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習近平理想信念建設思想論析

      2017-01-16 11:49:43張艷宏徐成芳
      貴州省黨校學報 2016年6期
      關鍵詞:習近平

      張艷宏+徐成芳

      摘 要: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具體包括:理想信念的豐富內涵、客觀標準、巨大作用和建設途徑等。這一思想具有理論支撐的科學性、價值取向的人民性、建設途徑的實踐性和話語表達的大眾化等鮮明個性和理論特色。啟示我們必須將理想信念置于科學的理性認識基礎上,必須弘揚理想信念的人本價值取向,必須堅持理想信念建設的實踐導向,必須賦予理想信念教育以大眾話語表達。

      關鍵詞:習近平;理想信念建設;理論特色

      中圖分類號:D2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81(2016)06-0118-05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理想信念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表述、新見解和新策略,形成了完整、系統(tǒng)的理想信念觀。通過梳理他的理想信念建設思想,揭示他的理想信念觀的理論特色,對于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一、主要內容

      (一)關于理想信念的內涵

      在習近平理想信念思想的語境中,理想、信念、信仰意思大體相同,可以互相指代。而“理想”與“信念”經常被連在一起使用。學者根據(jù)相關論述將其內涵歸納為六個方面:一是相信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相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二是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相信和追求;三是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奉和追求;四是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信心;五是對黨的領導的信任,對黨的性質和宗旨的信仰和奉行;六是高尚的道德信念和精神境界。[1]還有學者從主體的兩個維度闡述習近平理想信念的深刻內涵:一是從廣大黨員干部角度來說,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精神支柱;二是就中華民族而言,理想信念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統(tǒng)一。[2]盡管習近平關于理想信念的論述比較分散,不同場合所強調的方面不同,但基本內涵指向的都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及“四個自信”的堅持。

      (二)關于理想信念的衡量標準

      是否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不是抽象和空洞的,而是有客觀標準的。習近平提出了新形勢下衡量黨員干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新標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為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斗、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3]23同時,要反對四個“一切”,即反對“一切迷惘遲疑的觀點,一切及時行樂的思想,一切貪圖私利的行為,一切無所作為的作風”[3]24。用四個“能否”和四個“一切”從正反兩方面表達出共產黨員理想信念的客觀標準。這一判斷標準使抽象的理想信念問題與具體的工作態(tài)度和職業(yè)精神聯(lián)系起來,使得理想信念成為在實踐中看得見、摸得著、可以遵循的行為準則和衡量標尺。在這一標準中,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根本宗旨和最高準則。這一標準體現(xiàn)了“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宗旨,是黨性和人民性的統(tǒng)一,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現(xiàn)實目標的統(tǒng)一,是根本準則和具體要求的統(tǒng)一。

      (三)關于理想信念的作用和意義

      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取得勝利、贏得成功的精神支柱和政治法寶。習近平指出:“在我們黨九十多年的歷史中,無數(shù)共產黨人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這種信仰,為的就是這個理想。”[4]160在改革開放新的歷史條件下,中國共產黨作為執(zhí)政黨面臨著“四大考驗”和“四大危機”,使得理想信念問題尤為重要?!案锩硐敫哂谔臁?[3]23,習近平這里雖然用的是文學性語言,但明確強調的是理想信念對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從嚴治黨的巨大精神動力作用。

      習近平不僅強調理想信念對國家、民族和政黨的精神動力作用,而且也非常重視理想信念對于黨員個體精神世界的支撐和提升作用。針對新時期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動搖、信仰淡化的危機,習近平形象地提出“精神之鈣”論。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3]15。這里用生動的比喻性語言,指出了理想信念對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支撐作用和對個體安身立命的重大意義。在他看來:“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4]159

      (四)關于理想信念建設的途徑

      關于理想信念建設的方式和途徑,習近平主要強調兩方面。一方面要重視學習。重視和加強學習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yè)發(fā)展的一條成功經驗,理想信念的堅定來自于科學理論的支撐。所以,第一,要加強理論學習。只有保持理論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信仰上的堅定。他號召各級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將馬克思主義哲學當作“看家本領”,真學、真信、真用,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第二,要向歷史學習。歷史啟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中國歷史發(fā)展的必然,是中國人民的歷史選擇。它是我們的共同理想,我們有理由堅持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三,要向榜樣學習。他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20周年和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的重要講話中,要求廣大黨員和領導干部學習毛澤東、鄧小平對共產主義理想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矢志不移、執(zhí)著追求的堅定信仰和崇高人格。另一方面要重視實干。理想信念不能僅停留在理論和口頭上,不能“空對空”,必須與實踐相結合,只有經過實踐的砥礪和磨練,理想之花才能結出現(xiàn)實之果。為此,他告誡黨員干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在實干中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理論特色

