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陽
中國繪畫自隋唐以降,逐漸形成了人物、山水、花鳥三大格局。宋代之前,繪畫追求寫實,是再現(xiàn)客觀事物。元代之后,文人畫興起,寫意繪畫成為潮流,畫家們追求感情的表達和個性的抒發(fā),寫意繪畫逐漸成為中國畫的主流。
大寫意花鳥畫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中最為典型的門類,也是難于創(chuàng)新的畫法。
邢少臣的大寫意花鳥畫遠師青藤的狂放、八大的簡約,近取吳昌碩的樸茂、齊白石的天然、潘天壽的霸悍。舍巧媚,去甜俗,啟雄渾大氣,肇自然真率之風。
中國畫家石齊曾這樣評價邢少臣的畫風:“他不取作品的表皮華艷,而是深層地探覓中國畫寫意真諦,難能可貴的是點自家燈火,使得滿屋富麗堂皇。”
邢少臣的畫風受八大山人的影響極深,他在水墨的研究與實踐中智慧地承繼八大山人的藝術(shù)思想。不同的是,八大山人多表現(xiàn)消極避世的情感,而邢少臣卻反映生活美好的一面。
邢少臣得齊白石大寫意花鳥畫的精髓,繼承了“用我家筆墨,寫我家山水”,
“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的藝術(shù)傳統(tǒng),他的筆下的花鳥造型新穎別致,作品格局闊大。
格局可以比喻為人的度量與胸襟。我以為,邢少臣的為人處世就有度量大和胸襟寬廣的特點。他的繪畫也如同他的個性一樣,格局宏闊。他的大寫意花鳥畫布局縱橫捭闔,以簡馭繁,不拘小節(jié),強調(diào)視覺的沖擊力。在傳統(tǒng)花鳥畫中,邢少臣注意構(gòu)圖的描繪,盡量用簡潔的繪畫語言來表現(xiàn)畫中形象,布局注意留白,計白當黑,以一當十,空靈中給觀者無限的想象。他對“鳥”的描繪最為重視,將其擬人化,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
邢少臣熱愛生活,在他的筆下,題材廣闊,時時越出傳統(tǒng)花鳥畫的范圍。比如他的作品《發(fā)財圖》,表現(xiàn)了他兒時在北京摟樹葉,以供家里生火的場景。再如他筆下的《插秧》,每次看,都會引起我的共鳴。我當年在湖北干校時插過秧,后來在京郊插隊也插過秧,對此有深切的體會和強烈的感受。這幅作品中,農(nóng)民彎腰插秧的情景鮮活地躍然紙上,深深地感染著觀眾。這類作品表達了畫家對現(xiàn)實生活的熱愛和樂觀風趣的態(tài)度。
邢少臣注重寫生,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是窮究事物道理的意思。邢少臣雖然主攻大寫意花鳥畫,在畫面上追求大氣,舍去一些枝節(jié),但他仍然注重生活。
齊白石老人說:“善寫意者,專言其神;工寫生者,只重其形。要寫生而后寫意,寫意而后復(fù)寫生,自能神形俱見,非偶然可得也?!?/p>
邢少臣觀察生活,深入生活,熱愛生活。對于社會上一些所謂大寫意花鳥的作品,直接表達自己的看法,認為一些作品缺乏生活,即使是花果或禽鳥,都與生活中相去甚遠。比如鳥的喙,什么樣的鳥有什么樣的喙,那是鳥的特征,在大寫意花鳥畫中仍然要體現(xiàn)出來。再如鳥的腿部特征,合乎生理結(jié)構(gòu),不能畫出反骨節(jié)。畫眉鳥在鳥類里是中等體形的烏,和畫眉體形大小相當?shù)挠须r雞、八哥、鴿子等,比它小的如紅子、燕雀、麻雀等,還有大型鳥,如鷹、鶴、雞……邢少臣能夠熟練地掌握大中小三種體形烏的畫法。邢少臣長期堅持寫生,體驗生活,用腦思考觀察,先重其形,再抽象、提煉、寫意,畫出今天我們所見到的、有個人特色的大寫意花鳥畫。
邢少臣以漢碑入畫,追求格調(diào)雅致。格調(diào),泛指作品的藝術(shù)風格。格調(diào)清新,指的是用墨、用色大氣,有自己的特點。從內(nèi)容上看,邢少臣仍然將花鳥畫傳統(tǒng)題材,如梅蘭竹菊作為主要表現(xiàn)的對象。這些傳統(tǒng)題材表明了畫家的品格,是他人品的象征。
潘天壽說:“畫為心物熔冶之結(jié)晶?!毙仙俪荚诖髮懸饣B畫中是下了苦功夫的,他天天晨起畫若干張,然后才吃早飯。他幾十年如一日,一張畫,要反復(fù)經(jīng)營,廢紙千張。吳昌碩說自己“苦鐵畫氣不畫形”,我認為“少臣寫意不寫形”。在用筆、用墨、用色上,邢少臣都努力與前人拉開距離。
漢碑入畫是邢少臣大寫意花鳥畫的鮮明特點。
寫意,許多畫家強調(diào)寫。所謂寫,是書寫。書寫分寫帖和寫碑,用筆方式是不一樣的。許多大寫意畫家都是以書入畫:八大以行書入畫,吳昌碩以草篆入畫,齊白石以楷書入畫。
