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軍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醫(yī)醫(yī)院麻醉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喉罩在小兒斜視中的應用
陳艷軍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中醫(yī)醫(yī)院麻醉科,內蒙古 鄂爾多斯 017000)
目的 本實驗的課題主要探討喉罩在小兒斜視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斜視患兒60例進行分組,先根據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均為3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氣管插管方式,實驗組采用喉罩的方式,比較兩組患兒在置入喉罩與插入氣管導管時的平均動脈壓和心率,并對比在拔出喉罩與氣管導管時的MAP和HP的變化。結果 實驗組患兒30例在喉罩置入前后與拔出喉罩時的MAP和HP變化不大,而對照組患兒在喉罩置入前后與拔出喉罩時相比MAP和HP有明顯的降低,兩組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喉罩通氣在治療小兒斜視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操作簡單且術后并發(fā)癥少,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喉罩;小兒斜視;臨床研究
喉罩是一種聲門上通氣裝置,是介于面罩與氣管插管之間的一種通氣工具。目前,喉罩因為其操作簡單與通氣方便等優(yōu)勢,在各種麻醉手術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1]。而小兒斜視手術中,由于其手術時間較短,且需要保留患兒的自主呼吸,喉罩也成為了現階段主流的一種新型通氣方式。本次研究了斜視患兒60例,分析了常規(guī)的插入氣管導管方式與使用喉罩方式的效果對比,進一步的探討喉罩在小兒斜視中的應用,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3月斜視患兒60例進行分組,且在研究當中依據隨機數字法的分組原則將其分為2組。其中,對照組30例,女17例,男13例;年齡4~11歲,平均(7.53±1.23)歲,體重均在19~30 kg;實驗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齡5~10歲,平均為(7.31±1.64)歲,體重均在19~30 kg;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氣管插管方式:在手術中向患兒注射芬太尼2 μg/kg,丙泊酚2.5 mg/kg,以及琥珀膽1.5 mg/kg。在進行誘導之后,插入氣管導管,在術中保留患兒的自主呼吸。
實驗組采用喉罩的方式:①在手術前禁止患兒飲水,在術前30分鐘向患兒的肌內注射阿托品針0.02 mg/kg;②在患兒進入手術室之后,開放靜脈通路,并檢查患兒的生命狀態(tài);③向患兒的靜脈注射芬太尼2 μg/kg,丙泊酚2.5 mg/kg;④在患兒入睡之后,選擇2~2.5號喉罩置入患兒的下咽部,并使喉罩能夠覆蓋在聲門的上門,隨后接入麻醉機供養(yǎng)。
兩組患兒在手術中均持續(xù)輸入丙泊酚6 mg/(kg.h),并在頸內靜脈穿刺,監(jiān)測患兒的平均動脈壓。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在置入喉罩與插入氣管導管時的平均動脈壓和心率,并對比在拔出喉罩與氣管導管時的MAP和HP的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版本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兒在置入喉罩前的MAP為(86.34±2.89);HP為(108±12);置入時MAP為(85.67±3.01);HP為(112±11);拔出后MAP為(86.85±3.13);HP為(110±12);喉罩置入前后的MAP與HP值變化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患兒在插入氣管導管前的MAP為(85.64±3.14);HP為(109±13);插入時MAP為(107.63±3.05);HP為(134±14);拔出后MAP為(102.96±3.52);HP為(132±14);氣管導管插入時與拔出后MAP與HP值有明顯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小兒斜視手術屬于較為精細的手術,在手術的過程中,不需要肌松劑來控制呼吸,但卻麻醉需要能夠維持足夠的深度,并且在術后需要能夠快速的清醒且保持平穩(wěn),減少患者的眼壓[2]。因此,氣管插管的方式雖然較為安全,但對于患兒的刺激性較大,必須要足夠的麻醉程度才能夠滿足患兒對于氣管導管的耐受程度,另外,若是在手術中出現了麻醉變淺的情況,則很容易導致患兒出現無法耐管、嗆咳、屏氣與肢動的現象,這樣不但使得手術無法正常進行,嚴重時還會引發(fā)一系列循環(huán)驟然波動的不良后果。而喉罩則是屬于聲門外通氣裝置,在術中將喉罩置于患兒的咽喉部,充氣之后能夠在喉部附近形成一個密閉的環(huán)型空間,不但能夠保持氣道的開發(fā),便于正壓通氣,同時還能夠保留患兒的自主呼吸[3]。尤其是在小兒斜視手術中,喉罩不需要達到氣管插管所需要的麻醉程度,便能夠滿足手術的需求,沒有了氣道反應的后顧之憂。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在喉罩置入前后的MAP與HP值變化不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氣管導管插入時與拔出后MAP與HP值有明顯的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能夠說明,喉罩通氣在治療小兒斜視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但保證了良好的麻醉效果于安全性,同時也避免了氣道內騷擾,具有較高推廣價值。
[1] 姚偉瑜,謝錢靈,連建烽.Supreme喉罩全麻在小兒斜視手術中的應用[J].中外醫(yī)療,2015,30(04):05-07.
[2] 蘇云鋒.喉罩麻醉在小兒斜視手術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05):77-78.
本文編輯:吳宏艷
R726.1
B
ISSN.2095-6681.2017.19.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