      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是其治國理政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回答了“信仰什么,為什么信仰,怎樣建設信仰”等問題,具有鮮明的理論特色。

      (一)理論支撐的科學性

      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理想信仰。這一信仰源于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眾所周知,青年馬克思的信仰經歷了從民主主義向共產主義立場的轉變過程。特別是在他創(chuàng)建了新的世界觀——“新唯物主義”的理論體系之后,他從這種“新唯物論”出發(fā),通過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批判,揭開了資本家榨取剩余價值的秘密,提出了“消滅私有制”、“每個人自由全面發(fā)展”和“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理想。在這一偉大理想的指引和感召下,掀起了全世界無產階級反抗資產階級、爭取人類解放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以毛澤東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探求民族出路的過程中,經過比較鑒別和實踐斗爭,毅然選擇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選擇了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的崇高理想。鄧小平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無論個人處境如何艱難,無論革命道路如何坎坷,他始終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堅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光明前景。近代以來,正是因為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才結束了中國任人宰割和奴役的悲慘局面,并走向了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下,我們用了90多年的接力奮斗,取得了從革命到建設到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用了60多年的努力,走過了資本主義300多年的發(fā)展歷程。這一切都驗證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價值。

      總之,建立在“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理論基礎上的共產主義決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科學把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正確認識。我們應該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科學性,確立起我們的信仰自信。

      (二)價值取向的人民性

      改革開放新時期,“以人民為主體”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基本原則,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為此,習近平在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時不僅從事關黨和國家的全局高度,而且從人民主體的角度強調理想信念對每一個人的生存發(fā)展、對人民大眾的幸福生活的價值和意義。2012年11月他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提出了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出這個夢想“凝聚了幾代中國人的夙愿,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整體利益,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期盼”[3]36。它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的統(tǒng)一,是整體利益和個體利益的結合,是社會理想和個人理想的共生。一方面,國家富強、民族振興是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礎。另一方面,人民幸福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的根本目的和最終歸宿。中國夢以人民幸福、以每一個人的人生出彩和夢想成真為價值旨歸,鮮明地體現(xiàn)了習近平理想信念觀的人民價值取向和廣泛的群眾基礎。在這一價值理念指導下他將理想信念與人的切身利益結合起來,突出理想信念對個體安身立命的意義。他用“精神之鈣”的形象比喻告誡每一位共產黨人不可得“軟骨病”,否則就可能走上“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4]159的道路。對于青年,他曾指出:“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yè)成敗?!盵3]50鼓勵青年大學生去實現(xiàn)“有信念、有夢想、有奮斗、有奉獻的人生”[3]175??傊?,習近平不僅僅從國家、民族和政黨的整體利益出發(fā)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更側重于從個體和群體、個人理想和社會理想有機統(tǒng)一的視角來展開論述,突出其以人為本、以民為本的價值宗旨。正如習近平所說,只有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

      (三)建設途徑的現(xiàn)實性

      理想信念的建設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也不是口號。首先,理想信念的建設需要堅實的物質基礎。理想信念作為社會意識,它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它的能動作用和反作用是基于社會存在和經濟基礎之上的,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正如習近平所說:“我們講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要有堅如磐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也要有支撐這種精神和信仰的強大物質力量。” [3]93為此,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堅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斷解放和發(fā)展社會生產力,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使其比資本主義更有效率,更能在競爭中贏得比較優(yōu)勢,使中國人的夢想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上,使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有強大的物質力量支撐。其次,理想信念以是否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客觀標準。理想信念并非空泛和玄妙,而是體現(xiàn)在做事做人的細微之處,是與日常生活和工作態(tài)度密切聯(lián)系在一起的。再次,堅定理想信念重在實干。理想信念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對此,習近平多次談到:“沒有遠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離開現(xiàn)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也不是合格的共產黨員?!?[3]23他要求我們每一個人既要“敢于有夢、勇于追夢”,也要“勤于圓夢”。把理想與現(xiàn)實行動結合起來,促進理想信念不斷轉化為現(xiàn)實。

