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新,王 薇,孫嬋娟
(寧波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老年群體學習需求與學習參與障礙研究
孫立新,王 薇,孫嬋娟
(寧波大學 教師教育學院,浙江 寧波 315211)
通過自編老年群體學習需求和學習參與障礙調查問卷,對寧波市江北區(qū)社區(qū)老年居民進行調查。結果表明,老年群體學習愿望強烈,學習心態(tài)積極,學習參與障礙存在年齡與收入水平差異,情境障礙和機構障礙對老年群體學習參與影響最大,沒有足夠時間、交通不便和課程內容不豐富等因素阻礙老年群體參與學習。針對以上結論,應采取相關措施以促進寧波市老年群體學習狀況的改善。
老年群體;學習需求;學習參與障礙
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群體的養(yǎng)老、教育和醫(yī)療問題一直受到國家的重視,老年教育得到發(fā)展。根據國際標準,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20%為中度老齡化社會。調查顯示,截至2015年底,寧波市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已達131.6萬,占戶籍人口總數的22.4%,70周歲、80周歲和9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分別為52.6萬、19.9萬和2.2萬,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比例高達15.1%,老齡人口數量龐大。[1]為促進老年群體身心健康發(fā)展,豐富其業(yè)余生活,使其安享晚年,促進社會穩(wěn)定和諧,將其知識和能力轉化為人力資本,減輕社會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寧波市社區(qū)推出一系列針對老年群體的教育課程。這一舉措得到老年群體的大力支持和歡迎,同時還存在一些問題,如課程內容不豐富、課程時間安排不合理、學習場所距離較遠等,影響老年群體進一步學習。在此,筆者通過問卷調查分析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和學習參與過程中的障礙,以期促進社區(qū)深入推進老年教育工作,保障老年群體參與學習的權利,為相關決策部門提供參考。
(一)研究對象
以寧波市江北區(qū)社區(qū)教育中心為依托,在江北區(qū)莊橋街道、文教街道和中馬街道三個街道25個社區(qū)發(fā)放問卷,以50周歲以上老年群體為調查對象,表1為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二)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發(fā)放《老年群體學習需求調查問卷》和《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調查問卷》,有效回收學習需求問卷260份和學習參與障礙問卷182份。學習需求問卷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和文化程度;第二部分為課程學習和需求情況,包括課程的參與度、作用、滿意度,不參與的原因和課程內容需求;第三部分為主觀問答題,要求被調查者基于實際情況提出改善課程的建議。《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調查問卷》依據克羅斯對學習參與障礙的分類標準制定,共設24道題,分三個維度,其中情境障礙8道題,包括學習費用、學習時間、家庭負擔、工作壓力、照看孩子、交通不便、學習場所等;機構障礙9道題,包括課程時間沖突、缺乏學習信息、沒有達到入學要求等;意向障礙7道題,包括擔心年齡太大、對學習沒有信心、沒有足夠精力耐力、不喜歡學習等。
表1 被調查者基本情況
采用訪談法對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學習動機、學習參與障礙等具體情況進行了解,以期深入發(fā)現(xiàn)問題,更好地把握研究內容。
(三)學習參與障礙問卷信度分析
表2 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問卷信度
運用Spss17.0對學習參與障礙進行同質信度與分半信度的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學習參與障礙問卷總體的同質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別為0.92和0.86,三個維度同質信度和分半信度介于0.76和0.87之間,表明問卷信度良好,可以作為研究工具使用。
(一)老年群體學習需求狀況
1.性別與年齡對老年群體老年教育課程參與情況的影響
表3 老年群體老年教育課程參與的性別與年齡交叉
由表3可知,參與調查的260名老年人中,參加過老年教育課程學習和未參加過的各占總數的50%,表明有一半的老年人參加過課程學習。
參與調查的老年群體中男性89人,占總數的34.23%,女性171人,占總數的65.77%。50-60歲年齡組有89人,占總數的34.23%;60-70歲年齡組有118人,占總數的45.38%,成為此次調查的主體;70-80歲年齡組有46人,占總數的17.69%;80歲以上年齡組有7人,占總數的2.69%。
對性別、年齡與課程參與進行交叉分析的結果如表3所示。從性別來看,男性與女性參與老年教育課程和沒參與的比例基本為1:1,表明在課程參與上并不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從年齡來看,50-60歲年齡組是唯一一組課程學習參與比例高于沒有參與比例(參與人數占50-60歲年齡組的55.06%),表明年紀相對較小的老年群體更容易參與課程學習。
從性別和年齡交叉分析表來看,50-60歲年齡組和70-80年齡組中男性參與課程學習比例低于女性(男性為50%和56.92%,女性為33.33%和48%),60-70歲年齡組和80歲以上年齡組中男性參與課程學習比例高于女性(男性為53.85%和45.57%,女性為80%和50%)。
