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艷英
(沈陽市安寧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164)
淺談精神分裂癥伴發(fā)糖尿病的護理措施
丁艷英
(沈陽市安寧醫(yī)院,遼寧 沈陽 110164)
目的研究精神科糖尿病患者心理護理以及飲食指導護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選取該院自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間精神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16例/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心理護理和飲食指導干預護理法,對比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經(jīng)過該院的分組護理,觀察組患者的搶食改善率為86.67%(13/15),對照組患者的搶食改善率為57.14%(8/14),觀察組患者的搶食改善率、空腹血糖、血紅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膽固醇等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結論對精神科糖尿病患者開展心理護理和飲食指導護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搶食率、空腹血糖、血紅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膽固醇等指標,值得臨床的應用和推廣。
精神科;糖尿?。恍睦碜o理;飲食指導
1.1 一般資料:選取該院精神科收治的32例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組之后,觀察組l6例患者,其中男性病8例,年齡在25~62歲,平均年齡為(41.6±10.7)歲,女性8例,年齡在23~61歲,平均年齡為(41.5±10.2)歲,病程為2~l5年,平均年限為(8.7±2.5)年;對照組16例患者,其中男性病9例,年齡在23~61歲,平均年齡為(41.8±10.5)歲,女性7例,年齡在22~64歲,平均年齡為(42.1±10.8)歲,病程為l~15年,平均年限為(8.8±2.4)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病程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gt;0.051,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和飲食指導,觀察組采用糖尿病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具體的護理內(nèi)容如下:①飲食護理,在飲食計劃中,脂肪占總熱量的比例是20%~50%,醣占總熱量比例為%~70%,蛋白質的攝入量占總熱量的10%~50%,在此基礎上嚴格的控制患者的攝鹽量;②心理護理,首先護理人員和患者加強交流和溝通,讓患者熟悉護理人員并保持一個良好的護患關系,讓患者信任護理人員,在此基礎上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給予科學的引導并讓患者樹立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然后在護理上鼓勵和支持患者;③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掌握關于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如糖尿病的臨床表現(xiàn)、低血糖反應以及并發(fā)癥的預防等;搶食護理,改善醫(yī)護人員配置,增加男醫(yī)師護理確?;颊邠屖尺^程中能夠得到有效制止,規(guī)范患者的飲食時間和飲食行為規(guī)范。飲食之前,醫(yī)護人員采用引導教育方式引導患者進行正確飲食,爭取讓患者潛意識做到按照規(guī)范行為飲食,按照量控制飲食。
1.3 觀察指標:該實驗主要針對患者的搶食改善率、空腹血糖、血紅蛋白、清三酰甘油以及膽固醇等指標進行觀察。
1.4 統(tǒng)計方法:該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使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使用[n(%)]表示,用χ2進行檢驗。Plt;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jīng)過該院的分組護理,觀察組患者的搶食改善率為86.67% (13/15),觀察組的血糖指標為(8.9±3.12)mmol/L,血紅蛋白指標為(9.96±2.38)%,血清三酰甘油為2.52±1.02)mmol/,膽固醇為(5.664±1.23)mmol/L;對照組患者的搶食改善率為。14%(8/14),對照組的血糖指標為(9.144±2.34)mmol/L,血紅蛋白指標為(8.794±1.62)%,血清三酰甘油為(3.21±1.21)mmol/L,膽固醇為(6.12±1.24)mmol/L.觀察組患者的搶食改善率、空腹血糖、血紅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膽固醇等指標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
隨著人們生活節(jié)奏加快,人們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飲食結構都發(fā)生重大的改變,糖尿病人群的數(shù)量也在不斷增加中。據(jù)有關報道顯示[1],全球糖尿病患者的人數(shù)大約為1200萬人,而在我國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目前保持在7%~10%,并且這個數(shù)字還在不斷擴大。糖尿病作為一種全身性的慢性疾病,需要終身進行治療,患者住院畢竟是短暫的,大部分時間在院外,而對于控制血糖,飲食就顯得極為重要,讓患者按照飲食計劃合理的進行飲食,并進行適當?shù)腻憻捘軌蛴行У目刂蒲?。而對于精神科糖尿病患者來說,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還是控制能力上都較差,就算有合理的飲食計劃患者不一定能夠切實的執(zhí)行,甚至有時還會出現(xiàn)諸如搶食類的事件,影響整個飲食計劃,所以在飲食護理中還需要結合精神科的護理才能讓患者按照計劃飲食,然后再結合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運動鍛煉、藥物治療等方式來提高患者糖尿病治療效果[2-5]。
通過該組的研究顯示,采用糖尿病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患者的空腹血糖、血紅蛋白、血清三酰甘油以及膽固醇等指標都要優(yōu)于采用常規(guī)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的對照組,從而患者的搶食率來看,觀察組在護理前出現(xiàn)15例搶食事件,通過心理護理后明顯改善例數(shù)13例,占比86.67%,對照組在護理前出現(xiàn)14例搶食事件,護理后改善8例,占比57.14%,這說明采用糖尿病飲食護理和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飲食結構,這對糖尿病的治療有積極的作用。
[1]衛(wèi)燕青.腦梗死患者的心理護理和飲食指導[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11):365-366
[2]謝翠華.門診2型糖尿病人膳食攝入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D].廣州:南方醫(yī)科大學,2010.
[3]周愛軍.護理干預對精神分裂癥伴發(fā)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影響分析[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7,25(3):99-100.
[4]黃宏.精神分裂癥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飲食護理干預價值分析[J].健康前沿,2017,26(6):222.
[5]張盛紅.精神分裂癥與躁狂癥伴發(fā)糖尿病的臨床觀察和護理[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21):232-233.
R473.74;R473.5
B
1671-8194(2017)33-02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