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有一天,心理咨詢門診來了一位“林妹妹”,是一位正在念中學的妙齡少女,只是因骨瘦如柴,一副弱不禁風的體態(tài),又因為姓林,才被同學戲稱為“林妹妹”。一米五八的她,體重不滿35千克。原來,盡管母親陪她看了很多醫(yī)生,都說她不胖,可“林妹妹”總是聽不進去,堅持認為自己屬于“胖一族”。于是開始節(jié)食,菜肴先是少吃葷,后來是只吃素;飯量也在減少,早餐只吃一只蘋果,午餐、晚餐也盡量少吃。任家長百般勸說,“林妹妹”依舊我行我素。后來,“林妹妹”見到飯就惡心,吃下去一點飯也會嘔吐出來,還出現(xiàn)了閉經(jīng)。去看婦科時被推薦到我院來了。因為“林妹妹”患的是精神性厭食癥。
什么是“精神性厭食癥”
通俗地講,精神性厭食癥就是因為精神因素(或稱心理因素)造成人飲食障礙,引起體內(nèi)生化紊亂及體形消瘦。此病多見于妙齡期少女。俗話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苫加写瞬〉呐裕捎诔霈F(xiàn)對自己“肥胖”的認知障礙,聽不進旁人的勸說,一再錯誤地堅信自己肥胖,先通過少吃,慢慢過度到不吃主食來減肥。漸漸地,發(fā)展到吃了就吐。長期的營養(yǎng)不良導致患者骨瘦如柴,皮下脂肪非常少,胸部肋骨凸起,像塊“洗衣搓板”。精神萎靡,體重明顯減輕,女性患者出現(xiàn)閉經(jīng)。以前,在心理知識沒有普及的時候,家長往往誤認為是胃疾而就診于內(nèi)科,或因為閉經(jīng)而去看婦科。如今,隨著心理學知識普及率明顯提高了,患了此病后直接看精神科或心理科的患者也多了起來。
精神性厭食癥屬于一種精神類疾病。不少人認為“精神疾病就是精神病”,其實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qū)。精神疾病是一個大的、籠統(tǒng)的概念,可以粗略地分為“重性精神病”和“輕性精神障礙”兩大類。而在每一大類之下,又包含著數(shù)十種甚至上百種具體的疾病。寶寶降臨人間后就會吃奶,這是人類維持生存的一種本能,與生俱來??墒情L大之后,為了追求美(愛美是正常心態(tài)),選擇有損健康的錯誤方式減肥,甚至離開人間,全世界已有數(shù)名罹患此癥的女明星在她們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撒手人寰。
治療容易,治愈難
此病可以治療嗎?可以!
能夠治愈嗎?現(xiàn)階段對很多人來說,很難!
治病僅僅靠醫(yī)生是遠遠不夠的,還得患者配合。若進行心理治療,也需要患者能夠聽得進醫(yī)生的話,還需要配合醫(yī)生操作。這些,患者能做得到嗎?當初勸她進食,她配合嗎?
此外,精神性厭食癥僅靠心理治療是不夠的,有些患者還需要用些精神類藥物,對此,別說患者是否配合,親屬往往也難以接受。所以說治愈的難度很大。針對此種情況,病情較嚴重的患者可以住院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厭食癥患者首先要改變對“美”的認知,要懂得“健康美”和“損康美”的區(qū)別。是否真的肥胖了?這可向醫(yī)生咨詢,醫(yī)學上有一套針對肥胖的測量計算方法,個人僅僅靠自己的目測來判定是否肥胖是不科學的。另外,最好去心理咨詢中心查一查自己是否伴有抑郁癥。此外,還得逐步進食,先少量,逐步加量,直到恢復正常飲食量。這個過程要慢慢來,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最后別忘了,定期去心理咨詢中心隨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