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小組工作介入兒童情緒管理實務探析
      ——以S社區(qū)“情緒魔法師”兒童成長小組為例

      2017-01-12 06:54:52王心凝
      改革與開放 2016年24期
      關鍵詞:組員社工成員

      王心凝

      小組工作介入兒童情緒管理實務探析
      ——以S社區(qū)“情緒魔法師”兒童成長小組為例

      王心凝

      本文分析了兒童情緒管理的理論基礎,提出了開展小組工作可采用的方法策略;以S社區(qū)“情緒魔法師”兒童成長小組為例,呈現了兒童情緒管理小組的方案設計及小組發(fā)展情況;根據對該小組的評估狀況,進行了專業(yè)反思,為小組工作介入兒童情緒管理的實務工作提供了經驗指導。

      小組工作;兒童;情緒管理;社會工作介入

      情緒作為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影響著個體認知的角度、行為的選擇、人格的形成及人際關系的處理。正確的情緒管理能力的培養(yǎng)是兒童健康成長必須形成的基本技能之一。根據前期的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S社區(qū)三、四年級學生在解決情緒困擾方面的需求主要體現在合理宣泄不良情緒的需求、自我管理的需求,拓展朋友圈的需求。將有同質性問題的大學生組織起來,以小組為單位,在專業(yè)社工的帶領下,運用小組工作的理論和方法,通過一系列有目標的小組活動,幫助組員學會覺察情緒、了解情緒表達的重要性,學會合理宣泄各種不良情緒,不斷鞏固和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并在小組中交到好朋友,獲得來自同輩的支持。

      一、理論與方法

      情緒ABC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埃利斯創(chuàng)建的,他認為引起人們情緒困擾的并不是外界發(fā)生的事件,而是人們對事件的態(tài)度、看法、評價等認知內容,因此要改變情緒困擾不是致力于改變外界事件,而是改變認知,進而改變情緒。他認為外界事件為A,人們的認知為B,情緒和行為反應為C,因此其核心理論稱為ABC理論。據此理論,中年級學生的情緒問題可能源于他們對于一些生活事件的錯誤認知,如處在被監(jiān)護者的角度對監(jiān)護人(父母、老師)等行為的不理解等。

      針對青少年的特點,小組活動以“游戲+體驗式環(huán)節(jié)+自由討論分享”的模式開展,致力于營造輕松愉快的小組氛圍,既以體驗環(huán)節(jié)提高組員的參與度、增強服務效果,又以包含豐富信息的分享與討論讓組員通過“替代學習”習得更多有效經驗結合情緒ABC理論,社工將通過表演游戲先了解組員情緒困擾的具體表現(C),設計發(fā)泄環(huán)節(jié)引導組員合理宣泄情緒,注意自身安全;再聯系不良情緒相對應的誘發(fā)性事件(A),運用專業(yè)檢視表發(fā)現組員的不合理信念(B),讓組員了解是自己認知的局限性引起了不良情緒,通過對生活事件的剖析引導組員尋找新的認知,倡導組員以積極的角度認知生活事件,做自己情緒的小主人,從根本上緩解組員的情緒困擾并預防組員離開小組后的情緒問題。

      二、小組方案

      “情緒魔法師”兒童情緒管理小組作為成長性小組的一種,招募對象為S社區(qū)中年級(三、四年級)有輕微情緒困擾,情緒管理能力缺乏的學生。共招募12名成員。因為作為致力于培養(yǎng)組員情緒管理能力的成長性小組,12名成員的較少容量使得每一位成員都能參與到小組活動中,在小組中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與聆聽他人的看法;同時12名成員的容量不至于使每位成員過分暴露,從而避免逃避小組行為的發(fā)生。此外,較少的成員使得每一位成員都可以更加充分地參與小組,有益于小組成員間親密關系的建立,小組一致意見的達成也更為容易實現;也可以避免或減少小組成員與工作者的互動多于組員間互動、小組規(guī)則意識渙散、小組內部矛盾頻發(fā)等的不利于達成小組目標的情況的出現。

      本次小組活動的目標是建立良好的小組氛圍,幫助組員學會認識和覺察情緒,了解情緒內涵和表達的重要性,學會合理宣泄不良情緒和轉變不合理信念,繼而掌握情緒管理的技巧和方法,提高組員情緒管理能力,協(xié)助組員發(fā)現身邊支持力量,減少組員情緒困擾。