      (四)話語表達的大眾化

      理想信念作為意識形態(tài)性話語,其政治性比較強,話語系統(tǒng)比較嚴肅,不易讓大家產生親近感。習近平總書記從人們切身利益和感同身受的生活經驗出發(fā),運用人們喜聞樂見的話語系統(tǒng),將生動形象的文學性表達賦予理想信念這一抽象的政治性概念,實現(xiàn)了話語表達方式的政治性、生活化和大眾化的有機融合,讓人們對理想信念可知可感可親。如,理想信念的“精神之鈣”論。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又富有警示意義。它比抽象的邏輯推理和理論論證對人們的影響要深刻而持久得多。再如,他在強調理想信念對青年大學生的重要性時提出了理想信念的“紐扣論”。指出,理想信念“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圩涌坼e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 [3]172,扣錯扣子是一種常見的生活體驗,習近平用這一大家都有的生活事例來比喻青年人確立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生動貼切,入腦入心。馬克思曾說過:“理論只要說服人[ad hominem],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adhominem]。” [5]理論的徹底來自于抓住人的社會本質,體現(xiàn)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習近平將理想信念的表述扎根于現(xiàn)實的人民大眾生活,運用最樸實的生活經驗,借助于生動形象的話語系統(tǒng),必將能夠推進理想信念的大眾化傳播。

      三、加強理想信念觀建設的幾個要點

      (一)必須將理想信念置于科學的理性認識基礎上

      美國學者賓克萊在《理想的沖突》一書中提出:“一個人在對他能夠委身的價值進行探索時,要遇到許多競相爭取他信從的理想,他若要使這種探索得到滿足,就必須對各種理想有所了解。”[6]理想、信仰、信念歸根結底是理性認識的問題,是哲學層面的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針對有些同志理想渺茫、信仰動搖,習近平指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牢固。說到底,是對共產主義理想的“信服”問題。共產主義是馬克思關于未來社會的美好設想,是以實現(xiàn)全人類的解放為最高目標的理論體系、現(xiàn)實運動和社會制度的統(tǒng)一。共產主義作為一種美好的理想信仰是建立在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基礎上的,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它是科學性和價值性、理想性和現(xiàn)實性、終極性和過程性的統(tǒng)一。只有在哲學層面正確把握共產主義理想信仰,才能夠真正解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才能夠理性地確立并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仰。所以,必須要認真研究學習哲學,自覺地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通過原原本本地研讀經典著作,把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精髓,領悟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科學性,將理想信念建立在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上、對歷史規(guī)律的正確認識上、對基本國情的準確把握上。

      (二)必須弘揚理想信念的人本價值取向

      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共產主義理想的價值旨歸。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提出未來社會的本質特征是以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為條件的。這就說明,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從來不是“人學”的空場,它是以每個人的自由發(fā)展為基本原則,以實現(xiàn)每一個個體的全面發(fā)展為基礎和目標的。習近平的理想信念觀遵循了馬克思關于共產主義人本價值這一基本原則。他非常注重理想信念的人民主體性及對個體安身立命的意義。比如,在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他著重指出理想信念的人民主體性,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就要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7]他提出“中國夢”是將其與個人夢聯(lián)系在一起。將理想信念看作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喻成人生的第一??圩拥?。這些論述充分體現(xiàn)了理想信念的人民主體性及對每一個個體發(fā)展需求的意義,貫徹了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在現(xiàn)實生活中,社會利益日益分化、理想價值日趨多元,每一個人的發(fā)展需求與國家整體發(fā)展目標之間還不是完全一致的,如何平衡兩者之間的矛盾,將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轉化為每一個中國人的自覺的理想信仰,就需要我們不僅從國家的整體利益出發(fā),更需要從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和實際需求出發(fā),真正關心每一位個體公民的切身利益和個人的價值理想,只有將共產主義理想與人的發(fā)展和人的需求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共產主義理想信仰真正轉化為每一個人生活和精神的動力。