2.性別與文化程度對老年群體老年教育課程參與情況影響
表4 老年群體老年教育課程參與的性別與文化程度交叉
由表4可知,參與調查的老年群體中,小學及以下文化程度的有36人,占總數的13.85%;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30人,占總數的50%,成為此次調查的主體;高中或??莆幕潭鹊挠?4人,占總數的36.15%。
從文化程度來看,小學文化程度的被調查者參與課程學習的人數比例明顯小于未參與的人數(分別為38.89%和61.11%);初中文化程度的被調查者參與課程學習的人數和未參與的人數比例相當(分別為47.69%和52.31%);高中或??莆幕潭鹊谋徽{查者參與課程學習的人數比例明顯高于未參與的人數(分別為57.45%和42.55%)。可見受教育程度對是否參與教育課程學習有重要影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群體越有可能參與。
由表4可知,小學文化程度的被調查者中參與課程學習的男性明顯多于女性,分別為50%和31.82%;初中文化程度的性別學習參與率相當,男性和女性比例分別為48.72%和47.25%;高中或??莆幕潭鹊谋徽{查者中參與課程學習的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分別為62.07%和50%??梢?,隨著文化程度逐漸提高,女性對于課程學習的參與興趣逐漸提高,提升自我的愿望日趨強烈。
3. 老年群體不參與老年教育課程的原因
對阻礙老年群體不參與課程學習的原因調查結果如圖1所示。不參與學習的原因中位列前三的分別為“其他”、“報名困難”和“課程內容不豐富”。進一步對被調查者訪談得知,“其他”包括上課形式不豐富,上課時間不合理,個人時間與上課時間相沖突,與老師和社區(qū)溝通有困難等,這些都成為阻礙老年群體參與學習的重要因素?!皥竺щy”是阻礙老年群體學習參與的第二大因素,很多老年人反映每年老年大學招生名額有限,而報名人數又多,導致報名困難,加上現(xiàn)今江北區(qū)推出的“樂學江北”課程報名流程都是通過手機和微信在網上報名,這給眾多老年人帶來極大困難。
圖1 老年群體不參與老年教育課程的原因
4.老年群體課程類型興趣度統(tǒng)計分析
對老年群體進行課程類型興趣度的排序分析,要求被調查者從書畫攝影類、文史哲學類、醫(yī)療保健類等八個選項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課程,依據感興趣程度從高到低進行排序,排序題的選項平均綜合得分越高表示課程綜合排序越靠前,計算方法為:選項平均綜合得分=(Σ頻數×權值)/本題填寫人次,權值由選項被排列的位置決定。由圖2可知,老年群體最感興趣的四類課程分別為書畫攝影類、音樂類、醫(yī)療保健類和計算機類,調查結果與孫曉雙《社區(qū)老年居民學習參與的障礙研究》的結論相似。[2]唯一不同在于本次調查的老年群體對于計算機和手機等科技產品類的學習需求顯著高于孫曉雙的研究結果,原因可能是隨著課程報名網絡化和智能化設備的普及,老年群體對科技產品的學習需求上升。
圖2 老年群體感興趣的課程
(二)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結果與分析
1.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總體情況
采用“李克特五級量表”編制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問卷,選項包括“非常符合”、“比較符合”、“一般”、“比較不符合”和“非常不符合”五項,要求被調查者基于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采用反向計分法,五個選項分別賦值5-1分,分值越高表明學習參與障礙水平越高,障礙越大。由表5可知,學習參與障礙總體為3.09分,障礙水平一般,在三個維度中,
意向障礙得分最低,為2.84分,情境障礙和機構障礙分別為3.18分和3.20分。由于得分越高表明障礙水平越高和參與學習障礙越大,三個維度中除意向障礙低于3分外其余都高于3分,表明情境障礙和機構障礙對老年群體學習參與影響顯著,研究結果與《老齡化背景下老年群體的教育參與障礙研究》一文的結果相一致。[3]
表5 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總體情況
學習參與障礙采用五級評分法,選項分別為“非常不符合”、“比較不符合”、“一般”、“比較符合”與“非常符合”,賦值為1-5分。因此,本研究界定障礙平均得分≤2分為低障礙水平,即選項介于“非常不符合”和“比較不符合”之間;平均分介于2分和3分之間為中等障礙水平,即選項介于“比較不符合”和“一般”之間;平均分大于3分為高障礙水平,即選項介于“一般”和“非常符合”之間。對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情況進行頻數統(tǒng)計,結果如表6和圖3所示。
表6 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頻數
三個維度中機構障礙高障礙水平者占總數的67.03%,位列三個維度之首,低障礙水平者只占總數的6.04%,表明機構障礙對老年群體學習參與行為影響最大;意向障礙中高障礙水平者占總數的51.65%,三個維度中最低,同時低障礙水平者占總數的18.68%,三個維度中比例最高,可見相比于其他兩個維度意向障礙對被調查者的學習參與影響最小。
圖3 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頻數
2.人口特征變量對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的影響
(1)性別
對被調查者學習參與障礙得分進行性別差異的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如表7所示。雖然男性在障礙三個維度和障礙總體得分上均小于女性,但是二者之間未達到統(tǒng)計學差異,表明學習參與障礙性別差異不顯著。
表7 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性別差異
注:*代表p<.05;**代表p<.01;***代表p<.001,下同.