      本小組擬開展六節(jié)活動,每周兩節(jié)活動,每節(jié)活動1個小時,第一節(jié)活動主要致力于信任關系的建立與小組契約的訂立;第二節(jié)活動是引導組員理解不同情緒,學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第三節(jié)活動是組織組員探討宣泄情緒的合理方式,反思自我宣泄行為;第四節(jié)活動是協(xié)助組員認識到自己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并嘗試尋找積極的認知角度;第五節(jié)活動是鼓勵組員以積極的認知重新審視生活事件并進行分享,以此延伸和強化第四節(jié)內容;第六節(jié)活動是引領組員梳理自己的支持力量,處理好組員的離別情緒,通過總結分享保持小組經驗。

      小組的活動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從理解情緒與合理宣泄的“疏導”層次逐步深入到改變認知與建立支持網絡的“管理”層次。“游戲+體驗式環(huán)節(jié)+自由討論分享”的設計思路貫穿于六節(jié)小組活動中,共設計了“一心二用”“尋找情緒超人”等10余次游戲,“禮物對對碰”“情緒垃圾桶”等至少5個體驗式環(huán)節(jié),不同主題的討論與分享6次。

      三、小組發(fā)展情況

      1.小組準備期

      小組籌備的主要工作任務有需求評估、方案設計、組員招募等。在需求評估階段,社工從家長、老師、學生等多個群體角度,運用問卷調查與訪談結合方式對該問題進行評估,中年級的學生存在情緒困擾,且在隔代教育的環(huán)境中無法解決,并希望學會自我情緒管理。在設計活動方案時,社工充分考慮了青少年群體的特點,設計了許多有趣的游戲與環(huán)節(jié),以體驗式教育為主,提高組員參與的積極性,并提前準備了相應的游戲道具而關于組員招募方面,社工通過學校與教師的資源,有效、有針對性地向中年級學生發(fā)放招募通知;同時在社區(qū)宣傳活動中發(fā)放小組招募的宣傳單頁。在篩選小組成員時,社工綜合考慮了孩子的特點(通過之前的接觸與老師提供的信息)、孩子在之前活動的表現、孩子的性別比等,保證小組的同質性與異質性的基礎上共招募了12名小組成員。

      2.小組初期——第一節(jié)

      小組成員處于一種對小組活動既投入又逃避的矛盾心理,小心謹慎,沉默而被動,對社工的依賴性較強。社工在對小組的基本內容及自己的角色澄清后,運用了破冰游戲致力于協(xié)助組員消除陌生感,通過“禮物對對碰”游戲引導組員體會、表達不同情緒,完成對小組內容的初體驗。隨后在訂立小組契約時,社工作為一個組織者讓每位成員都參與到制定過程中,以提升成員對小組的歸屬感,創(chuàng)造信任、安全的小組氛圍,同時有利于成員后期對小組規(guī)則的維護。

      3.小組中期——第二、三節(jié)

      在這個階段,小組活動的主要目標是讓組員理解各種情緒并學會合理宣泄情緒,活動形式主要為“體驗式環(huán)節(jié)+自由討論分享”。社工在此時應由策劃者、組織者轉變?yōu)橐龑д?、協(xié)助者,協(xié)助組員完成體驗游戲如我愛表演、情緒垃圾桶等、引導組員進行分享與討論,共同探討對不同情緒的理解及對情緒宣泄的正確方式等。在引導討論與分享環(huán)節(jié)中,社工采用自我暴露的方法,拉近自己與組員的距離,使組員獲得普遍感,進而對自己的個人經歷進行分享。這個階段是沖突與矛盾的多發(fā)階段,其中既有組員與組員之間的沖突,也有個人與小組整體的沖突;會出現諸如在討論中發(fā)生爭吵、個別成員對小組活動有抵觸心理等不良情況,社工在此時成為調節(jié)者與支持者,要密切關注小組中的特殊情況,及時介入、協(xié)調各方面的沖突,保持組員對整體目標的意識。

      4.小組后期——第四、五節(jié)

      組員對小組的歸屬感與投入度逐漸提高,社工與組員一同尋找新的認知,并嘗試在生活中運用小組中習得的經驗,應對不良情緒。在這個階段,社工運用了一些“自我檢視表”“情景窗”等專業(yè)性較強的載體,使得小組的發(fā)展進入一個新的深度,組員也在“說出自己的故事”與不斷討論中加強了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社工在此時運用傾聽、共情等技巧,對成員表示接納,鼓勵成員表達自我。小組成員的關系親密度不斷提高,但小團體現象初現,小組規(guī)則遭到破壞,集體目標的達成受到阻礙,社工要及時發(fā)現這種現象,進行介入,重申小組規(guī)則,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如座位分隔等。

      5.小組結束期——第六節(jié)

