0.46)分,止痛效果(1.12±0.25)分;觀察組下肢運動阻滯評分為(2.71±0.34)分,止痛效果(2.54±0.63)分。觀察組下肢運動阻滯及止痛效果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股骨又稱大腿骨,重物擊打、車輛碾壓、高處墜落等均可造成骨折,骨折處常發(fā)生疼痛、腫脹,甚至扭曲、下肢縮短等。若患者未得到合理治療,可引發(fā)神經損傷、休克、大出血等并發(fā)癥。由于老年患者骨質疏松、身體機能衰減,加之常合并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基礎疾病,使患者對手術麻醉耐受力下降[2],嚴重阻礙手術順利進行。因此,選擇高效、合適的麻醉方式對增強臨床療效、減少手術風險有重要臨床意義。
表1 兩組患者心率、血氧飽和度及血壓變化比較±s)
注: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aP<0.05,b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cP<0.05,dP>0.05。
目前,臨床主要采用硬膜外麻醉、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等方式進行麻醉。其中氣管內插管全身麻醉可快速達到鎮(zhèn)痛效果,但對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呼吸系統(tǒng)影響較大,容易造成患者出現血壓下降、心律異常等血流動力學紊亂等情況[3]。硬膜外麻醉用藥方便,可有效減少拔管期間毒副作用發(fā)生,但臨床研究發(fā)現[4],其阻滯平面較寬,容易阻礙呼吸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具有起效慢、麻醉阻滯不完全、劑量大等缺點,無法滿足大部分手術需求。文獻報道,硬膜外麻醉造成阻滯不完全或失敗發(fā)生率高達9%~15%[5]。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結合腰麻與硬膜外麻醉優(yōu)勢,具有起效快、療效高、肌松效果佳、藥劑量小等臨床優(yōu)點,且對循環(huán)、呼吸系統(tǒng)功能的影響較小,安全可靠。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麻醉起效時間、持續(xù)時間、達到最高平面時間、麻醉劑量、下肢運動阻滯評分及止痛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由此可以認為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可明顯改善患者下肢運動情況,縮短手術時間,對患者疼痛及臨床癥狀起到明顯緩解作用。在本次研究結果中還可看出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對患者心率、血壓等生命體征影響較小,可最大程度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且止痛效果明顯。
綜上所述,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具有麻醉效果佳、起效快、風險低、持續(xù)時間長等臨床優(yōu)勢,可作為老年股骨頭置換術中的首選麻醉方式。
[1] 李源.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高齡股骨轉子間骨折[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5,42(4):27-28.
[2] 李大茂.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應用[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3,32(36):15.
[3] 邊步榮,孫波,劉波,等.單側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頭置換術中的應用[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3,13(11):1465-1467.
[4] 杜金廣,張滌非,張運淳,等.硬膜外麻醉和腰麻對老年患者區(qū)域腦氧飽和度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yī)學,2013,11(1):27-28.
[5] 孫衛(wèi)宇.腰硬聯合麻醉與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頸骨折手術的麻醉分析[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20(16):2436-2438.
R 614
10.3969/j.issn.1004-437X.2016.12.061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