(2)年齡
對學習參與障礙進行年齡差異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只有意向障礙得分存在性別差異。進行多重比較,結果顯示在意向障礙中80歲以上年齡組顯著高于50-60歲和60-70歲年齡組,原因可能在于高齡老人擔憂自身年齡過大,缺乏體力和精力學習,從而對學習失去信心。在情境障礙中70-80歲年齡組得分顯著小于50-60歲和60-70歲年齡組,究其原因可能在于50-70歲年齡組還要承擔一部分工作或者照看小孩等家庭責任,因此情境障礙得分高于70-80歲年齡組,具體見表8。
表8 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年齡差異
(3)受教育程度
對老年群體進行學習參與障礙與受教育程度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9所示。不難看出,不同受教育程度對學習參與障礙得分均沒有顯著影響。
表9 受教育程度與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的關系±s)
(4)收入狀況
對老年群體進行學習參與障礙與收入水平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如表10所示。表明機構障礙與收入水平存在顯著差異,進行多重比較表明,月收入水平為1 000-3 000元的群體機構障礙得分顯著高于月收入水平為3 000-5 000元的群體;意向障礙得分中1 000元以下月收入水平的群體得分顯著高于月收入水平為1 000-3 000元與3 000-5 000元的群體,原因可能在于收入水平較低的部分老年群體在心理上對于自身學習能力不自信,另一部分老年群體由于年齡較大在學習上存在體力和認知的困難。
表10 收入情況與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關系±s)
(一)研究結論
其一,老年群體參與教育課程比例較高,同時參與人數男女比例相當,不存在明顯性別差異,年齡差異較??;年齡分布上50-60歲年齡組參與人數比例高于沒有參與的人數,年齡相對較小的老年群體更傾向于參與課程學習。 其二,受教育程度對是否參與教育課程有一定影響,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越有可能參與學習,文化水平越高的女性相比較男性而言更傾向于參加課程學習。其三,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參與課程學習人數明顯高于未參與的人數,且隨著文化程度的上升女性參與比例逐漸高于男性。其三,老年群體課程類型興趣最高的課程分別為書畫攝影類、音樂類、醫(yī)療保健類和計算機類,課程學習參與障礙主要為時間不夠、報名困難、課程內容和教學形式不豐富。其四,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總體得分偏高,機構與情境障礙成為阻礙老年群體參與學習的主要因素。其五,年齡與收入情況對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影響顯著,性別與受教育程度對其影響不顯著。
(二)建議
其一,豐富學習內容,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和教學時間合理化。對老年群體學習參與障礙問卷的統(tǒng)計結果表明,“沒有想學的課程”為3.44分,“課程時間與個人時間沖突”為3.67分。通過對老年人的訪談得知江北區(qū)開設的課程較少,老年人普遍希望課程內容更加豐富,可供選擇的種類更多,希望開設一些貼近生活實用性強的課程,比如烘焙、烹飪、智能手機的應用和簡單電腦操作知識的課程。[4]對于民族舞、國畫、樂器類課程,很多老年人希望能夠考慮沒有舞蹈和繪畫基礎的學員,開設一些親民類課程如廣場舞。因此,社區(qū)在課程建設和推廣過程中應充分考慮老年群體的學習需求和認知特點,把握老年群體的興趣動態(tài),建設接地氣、為老年群體所喜聞樂見的課程。社區(qū)老年教育課程資源建設應以老年群體實際需求為導向,以豐富生活、提升自我為目的,積極探索適合老年人學習特點、滿足個性化、多樣化學習需求的資源建設途徑,構建以更新知識、增長技能、促進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終身學習體系。對于教學形式,參加過老年課程學習的被調查者表示教學形式單一,希望教學形式能夠豐富化和多樣化。[5]如對于烘焙和烹飪類課程可以組織學員到蛋糕房或飯店參觀學習,對于書畫攝影類課程可以組織學員互相欣賞、評比作品,增加學習樂趣和學習積極性。教學時間的設置至關重要,很多老人希望能避免與做飯和接送孩子時間的沖突,安排其他時間段以供選擇,還有一部分老人希望課程能夠安排在晚上。雖然老年群體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愿望迫切,但是因時間沖突從而放棄參與學習的老年人不在少數。
其二,建設網絡化分布學習場所,消除交通不便和學習場所不足的障礙。在學習參與障礙的問卷調查中,“沒有學習場所”和“交通不便”分別為3.58分和3.24分,表明學習場所和交通問題對老年群體參與學習影響較大。江北社區(qū)老年教育課程主要以江北社區(qū)教育中心為依托,社區(qū)老年群體很可能因為距離較遠、交通不便、身體狀況不允許等情況而放棄參與學習。因此,加大對社區(qū)老年教育場地建設,擴大教學場地,努力建設“家門口大學”,確保學習場所的便捷性和充分性至關重要。政府和社區(qū)應努力打造“15分鐘學習圈”,力求建設以社區(qū)教育中心為圓點,以社區(qū)學院、社區(qū)學校和學習圈等學習場所為半徑散布輻射整個社區(qū)老年居民住宅區(qū)的學習網絡,確保處處可學,力求老年群體不因場地限制和路途遙遠、交通不便而放棄學習,為進一步促進老年教育和終身學習、建設學習型社會奠定基礎。