      (三)必須堅持理想信念建設的實踐導向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用行動說話,付諸實踐是習近平理想信念建設思想的突出特點。這就啟示我們,理想信念的建設不能停留在口頭上,要體現(xiàn)在行動上。一要積極投身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fā)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tǒng)一”,“適應中國和時代發(fā)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 [3]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共產主義的現(xiàn)實階段,是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現(xiàn)實運動,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投身于共產主義理想的偉大實踐。在深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中,在艱苦復雜的改革環(huán)境中,磨練意志和品質,檢驗理想和信念,以過硬的本領推動崇高的理想邁向美好的現(xiàn)實。二要和具體工作相結合。理想信念并不玄妙,它就體現(xiàn)在實實在在的具體工作中。離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缺乏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奉獻精神,沒有對工作的極端負責和勇挑重擔的精神,是談不上遠大理想和堅定的信仰的。只有把理想信念和具體的做人做事結合在一起,和腳踏實地的具體工作聯(lián)系起來,既當理想家又當實干家,才能讓理想信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四)必須賦予理想信念教育以大眾話語表達

      理想信念教育話語,是指教育者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理想信念的理論和現(xiàn)實問題時,引導人們信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理想信仰所運用的話語體系。它具有抽象性、政治性等特點。以往我們國家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時,注重從黨和國家整體利益出發(fā),采用抽象的語言進行政治性的宣講。由于缺乏對個體的關心和遠離生活基礎,往往使理想信念教育話語空洞乏味、虛無縹緲,使共產主義理想與人們漸行漸遠。習總書記的理想信念教育話語讓人耳目一新,無論是“精神之鈣”的比喻,還是“紐扣論”的論述,都以生活化、大眾化引起人們強烈的情感共鳴和理論認同。所以,通過賦予理想信念教育生活化的基礎和大眾化的表達來創(chuàng)新新時期理想信念教育方式,是增強理想信念教育實效性的有效途徑。具體說來,一是理想信念教育的話語內容要回歸“生活世界”。理想信念的話語內容必須深植于大眾的生活,深入他們的民生需求,只有真正從人民大眾鮮活的日常生活、實踐生活等領域中探尋理想信念話語的生長點,并從中提煉、擷取他們喜聞樂見的話語表達方式,摒棄生硬的、空泛的話語,使話語內容真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實現(xiàn)理想信念教育話語與大眾“生活世界”的真正鏈接。二是要轉變話語表達方式。理想信念教育話語應由傳統(tǒng)的教育者主導式和灌輸式話語向平等交往的對話式話語轉變。為此,教育者要特別重視情感話語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不僅要以理服人,而且要以情動人。通過喚起大家情感的共鳴和心理的共振,拉近與大眾的距離,使人民大眾在情感共鳴和認同中主動接受共產主義理想信仰。

      總之,習近平理想信念觀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回答了新時期“信仰什么,為什么信仰,怎樣建設信仰”等一系列問題,對于人們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必將起到持久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劉建軍.習近平理想信念論述的歷史梳理與理論闡釋[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

      [2]周秀紅.習近平關于共產黨人理想信念的重要論述[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5(4):108.

      [3]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4.

      [5]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2:207.

      [6]L.J.賓克萊. 理想的沖突:西方社會中變化著的價值觀念[M].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3:1.

      [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2).

      責任編輯:王廷國

      猜你喜歡
      習近平
      習近平,大國抗疫與經濟重啟
      習近平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之“策”
      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廣大少年兒童
      習近平的外交足跡
      中國報道(2018年7期)2018-07-25 03:02:30
      習近平用典
      習近平的會議外交:談問題,交朋友
      看天下(2016年24期)2016-09-10 20:24:42
      習近平總書記在清鎮(zhèn)職教城考察
      當代貴州(2016年23期)2016-07-21 08:55:34
      知之深 愛之切
      全國新書目(2016年2期)2016-03-28 23:37:53
      標題黨
      方圓(2016年1期)2016-01-16 19:59:08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于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講話略覽
      人民論壇(2014年24期)2014-08-30 07:40:37
      斗六市| 旌德县| 深水埗区| 青田县| 抚顺县| 淳化县| 齐河县| 德保县| 屏东市| 红安县| 根河市| 昌江| 梁河县| 鄯善县| 鲜城| 林甸县| 南江县| 贺州市| 四子王旗| 丰城市| 桑植县| 南投县| 沙洋县| 清流县| 普宁市| 丹凤县| 北辰区| 千阳县| 轮台县| 泉州市| 嘉义市| 台南市| 凉山| 长岛县| 巴南区| 元谋县| 随州市| 汝城县| 万山特区| 阿勒泰市| 沂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