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在農歷十一月中,時間在每年的公歷12月21日至23日之間不定?!爸痢笔菢O致的意思,冬藏之氣至此而極。它包含三層意思:陰寒達到極致,天最冷;陽氣始至,上升才逼天氣寒徹;太陽行至最南處,所以晝最短,夜最長。
冬至節(jié)亦稱冬節(jié)、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又是中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宮里邊的達官貴人們忙著祭祀,宮外的老百姓們則把過節(jié)的重心放在了吃上。冬至是養(yǎng)生的大好時機,主要是因為“氣始于冬至”。因為從冬季開始,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由靜轉動。
我國自古以來地廣物博,各地民俗不同,當然,過冬至的習慣也有不同。那么,冬至這一天我國南方北方在吃食上都有哪些特殊的講究呢?我們來具體看一看南北方各地的特色冬至美食吧!
北方——餃子
水餃又叫餃餌,吃水餃是為了祛病驅寒,在嚴冬里不凍耳朵。據(jù)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yī)圣”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江南——湯圓
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冬至吃湯圓,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也稱“湯團”,冬至吃湯團又叫“冬至團”。
山東——羊湯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jù)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當然,有許多地方有喝羊湯的習慣,比如說山東滕州,還有四川等地。
紹興冬釀酒
紹興對冬至這一節(jié)氣非常重視,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tǒng)的紹興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紹興百姓在冬至夜暢飲冬釀酒的同時,還會配以鹵牛肉、鹵羊肉等各式各樣的鹵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托了紹興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愿。
寧夏——頭腦
寧夏銀川有個習俗,冬至這一天喝粉湯、吃羊肉粉湯餃子。不過在冬至這一天,羊肉粉湯不叫羊肉粉湯,而叫另一個古怪的名字——“頭腦”,奇怪吧?
寧波——大頭菜烤年糕
在寧波,冬至節(jié)一早有全家人吃大頭菜烤年糕的習俗,所以冬至前一天,寧波人一般不出門,冬至節(jié)前夜,家家烤大頭菜,大灶的火燒得旺旺的,將大頭菜洗凈,削皮切塊,菜葉也不要浪費。在烤大頭菜的同時,捂幾段手工年糕埋在菜葉里,等菜燒好了,年糕也熟透了,這時用筷子挑起一段,美滋滋地吃起來,那熱乎勁,特別讓人滿足。
江西——麻糍
麻糍是江西的特色小吃,同樣也是當?shù)囟敛豢苫蛉钡拿朗?。它潔白如雪、柔軟如綿、光滑細膩,不粘碗,不黏牙糊口。
浙江——蕎麥面
浙江等地每逢冬至這天,全家男女老少都要齊集,嫁出去的女兒也要趕回娘家。家家戶戶要做蕎麥面吃。習俗認為,冬至吃了蕎麥,可以清除腸胃中的豬毛、雞毛。
臺灣——九層糕
在我國臺灣至今仍保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tǒng)。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和福祿壽的動物,然后用蒸籠分層蒸熟,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福建——搓丸
“冬至霜,月娘光;柏葉紅,丸子捧?!边@是福建當?shù)仃P于冬至的一首兒歌?!栋碎}通志》載:“前期糯米為丸,是日早熟,而薦之于祖考?!彼远陵裕╩íng)搓丸子和冬至以熟的“甜丸子”祭祖是福建的民俗。
冬至到了,不管你是哪里人,不管你在吃什么,那份對新年的祈盼,那份冬日里的溫暖,現(xiàn)在,你感受到了嗎?你最愛的冬至美食,又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