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德?lián)P
在某個風和日麗的早上,老師讓我寫一篇作文。當時我沒多上心,隨隨便便地捏造了一個故事。就這樣,敷衍了事之后,心里愜意得不得了。
可愜意的日子沒過多久,老師便點評我的文章了,說我寫偏題了,題目本來是一個沒有送出的禮物,可是為什么到最后我的禮物還是送了出去呢?我只得重寫一篇,結(jié)果故事就從這開始了——
當老師把作文再一次退回來時,我就開始陷入不“推”即“敲”,不“敲”即“推”的死循環(huán)中??吹嚼蠋熌敲苊苈槁榈脑u語,我決定,逐個逐個地改。老師給我的評語是思路混亂、感情虛假!的確,一開始寫的時候我并沒有真真正正地做過那件事,很多心理都是我一手捏造出來的,我想這就是錯誤的根源??墒牵婚_始這篇文章就是編的,我只能撒更多的謊把它盡力圓好??上攵?,第二次的修改還是被打了回來,原因還是同一個——思路混亂,不明所以。
于是,我決定親身體驗一下,真真實實地去做這件事。當真正送了一回禮物給老爸后,我發(fā)現(xiàn)原本文章的很多細節(jié)根本與真實情況不一樣。當我看到文中我為了故事的發(fā)展而虛構(gòu)的情節(jié)時,不禁捂住了臉,簡直是生搬硬套,毫無邏輯可言。接著我對文章進行了大刀闊斧的修改。
當做完這些后,我心里輕松多了,自我感覺極其良好。可是,老師又把我的作文退了回來。這一次老師問我 :“你到底想借這個題目表達什么呢?這一段是在寫‘害羞,這一段又寫自己的‘挑剔?!蔽蚁肓讼?,竟然回答不出來。我又讀了讀文章,不確定地告訴老師:“我想表達一個男孩的別扭,不肯直接表達對父親的愛?!薄斑@就對了,你按照這個思路去改?!薄?/p>
最后又改了幾遍,內(nèi)容和主題始終有隔離,感覺很別扭。當我再一次拿到作文時,看到了老師給我修改的版本。說實話,我心里有一絲失落,畢竟自己改了這么多次。不過看著修改文,原本混亂的思路變得清晰起來,主題也明顯了。我想要達到老師修改后的水平,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這就是我的推敲故事,在推敲中學習,在推敲中成長,在推敲中認識自我。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寫作文千萬不要捏造,不去推敲一下,就會錯漏百出!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初中版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