其三,提高宣傳力度,簡化報名程序,消除信息障礙和報名困難。在學習參與障礙的問卷調查中,“缺乏學習信息”為3.40分。在學習需求的問卷調查中,對于“沒有參加課程學習的原因”回答“宣傳不夠、沒聽說過”的占16.92%,回答“報名困難”的占31.92%,表明信息不足、宣傳不到位和報名程序繁瑣影響著老年群體的學習參與。信息化社會中,對學習信息的獲取和掌握至關重要,作為信息時代的“信息移民”和“信息難民”,老年群體特別是年紀較大的老年人對學習信息的感知和獲取能力較弱,錯過學習機會在所難免。社區(qū)工作人員應采取多種宣傳形式相結合,深入老年群體內部,采用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線上線下兩步走等方式,將學習信息送到每一位需要的老年人手中。[6]針對此次江北區(qū)推出的“樂學江北”教育課程,很多老年人持歡迎和支持態(tài)度,但所有課程都需要用智能手機和微信在網上報名和學習,致使很多老年人望而卻步,由此報名程序繁瑣、報名困難成為影響教育課程參與的重要因素。雖然運用手機報名簡潔高效,方便運作和管理,但是應循序漸進,充分考慮到老年人的能力和認知特點,可適當開設教老年人如何操作智能手機和電腦的課程,方便他們參與課程和學習,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參與動機。
[1]方圓圓.寧波60歲以上老人超131萬,占總人口比例達22.4%[EB/OL].http://zj.people.com.cn/n2/2016/0204/c228592-27697726.html.2016-02-04.
[2]孫曉雙.社區(qū)老年居民學習參與的障礙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5:25.
[3]張如敏.老齡化背景下老年群體的教育參與障礙研究——以寧波社區(qū)大學為例[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3(3):102-106.
[4]胡迪利.寧波城市老年人學習需求分析及對策研究[D].寧波:寧波大學,2011:31.
[5]肖海艷.福州市老年大學學員學習需求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4:64.
[6]劉奉越,馮 琳.學習化社會視野下成人學習共同體構建研究[J].職教論壇,2016(12):47-52
(責任編輯:劉奉越)
The Research on the Elderly Groups’ Needs and Participating Barriersin Learning
SUN Li-xin ,WANG Wei,SUN Chan-juan
(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Ningbo University,Ningbo Zhejiang 315211,China)
By editing the elderly groups’ needs and participating barriers in learning questionnaire,the paper surveys elderly residents in Jiangbei communit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lderly group have strong learning wishes and positive learning attitude. Participating barriers in learning results exsit the differences in age and income level.Emotional barrier and institutional barrier have an effect on elderly groups participating learning. Having no enough time, traffic inconvenience and lacking of course content is the main obstacles that hinder elderly groups participating learning. Based on the survey results, we should take measures to improve elderly group learning situation in Ningbo.
elderly group; learning needs; participating barrier in learning
G720
A
1008-6471 (2016) 04-0012-08
10.13983/j.cnki.jaechu.2016.04.002
2016-08-26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城市社區(qū)弱勢群體教育救助服務體系研究”(編號:15YJC880068)
孫立新(1980-),女,山東青島人,寧波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比較教育和成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