      在小組的最后一節(jié),社工事先預告小組結束的日期,成員對于小組雖有不舍,但能夠自己進行有效的情緒管理,并未出現強烈的負面情緒反應。社工在本節(jié)小組中設計了“支持樹”環(huán)節(jié),讓組員發(fā)現自己身邊的支持力量,在自己無法運用已習得的經驗排解情緒時,學會尋求他人的幫助,從而避免使情緒困擾轉化為嚴重的情緒障礙。為鞏固小組的服務效果,社工引領組員對小組內容進行回顧,讓組員總結學習經驗,并對組員取得的成果進行肯定。最后的“DIY表情書簽”讓組員自己完成對此次小組紀念品的制作,在富有創(chuàng)意的環(huán)節(jié)中淡化離別情緒,正式結束小組。

      四、小組評估

      1.小組成員評價(如表所示)

      2.社工自我評價

      小組前期準備較為充足,在小組開展前就完成了前兩節(jié)的物資準備,每節(jié)小組活動需要的物資都會提前一個星期準備到位,活動中通過不同的與情緒息息相關的游戲讓組員更加理解情緒。每節(jié)活動必有的分享互動環(huán)節(jié)更是讓組員在互動中共同探討合理的情緒管理方法,增強情緒管理能力。部分環(huán)節(jié)如情景劇表演等因小組成員較為羞澀并不受歡迎。因此應注意,需要組員較為放開的前提下才能順利進行的環(huán)節(jié)可考慮放在小組的后半階段,在組員充分融合的情況下開展。社工在小組活動中認真負責,不斷變換自己的角色,在不同階段致力于小組的建立、組員關系的形成、離別情緒的處理等。恰當運用較多的傾聽、適當回應、自我暴露等工作方法與技巧,支持鼓勵組員表達自我。對活動中的突發(fā)情況應變得當,處理及時。社工還應加強對小組規(guī)則維護方面的工作技巧的學習,增強對小組紀律的管理能力,以保證小組活動順利開展,達到最佳服務效果。

      五、專業(yè)反思

      1.小組開展過程中的經驗

      兒童情緒管理小組的服務目標基本達成,服務對象對小組的滿意度高,并表示希望繼續(xù)參與該社區(qū)社工站開展的其他青少年活動。該小組之所以能順利開展并受到服務對象的喜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小組活動中對社工游戲的成功使用。游戲是孩子的天性,在青少年社會工作中游戲的作用至關重要。在小組的不同階段,應恰當地選用不同類別的游戲致力于不同目標的達成。如在小組初期使用破冰游戲,在小組中后期活動開始時可以使用熱身游戲,在小組活動過程中結合小組目標設計相關溝通游戲、角色模擬游戲等。

      (2)小組中突顯的體驗式獲得。該小組既重視組員之間的討論與分享,以“替代學習”獲得更多有效信息,更注重運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體驗式環(huán)節(jié),讓組員參與其中,印象深刻的同時又通過參與增強對小組的歸屬感。

      2.服務需改進的方面

      兒童情緒管理小組的服務效果雖獲得了組員及家長的一致好評,但在開展時仍遇到了一些問題,其中一個突出的問題是小組中出現次團體現象。社工在小組中應致力于營造信任、融洽的氛圍,促進成員的互相融合與接納。但小組成員在熟悉之后就可能出現次團體現象,在小組活動中破壞小組規(guī)則,擾亂小組一致目標的達成。社工在帶領小組時應注意小組成員關系的動態(tài)管理,既讓組員在小組中獲得友誼的支持力量,又將預防次團體的出現納入工作范圍之中。在小組中出現這種現象后,社工應及時進行反思與調整,可運用改變座位、私下介入等方式維護小組的正常發(fā)展。

      [1]楊姑嵐.啟動情緒管理的神奇按鈕[N].中國青年報,2005-07-13.

      [2]劉夢,主編.小組工作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

      (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政治與行政學院)

      10.16653/j.cnki.32-1034/f.2016.24.059

      猜你喜歡
      組員社工成員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主編及編委會成員簡介
      你的不開心,讓園藝溫柔治愈
      心理與健康(2022年9期)2022-05-30 10:48:04
      青春社工
      草原歌聲(2021年4期)2021-11-19 15:15:56
      小組落幕
      社工
      幼兒100(2016年10期)2016-11-24 13:19:00
      還是不錯的
      醫(yī)務社工的昨天和今天
      汾西县| 金沙县| 哈密市| 峡江县| 平顺县| 克什克腾旗| 宣汉县| 张家川| 利川市| 昭觉县| 卓资县| 汨罗市| 龙胜| 缙云县| 东至县| 军事| 通海县| 靖西县| 靖边县| 五寨县| 西和县| 大城县| 玛纳斯县| 双柏县| 东港市| 安义县| 贵州省| 侯马市| 通河县| 浪卡子县| 金山区| 高清| 河池市| 都昌县| 云安县| 农安县| 阳高县| 连江县| 都江堰市| 香河县| 丰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