邢少臣使用的是獨到的寫意方式,以漢碑入畫。所謂以漢碑入畫,我以為,他是以漢碑的線條入畫。他的線條中充滿了刀刻的力量,飽含金石的味道,有魏碑的堅實,有漢隸的渾厚。北方畫家喜愛力量,這多少反映了邢少臣的性格特征。大筆如椽,力若千鈞,摧枯拉朽,卻又難見機鋒。在邢少臣的畫面上,是漢碑的線條和鮮活的色彩交織融合在一起,線條欲壓住色彩的恣肆,而色彩要突破線條的束縛。線條與色彩的沖突、交織與融合構(gòu)成了邢少臣獨有的拙重、雄渾、博大的藝術(shù)氣質(zhì)。
邢少臣創(chuàng)造獨特的筆墨結(jié)構(gòu),雕塑成型。
雕塑性是邢少臣總要表達的思想,他理性地將自己的繪畫引向一種新的感覺。邢少臣在他的藝術(shù)理念中強調(diào)雕塑性,這也是他的主攻方向之一。我認為,邢少臣并不是一位善于表達思想的人,但是,用時下的語言來說,邢少臣有顆大心臟,他想將自己宏大的構(gòu)想,用繪畫手段強勢地表現(xiàn)出來。
他說:“雕塑性就是畫面要整而不碎,聚而不散,追求畫面的空間感和體積感。這種追求與畫西畫不同,它是用筆墨來表現(xiàn)的。過去的大寫意花鳥畫不注重體積感和空間感,只注重畫面的形式,所以書寫性完全占據(jù)了大寫意花鳥畫的主導(dǎo)。很多大寫意花鳥畫家對畫面進行了多種形式的處理,以彌補筆墨表現(xiàn)的不足。但這些彌補終究小家子氣,沒有抓住當今花鳥畫的根本。大寫意花鳥畫不需要特技,必須用筆墨來完成,把筆墨推到極致,讓筆墨極具雕塑性,這才是當今大寫意花鳥畫的發(fā)展方向。”
雕塑性是強調(diào)畫面的質(zhì)感。他不論是使用色彩還是線條,都力求墨或色彩的飽和度。在他的畫面中,我們能夠強烈地感受到油畫般的顏料堆積,如同凡·高筆下的向日葵,色彩明亮艷麗而濃郁。那種強烈的感染力遠遠超越前人。
邢少臣重視色彩,在許多作品中,他強調(diào)對原色的使用,并且用盡量大的原色面積來沖擊你的視覺。邢少臣認為:“中國大寫意花鳥畫的雕塑性就是用筆墨結(jié)構(gòu)來完成對形象的雕塑,要求你的筆墨結(jié)構(gòu)要有鏗鏘之聲,線條有力度,形象有深度,有筆與筆之間的間架結(jié)構(gòu);有塊面、有線條,把線條和塊面結(jié)合到一起,雕塑出來的形象比用筆描摹出來的有力度得多;筆觸要寧方勿圓、寧直勿曲,形象上多少有些棱角,也是一種增加張力的表現(xiàn)手法?,F(xiàn)而今大寫意花鳥畫之所以轉(zhuǎn)入低谷,就是軟弱無力的作品太多,輕描淡寫的作品太多。雕塑寫意的提出正好來治這一頑癥。”
這就是邢少臣與傳統(tǒng)寫意花鳥畫不一樣的地方。
人品即畫品。
我與邢少臣相識二十多年。最初是在1990年全國青聯(lián)會上,那時全國青聯(lián)委員一屆有四百多人,藝術(shù)界的人士多在演藝界,書畫界的比較少,那一屆的青聯(lián)委員還有韓美林、馮遠等人。邢少臣是其中一位,他那時偏瘦,顯得個子偏高,一臉嚴肅,說話不多。我那時跟他的交往也很少。
轉(zhuǎn)眼到了2002年,我們有了更多的接觸。通過看他的畫,聊天,更多地了解他的為人。和朋友相處,他的話多了,顯出北方人愛交朋友的豪邁,但幾乎聽不到他講自己的畫,這方面他一如既往地低調(diào)。2013年夏,邢少臣在中央美術(shù)學院舉辦學術(shù)展,我和他的話題才慢慢多起來。
我經(jīng)常將人的性格與他的作品做比較。清人劉熙載在《藝概》中總結(jié)書法家的藝術(shù)風格時說:“書,如也,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其人而已。”“書如其人,人如其書?!毙仙俪嫉膫€性豪爽,與他的大寫意花鳥畫正好匹配。沒有這樣的個性,大寫意花鳥畫很難做到揮灑自如,能放能收。
據(jù)我觀察,邢少臣在粗獷、豪放的性情中還有一些細膩的地方,時時讓你感受冬天的溫暖。在他的談吐中,我從沒聽到過他對別人繪畫有不好的評價,說起自己的老師,更是百般尊重和敬仰。在許多藝術(shù)沙龍的辯論場合,他的笑容能融解那些機鋒甚健的尖銳話題,他在充當那些高談闊論的藝術(shù)家的聽眾。其實,他才是真正的藝術(shù)家。
在他的大寫意花鳥畫中,我們時??梢钥吹剿尤氲囊恍厍榈臇|西,比如一朵小花。有時,我甚至從純粹的畫作的眼光看問題,向他提出構(gòu)圖是否合適,他只是微微一笑。由此可見,他的堅持,那些小的花朵或裝飾的選擇,正是他內(nèi)心柔軟部分的體現(xiàn)。
邢少臣性格中兼有豪放和細膩兩個方面,所以我們初看到的他的作品逸筆草草,大氣磅礴,細看,則有內(nèi)容,有細節(jié),有內(nèi)涵,多包容,經(jīng)久耐看,回味無限。這是他獨有的特色與貢獻。
毋庸置疑,邢少臣是當今大寫意花鳥畫的代表人物。我希望邢少臣能夠走得更遠,創(chuàng)造出更輝煌的藝術(shù)成就。
組稿/趙小來 責編/趙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