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芭蕉
大家一定碰到過這種情況:打開冰箱發(fā)現(xiàn)不知何時買的牛奶已經(jīng)過期1天。扔吧,未免有點可惜;不扔吧,又怕喝了鬧肚子。
像這種剛剛過期的牛奶到底還能不能喝?過了保質期的食物還能不能吃?事實上,有一些食物還是能夠繼續(xù)食用的,不用造成食物浪費。據(jù)外媒報導,丹麥為了解決過期食物、提倡食材不要浪費,開設了全球第一家專賣過期食物的超市——weFood(我們的食物)超市。超市陳列架上的商品不是剛過期不久,就是外觀有明顯的缺損,所有食物售價頂多只有市售的7成,有的甚至半價出售。近期他們還開了第2家分店,可見這些過期食物還是很受歡迎。
通過回收過期食物的方式,丹麥現(xiàn)在一年丟棄的食物總量和5年前相比已經(jīng)減少25%。許多超市更打算跟進,以低價出售即將過期的食品。保質期與保存條件同樣重要
我們平時在超市買東西,通常會瞄一眼保質期,如果離保質期太近,我們可能就不會去買了。
所謂保質期,從字面意義來說,就是在產(chǎn)品標簽標明的儲存條件下,產(chǎn)品的質量可以得到保證的期限。也就是說,過了這個期限,食品的質量就無法得到保證了。
在中國,一旦產(chǎn)品過期,就必須下架并集中銷毀。國家《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條明令禁止生產(chǎn)和銷售過期食品。
說到保質期,就不得不說保存條件,這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但很多人往往忽略了后者。
實際上,只有按照標定的保存條件來保存,食品才能達到標定的保質期。如果不按條件保存,保質期可能會大幅縮短。這時,就算食品還在標定的保質期之內(nèi),可能也已經(jīng)變質了。
保質期只是商家設定的一個“時間點”。在這個時間點之前,食物品質發(fā)生的變化在可以接受的范圍;而在這個時間點之后,食物品質變化就不能保證了。過期食物未必不能吃
對“食物到底還能不能吃”這個問題,保質期是一個參考。
在標定的保存條件下,相信這個參考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食品質量和安全。但是,這并不是說超過保質期的食品就一定不能吃了。那么到底哪些食物在過期后還能繼續(xù)食用呢?
罐頭食品貯存在干爽的環(huán)境下,如果罐身沒有凸起或生銹,過期后也可以吃。
干奶酪超過保質期1個月還能吃。
谷物早餐沒有開封的話,超過保質期6個月還能繼續(xù)食用。
雞蛋放在水中如果會沉下去,就可繼續(xù)吃;如果會浮起來,則需要丟棄。
餅干只要沒有出現(xiàn)哈喇味或變得粉碎,就能繼續(xù)吃。
奶油快要過期之前把它放入冷凍室,可繼續(xù)保鮮。
面包如果一直放在冷凍室,過了保質期仍然可以吃。
干燥的面條在完全干燥的狀態(tài)下,可以放上3年。
當然,還是建議大家為健康著想,盡量將買回的食物及時吃掉,別放到過期幾個月后才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