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寶珍
摘 要:目前,我國的退休老干部是一個非常龐大的群體,老干部退休后的生活如何,他們的身心健康是否得到照顧,在推動退休老干部管理的工作中,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如何實現(xiàn)轉型,清遠進出口檢驗檢疫局的老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給出了答案。
關鍵詞:退休老干部 管理服務 轉型
老干部是黨和國家的重要財富,是為國家和社會做出過重大貢獻的特殊群體。把為黨的事業(yè)增添正能量作為老干部工作的價值取向,這是中央組織部對做好老干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在新形勢下推動老干部工作轉型的新思路。
1.退休干部群體特點分析
結合以清遠檢驗檢疫局(下面簡稱:清遠局)在老干部管理服務的日常工作過程中,對于老干部日常生活的觀察以及與其的談話,大致可歸納出老干部生活的“三閑”,個人能力的“四能”和品德的“五德”等特點。
(1)“三閑”——“閑時”、“閑情”、“閑趣”?!伴e時”是指老干部在退休之后所擁有的比較多的空閑時間?!伴e情”,閑散安逸的心情,這體現(xiàn)在退休干部的日常生活安排上,主要集中于休閑的娛樂鍛煉方式,享受“慢節(jié)奏”的生活。“閑趣”,更貼近于閑情逸致,指的是老干部的高雅愛好以及對戶外活動的喜愛,比如書法、繪畫、攝影以及旅游等。清遠局有一名老干部,雖年逾65仍熱衷于自駕旅游,退休后更是效仿徐霞客,幾乎走遍了中國的大好河山。
(2)“四能”——“能社交”、“能干事”、“能解惑”、“能傳道”?!澳苌缃弧敝竿诵堇细刹康娜穗H交往能力較強,多年的工作鍛煉使其對各種社交場合游刃有余;“能干事”體現(xiàn)在其過去的工作中不乏出彩的業(yè)績,具有豐富的干事經(jīng)驗優(yōu)勢;“能解惑”即指退休老干部對于在職員工工作或人際交往困難的善意指導,甚至對單位發(fā)展提出建議;“能傳道”體現(xiàn)在其豐富的人生經(jīng)歷所帶來的哲理性感悟的傳授。
(3)“五德”——個人品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善德、國家大德。在組織長期的培育和考核下,退休老干部大多擁有較為高尚的個人品德和職業(yè)道德。而家庭美德指的是退休老干部的良好家風。清遠局有一位熱心于公益事業(yè)的女職工,曾被評選為“清遠好人”,而她的母親就是我局的一名退休老干部。社會善德指的是其對于社會弱勢群體的關懷和幫助。除了不時組織對困難群眾的捐贈外,清遠局早前還有一名已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但還沒正式退休的老干部仍然履行著他的“扶貧雙到”工作職責,上山下鄉(xiāng),深入基層一線,幫助鄉(xiāng)親擺脫貧困,發(fā)揮余熱建設一方。國家大德主要指的是退休老干部強烈的公民意識,關心國家時政大事。
2.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務的困境分析
(1)“人走茶涼”——這主要指退休老干部與原單位之間的聯(lián)系薄弱。目前清遠局的退休老干部中居住在單位小區(qū)內(nèi)的人員數(shù)量不多,部分退休老干部也隨子女移居外地,缺少地理上的集聚。
(2)“蜘蛛網(wǎng)關系”——退休職工與原同事之間的聯(lián)系弱化。這既是由于退休后缺少工作往來,工作和情感上的雙重紐帶變成單重,因而容易形成蜘蛛網(wǎng)式的雖然廣闊但脆弱的關系網(wǎng)。
(3)硬件資源不足——除了上述問題以外,現(xiàn)有的活動場地、設施、經(jīng)費等資源的不足使得退休老干部逐漸高漲的文化活動參與熱情難以得到充分的滿足
3.打造“三有”服務模式 發(fā)揮退休老干部正能量
根據(jù)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結合退休老干部群體的特點,清遠局探索實踐退休職工管理和服務的“三有模式”(見圖2)。
3.1“老有所養(yǎng)”
一般而言,我們可大致認為退休老干部待遇較好,生理需求能得到滿足,但是“老有所養(yǎng)”的涵義遠超于物質(zhì)上的供養(yǎng),還包含著子女及單位對于退休職工的精神上的關懷。清遠局黨組領導高度重視退休職工管理服務工作,2016年曾多次組織召開黨組專題會議研究清遠局退休干部工作。2016年1月到11月期間,局領導及工作人員走訪、探望、慰問退休職工共計十余次,著力建設退休職工與原單位的和諧關系。2016年年初一名退休干部因病去世,家庭遭逢巨變,清遠局對其遺屬發(fā)放困難補助金,并進行了長時間的生活關注,幫助遺屬走出困境。
3.2“老有所樂”
“老有所樂”強調(diào)的是原單位要組織開展符合退休老干部的自身特點和興趣愛好的集體活動,滿足其人際交往的需求,拉進退休職工之間的關系。在實際工作中,清遠局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為解決“蜘蛛網(wǎng)式關系”的問題,清遠局開設名為“退休兒童群”的退休職工微信群,實行專人教導,專人管理。清遠局充分利用起這個即時通信平臺,將其作為信息集散和感情交流的空間,彌補時空上的距離,比如通過平臺或者電話送出節(jié)日祝福,實時掌握退休職工的生活動態(tài)等。
清遠局還在單位內(nèi)設置老年人休閑活動室,增添乒乓球桌,象棋等一些設施器材,購買適宜退休干部閱讀的圖書,開辦書法、舞蹈興趣班等,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讓退休老干部“活到老,學到老,樂到老”,煥發(fā)勃勃生機,展現(xiàn)正能量。
3.3“老有所為”
“老有所為”是實現(xiàn)為黨的事業(yè)增添正能量的老干部管理工作價值取向的重要一環(huán)。退休老干部擁有經(jīng)驗優(yōu)勢、威望優(yōu)勢,具備“四能”以及“五德”。這些都是能夠且值得盤活的重要人力資源。2016年清遠局曾五次以座談會的形式向退休干部通報清遠局主要工作情況,借用老干部的經(jīng)驗和智慧為清遠局的未來發(fā)展建言獻策。
除此以外,清遠局還有一項創(chuàng)新性的做法,即邀請退休職工作為清遠局道德講堂的義務宣講員。退休老干部以講人生經(jīng)歷,講身邊故事的形式,向在職員工及其他社會成員傳導個人品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宣揚中華傳統(tǒng)美德。清遠局的這一模式得到了清遠市文明辦的認可,成為了市內(nèi)開設道德講堂的標桿,未來參照這一做法,全市將會有更多的退休老干部投身于社會道德建設事業(yè),為社會增添正能量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