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仕玉
【摘 要】現(xiàn)在的課堂,老師是主導,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不斷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挖掘?qū)W生的學習興奮點,讓學生樂學才是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重難點。本文將從導課、多媒體運用、游戲活動、課堂評價等方面著手,根據(jù)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教學的特點,就如何讓學生樂學數(shù)學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低年級;積極性;情感需求;信心;熱情
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還保留了幼兒園時的懶散愛動、愛說的習慣,自制能力、自我約束力較差,上課容易分心,注意力容易分散。這些都讓低年級的老師、家長感到頭疼。那么,我們教師應采取哪些措施,才能更好地幫助低年級學生學習呢?下面我根據(jù)近年自己的教學實踐經(jīng)驗從四個方面談一談: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根據(jù)低年級的學生心理特點,他們比較容易接受以故事、游戲,現(xiàn)實生活場景等導入方式導入新課。通過有趣的,生動活潑的場景引入課題,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仿佛自己進入了故事場景中,這時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會專心致志地聽課。例如,在教學一年級課程《前后》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先播放“運動員進行曲”引起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老師告訴學生:“同學們,今天森林里舉行一場運動會,你們想去看看嗎?”接著用(多媒體展示)運動員小鹿,小兔,小松鼠,烏龜,蝸牛緊張的比賽情景。老師跟隨音樂節(jié)拍問:“誰跑在最前面?誰跑在最后面呢?”這時大部分學生都會搶著回答:“小鹿跑最前面,蝸牛跑最后面!”甚至很多學生還會情不自禁地說松鼠第二名,小兔在它后面等等。這時老師就板書課題并進入本課的重點教學。
這種通過生動有趣的情景教學導入新課,能很好的吸引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帶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使學生產(chǎn)生了強烈的好奇心,探究的欲望被打開,學習興趣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二、利用多媒體課件,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情感需求
多媒體輔助教學,可以使一些枯燥無味的情節(jié)變成活潑生動的畫面,讓難以理解的教學內(nèi)容清晰化、具體化,更好地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新知識的動力,有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思考,進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現(xiàn)在我還清楚地記得,第一次用多媒體給學生上課的情境,學生那種好奇和平時的平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在修改課件時,特意在課件里插入了動畫、聲音和圖片等,如我在講解減法應用題時,先課件出示一片荷葉上原有13只青蛙,天黑了,青蛙隨著音樂跳下水回家了。這時荷葉上只剩下5只青蛙。提問:跳走了幾只青蛙呢?同學們很快就答出8只青蛙。多媒體以逼真、生動的畫面,使抽象的數(shù)學內(nèi)容清晰化,具體化,不僅能讓學生更能集中精力,更直觀地思考問題,還能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從而優(yōu)化教學過程,增強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數(shù)學知識。
三、善用游戲活動,增強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專家認為,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游戲活動期向?qū)W習活動期轉(zhuǎn)化的過程。這個時期的學生,借助游戲活動掌握了初淺的生活經(jīng)驗,形成了象征性技能和想象能力。在學習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逐步了解并掌握客觀事物的特點及其規(guī)律的階段轉(zhuǎn)變。因為游戲活動的啟真、啟善、啟美的功能,非常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恰到好處的運用與課堂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能滿足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心理特點,并能有效地防止課堂教學后期學生容易產(chǎn)生的精神分散,從而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游戲的設計要因勢利導,要能盡量發(fā)揮學生好動好玩的特點。比如:在教學“元、角、分”的練習中,我設計了“買文具”的游戲,請一位學生當?shù)曛?,其他學生是顧客,到文具店來買東西。學生熱情高漲,買東西的積極性很高,因為這一場景,真實地再現(xiàn)了孩子們的生活,望著“商店”里的東西,迫不及待,快樂之情溢于言表。此時此刻,我又及時地把“商店”里的物品變成簡單的元、角、分的換算,讓學生看著標出的價格和手中的錢進行計算,從而準確的買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在游戲中,學生學而不厭,課堂練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樂此不疲,課堂氣氛濃厚。通過這樣的訓練,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逐步認識到運用知識可以解決很多實際問題,同時減少了學生對數(shù)學的恐懼感,增強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
四、貼切的課堂評價,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低年級的學生正處于情感體驗的轉(zhuǎn)型期,學習中的成功體驗對低年級學生尤為重要。學生只有體驗到學習的成功,它才會樂于學習。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關注學生的成長過程,及時肯定、贊賞學生的點滴進步,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成功的歡樂,讓他們心中喚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對學生進行評價是使學生不斷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不斷實現(xiàn)預定發(fā)展目標。在課堂評價中主要采用溫馨的體態(tài)暗示評價:如對表現(xiàn)好的孩子豎起大拇指無聲的示意;孩子回答完問題后摸摸他的頭、對他進行肯定或安慰。多形式的視覺刺激評價:如在黑板上評紅旗,畫笑臉娃娃,在黑板上畫蘋果等;真誠的言語鼓勵評價:如“你真了不起”、“你真棒”、“你真會回答問題”、“你真愛動腦筋”、“你的表演真精彩”等;通過評價,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當然適度的評價,不是無原則的夸獎,對于學生錯誤的回答,老師還是應該給予糾正,在鼓勵下糾正,在表揚中糾錯。因為我知道,錯誤的做法往往蘊涵創(chuàng)新的思維,錯誤的行為往往會孕育創(chuàng)新的火種。在給予鼓勵的同時,再指出不足,這樣才能促使學生不斷進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chuàng)新火花。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新一輪課程改革也要求我們“教會學生學習,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所以當我們面對天真爛漫、活潑可愛的孩子們還是少點埋怨、苛責,多在提高學習興趣上,認真鉆研教學理論上動些腦筋,充分挖掘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奮點,讓學生樂學數(shù)學。
參考文獻:
[1]《教學理論:課堂教學的原理、策略與研究》作者:施良方、崔允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年8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