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玉玲
(山東省壽光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濰坊 262700)
急診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患者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干預
牟玉玲
(山東省壽光市人民醫(yī)院,山東 濰坊 262700)
目的 臨床分析急診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患者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干預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診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患者10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護理干預措施,對比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 經過護理,觀察組護理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結論 針對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升護理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
急診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并發(fā)癥;護理干預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急診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患者100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50例)與對照組(5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46歲~64歲,平均年齡49.5歲,有29例患者兩次出血、21例患者三次出血。研究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47歲~62歲,平均年齡48.6歲,有30例患者兩次出血、20例患者三次出血。所有患者經過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治療,控制了出血癥狀。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性護理。
研究組:采取護理干預措施。其一,術前評估。在手術之前,對患者電解質、肝腎功能和血尿常規(guī)進行檢測,采取CT、B超和心電圖檢查方式。同時,實施抽血配血,在手術前7 h禁止飲食。其二,心理護理。在出血期間,大部分患者意識清楚,極易產生恐懼、焦慮等心理。所以,在積極治療時,仔細觀察患者情緒反應,多鼓勵、安慰患者,加強心理支持,提升患者的治療配合度;其三,術后護理:(1)穿刺部位護理。待介入治療完成之后,對穿刺點進行20 min壓迫,給予加壓包扎,選擇沙袋,對穿刺部位進行壓迫,防止沙袋移位?;颊吲P床休息2 d,防止劇烈活動,避免腹壓劇增、內支架移位引起穿刺口出血,動態(tài)監(jiān)測穿刺部位是否存在滲血現象,或有無皮下血腫,若發(fā)生滲血,必須及時更換輔料,確保穿刺部位輔料干燥度,避免發(fā)生感染。(2)抗凝治療。為有效防止分流道血栓發(fā)生,需采取抗凝治療,確保支架血流通常。選擇肝素鈉和500 mL葡萄糖進行7 h靜脈滴注,連續(xù)滴注7 d。在抗凝治療期間,觀察患者是否有出血狀況,例如黑便、皮膚出血點等,在抽血時,要做到一針見血,禁止反復穿刺。指導患者嚴禁自行隨意調節(jié)抗凝藥物速度,對凝血酶原時間進行嚴格監(jiān)測,若發(fā)現異常,必須及時向醫(yī)師匯報,對肝素用量進行調整。(3)病情觀察護理。對于發(fā)熱癥狀,因穿刺肝臟,極易發(fā)生一次性吸收熱,引起支架內膜炎癥,使用抗生素治療,能夠恢復正常。對于肝功能觀察,接受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的患者,肝臟存在一定損傷,大部分為一次性損傷,能夠自行恢復,可采取保肝對癥治療方式,選擇清淡飲食,保證足夠臥床休息,促進肝功能恢復。對于分流閉塞、狹窄,是由于內支架長度不足,或者分流道內膜出現過度增生,主要引起腹水、消化道出血癥狀,若發(fā)生上述狀況,必須及時向醫(yī)師報告,采取B超檢測方式,證明支架血流受堵情況,對分流道進行清理。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經過護理后,研究組40例治愈、17例好轉、3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95.0%。對照組23例治愈、20例好轉、17例無效,治療總有效率71.6%。研究組臨床療效比對照組明顯要高,兩組對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研究組發(fā)生1例腹水、1例消化道出血、1例反復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對照組出血7例腹水、8例消化道出血、5例反復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3.3%,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對照組明顯要少(P<0.05)。
在急診科,實施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的患者,通常已經危及患者生命,主要是靜脈曲張破裂,如果出血量較大,會導致出血性休克,引發(fā)肝性腦病。若搶救及時,患者極有可能喪命。同時,實施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是一種接入性手術,與外科分流術相比,該手術創(chuàng)傷較小,操作較為簡單、安全,具有相同分流效果。
在手術過程中,如采取護理干預措施,預防并發(fā)癥發(fā)生,保證患者生命安全。通過本組實驗嗎,研究組總有效率高達95.0%,比對照組71.6%明顯要高,研究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5.0%,比對照組33.3%明顯有低,這證明,針對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患者,采取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明顯提升護理效果,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
[1] 張向瓊,斯光晏,先 蓉,周 石.急診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患者并發(fā)癥的原因分析和護理干預[J].護士進修雜志,2010,(23):2170-2172.
[2] 羅紅梅,張桂敏.經頸內靜脈肝內門腔靜脈分流術后患者并發(fā)癥原因分析與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2):71-72.
[3] 鄭梅英,楊碧霜,陳麗新,蔣雅玲.循證護理在經頸靜脈肝內門腔分流術護理中的應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09,(06):102-103.
本文編輯:劉帥帥
R47
B
ISSN.2095-6681.2017.19.1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