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鐵錚
小兒支原體肺炎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疾病, 且該病的發(fā)病率在近年來呈逐漸上升的趨勢。小兒支原體肺炎發(fā)病急驟,患兒在患病期間常表現出咳嗽、高熱等臨床癥狀, 嚴重影響了患兒日常生活質量與生長發(fā)育[1]。相關研究報告中, 在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時, 采用阿奇霉素能顯著改善患兒臨床癥狀, 提高治療效果[2]。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 就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與應用價值進行具體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76例支原體肺炎患兒,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38例。觀察組患兒中男21例, 女17例;年齡最大13歲, 最小1歲,平均年齡(7.14±2.05)歲;病程1~3年, 平均病程(1.05±0.95)年。對照組中男22例, 女16例, 年齡最大12歲, 最小1歲, 平均年齡(7.36±2.17)歲;病程1~4年, 平均病程(1.23±1.10)年。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2]所有患兒均符合本院關于小兒支原體肺炎疾病的診斷標準, 且患兒入院接受治療前均以咳嗽、發(fā)熱、咳痰、呼吸困難作為主要臨床癥狀。排除使用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禁忌證的患兒以及因突發(fā)感染情況使用其他抗生素藥物的患兒。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進行常規(guī)的霧化吸入、吸痰、祛痰、止咳、平喘、退熱、抗過敏等處理, 需注意在治療過程中不應使用其他抗生素。對照組采用紅霉素粉針劑進行治療, 紅霉素粉針劑(大連美羅大藥廠, 國藥準字H21021678,規(guī)格:0.25 g/支)15 mg/kg, 與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 2次/d, 治療1周為1個療程, 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阿奇霉素粉針劑進行治療, 阿奇霉素粉針劑(東北制藥集團沈陽第一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00197, 規(guī)格:0.125 g/支)10 mg/kg, 與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后靜脈滴注, 1次/d, 分2周進行治療, 第1周連續(xù)用藥3 d, 剩余4 d停藥觀察患兒臨床表現, 第2周連續(xù)用藥3 d, 剩余4 d停藥觀察患兒具體臨床表現。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 療效評定標準[3]:若患兒各項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胸片正常為痊愈;若患兒各項臨床癥狀均有所改善, 胸片顯示下陰影有一部分被吸收為有效;若患兒各項臨床癥狀均無任何改善或改善程度不明顯, 胸片顯示陰影無明顯變化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有效)/總例數×100%。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兒痊愈19例, 有效15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9.47%;對照組患兒痊愈11例, 有效16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 71.05%;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7,P<0.05)。
2.2 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觀察組患兒中有5例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包括食欲不振、上腹憋氣感、腹痛、腹瀉、嘔吐,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16%;對照組患兒中有13例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包括腹痛、嘔吐、惡心、腹瀉、皮疹與靜脈炎,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4.21%;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6,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經針對性的處理不良癥狀均全部消失, 可繼續(xù)進行后續(xù)治療。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疾病, 該病可發(fā)生于任何季節(jié), 且發(fā)病人群多為3~8歲兒童[4]?;純喊l(fā)病期間主要以咳嗽、高熱等作為明顯臨床癥狀, 個別病情較為嚴重的患兒會出現呼吸困難的情況[5]。
臨床中對小兒支原體肺炎患兒主要采用西藥治療, 如紅霉素、阿奇霉素, 使用紅霉素治療雖能起到一定療效, 但治療后患兒各項臨床指標復時間過長, 且紅霉素帶給患兒的不良反應較多, 一旦疏忽極易使患兒病情加重, 產生不可預估的后果[6]。近年來, 阿奇霉素逐漸被廣泛應用支原體肺炎患兒的臨床治療, 阿奇霉素作為新一代的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經靜脈滴注進入患兒機體后可被快速吸收, 并在炎癥組織中起到相應的作用[7]。同時, 阿奇霉素半衰期較長, 藥效持續(xù)時間長, 可在72 h后仍對肺炎支原體濃度產生抑制作用, 具有與其他抗生素相同的作用[8]。因不用對患兒頻繁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更減少了因用藥過度對患兒造成的并發(fā)癥情況[9]。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患兒痊愈19例, 有效15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9.47%;對照組患兒痊愈11例, 有效16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 71.05%;觀察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中有5例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包括食欲不振、上腹憋氣感、腹痛、腹瀉、嘔吐,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3.16%;對照組患兒中有13例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包括腹痛、嘔吐、惡心、腹瀉、皮疹與靜脈炎,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4.21%;觀察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經針對性的處理不良癥狀均全部消失, 可繼續(xù)進行后續(xù)治療;與羅欽宏等[10]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 在常規(guī)對癥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能有效改善患兒臨床癥狀, 提高治療有效率,且不良反應相對較少,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梁顏開.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護理.廣東醫(yī)學,2011, 32(1):130-131.
[2] 張正榮.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42例療效觀察.兒科藥學雜志, 2012, 18(2):20-22.
[3] 郝潔, 田小軍.布地奈德霧化吸入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觀察及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1, 27(35):34-35.
[4] 雷興麗, 蘭志建, 徐軍, 等.鹽酸溴己新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對患兒血清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中國生化藥物雜志, 2017, 37(1):248-250.
[5] 謝樹英.紅霉素聯(lián)合阿奇霉素序貫療法與單用阿奇霉素序貫療法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對比分析.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7, 12(13):17-19.
[6] 李忠娜, 韓子明.阿奇霉素不同療程治療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的臨床效果.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 2015, 32(1):71-73.
[7] 趙靜.探討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現代養(yǎng)生, 2016(2):52.
[8] 吳綺.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臨床療效.當代醫(yī)學,2013, 22(6):126-127.
[9] 崔明姬.阿奇霉素在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應用效果探討.河北醫(yī)學, 2014(1):156-158.
[10] 羅欽宏, 梁錦枝, 黃艷瓊, 等.痰熱清聯(lián)合阿奇霉素治療小兒支原體肺炎的療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中成藥, 2014,36(4):70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