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瑞
(沈陽市渾南區(qū)滿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4)
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優(yōu)質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張瑞瑞
(沈陽市渾南區(qū)滿堂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4)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用于糖尿病患者優(yōu)質護理中的效果觀察。方法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在實施優(yōu)質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對照組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實驗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良好率(95.3%)高于對照組(81.4%),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100%)高于對照組(86%),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糖尿病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中實施健康教育,能夠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度及護理滿意度。
健康教育;糖尿病;優(yōu)質護理
優(yōu)質護理服務以患者為中心,注重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yè)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患者體內長期處于血糖升高的狀態(tài),會產(chǎn)生一系列的并發(fā)癥,有效的控制血糖可以減少糖尿病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概率[1]。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依靠改善生活習慣及藥物,患者依從性對治療效果有較大影響,因此如何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從而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是臨床醫(yī)護工作者需要探究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將健康教育應用到糖尿病患者的優(yōu)質護理中,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糖尿病患者86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3例,實驗組患者中男29例,女14例,年齡35~54歲,平均年齡(46.5±2.5)歲,病程1~12年,平均病程(4.6±2.3)年;對照組患者中男27例,女16例,年齡37~53歲,平均年齡(47.1±3.1)歲,病程6個月~11年,平均病程(4.2±1.8)年;兩組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差異具有同質性(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診斷標準: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多飲、多食、多尿、消瘦癥狀,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即可確診;如無癥狀,2次及以上測量患者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可確診[2]。納入標準:符合糖尿病患者的診斷標準,同意加入實驗,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糖尿病足等嚴重并發(fā)癥者,拒絕加入實驗。
1.3 方法。對照組:實施優(yōu)質護理,具體有:①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內容及程序進行規(guī)范,從細節(jié)上完善護理工作,保證各項護理工作可以有效的落實。②保證護理和治療緊密結合,在護理時要依據(jù)患者的血糖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運動飲食計劃,并給予患者一定的指導,保證患者可以進行正確的運動飲食。③在護理期間,要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砀深A,消除患者的負性情緒,以便可以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④藥物治療時,密切關注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一旦出現(xiàn)異常情況,要及時通知醫(yī)師,進行對癥處理。在患者住院期間,定期為患者檢測血糖,了解患者的血糖情況。⑤在患者出院前,護理人員可通過簡單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引起患者對糖尿病的重視,在出院后仍進行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及飲食控制,遵醫(yī)囑服藥進行血糖的控制[3]。
實驗組:在優(yōu)質護理的基礎上加強健康教育,對本組患者進行“一對一”的健康教育,具體如下:①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對患者進行為期1個月的糖尿病知識講座,1小時/次,1次/周。在講座中主要向患者講解糖尿病的基礎知識,包括糖尿病的典型癥狀、診斷標準,在治療期間發(fā)生低血糖反應等并發(fā)癥誘因、癥狀及處理措施等。在治療中進行飲食和運動控制的目的及注意事項,要進行適量的運動及飲食控制,不可急功急利,體育鍛煉力度過大或過度節(jié)食;慢性并發(fā)癥的預防及治療等。②鞏固時期,時間為1個月,2小時/次,1次/2周。組織患者進行交流會,設置知識競猜環(huán)節(jié),提高患者的積極性,加強患者與患者之間進行糖尿病知識的交流,以彌補自己的缺失知識,共同提高糖尿病這種疾病的認知。③穩(wěn)定時期。每月組織一次交流會,并定期由責任護理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患者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電話進行咨詢,護理人員要及時、全面地對患者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并對患者進行為期3個月的家訪,更好的幫助患者控制血糖。
1.4 觀察指標: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及護理滿意度[4]。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本院自制的糖尿病知識問卷,總分為100分,60分及以上為掌握良好,60分以下為掌握較差。護理滿意度: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總分為10分,8分及以上為非常滿意,6分及以上至8分為滿意,6分以下為不滿意,護理總滿意率=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5 統(tǒng)計學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以統(tǒng)計學軟件SSPS18.0處理,計量資料(x-±s)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P<0.05提示對比項差異顯著。
2.1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護理后,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為(7.2±0.5)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為(10.2±0.8)mmol/L;對照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平均為(9.1±0.4)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為(12.8±1.3)mmol/L;實驗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t=6.86、3.549,P=0.002、0.024)。
2.2 兩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情況:實驗組患者有41例(95.3%)掌握良好,對照組患者有35例(81.4%)掌握良好,實驗組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良好率高于對照組(χ2=4.07,P=0.044)。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100%(43/43),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86%(37/43),實驗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χ2=4.48,P=0.034)。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具有自限性,其發(fā)生、發(fā)展均與患者自身的飲食習慣有關,隨著現(xiàn)代人們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的變化,糖尿病的發(fā)病率正在逐年升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5]。糖尿病的治療主要是通過飲食運動、藥物治療等方式,在治療過程中,患者常常由于對糖尿病知識的了解不足,降低治療的配合度[6]。
在本次實驗中,通過對實驗組患者在常規(guī)優(yōu)質護理的過程中,加強健康教育的力度,從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對疾病認知的鞏固以及穩(wěn)定時期這三個階段深化患者對糖尿病知識的掌握,從而可以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提高血糖控制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時,在進行常規(guī)優(yōu)質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加強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識掌握度及護理滿意度。
[1] 韋柳麗,黃金姣,盧雪梅,等.健康教育路徑對門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和效果觀察[J].重慶醫(yī)學,2014,43(21):2831-2832.
[2] 張萌,趙敏,陳延麗.北京市某醫(yī)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中國健康教育,2013,29(2):179-180.
[3] 曾慧群.優(yōu)質護理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2):391-392.
[4] 張秀平,張歡英.探討糖尿病問答式健康教育在優(yōu)質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2,16(27):3620-3621.
[5] 景良洪.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33):62-63.
[6] 袁文華.優(yōu)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3,22(2):91.
R473.5
B
1671-8194(2017)28-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