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錫榮
咸菜的記憶
□田錫榮
一入冬季,我們幾個家離學校比較遠的老師就搭伙一起吃午飯。
今天中午,同事小秋拿出了一盒自己家腌制的咸菜,一打開保鮮盒的蓋子,一股熟悉的酸味沖鼻而來,只見粗細均勻的豆角被切成了一小段一小段,配以蔥、姜、蒜、紅椒爆炒過的酸豆角,顏色煞是好看,我感覺自己嘴里的唾液分泌加速,還沒等同事們都到齊,我就忍不住舀了一勺放入口中,那脆脆的口感讓我一下想到了母親腌制的酸豆角。
我家有四個孩子,爺爺、奶奶也和我們一起生活,全家八口人就只有父親一個人是正式職工,母親在當時的“五七班”掙工分,家庭生活十分困難。后來,我還沒上小學,父親就因為突發(fā)腦溢血去世,生活的重擔就完全壓在了母親的身上,那個時候,生活條件很差,我們吃得最多的就是母親自己腌制的咸菜。母親是四川人,腌制的咸菜很好吃,尤其是她腌制的酸豆角,鮮、香、脆、嫩,十分可口。
我小時候生活在連隊,連隊離學校很遠,中午不回家,午飯都是自己帶盒飯。那個時候團場的學校冬天還是燒煤爐取暖,大家都把自己帶來的飯放在煤爐上加熱吃。
我記得,那時學校上午是四節(jié)課,每到第三節(jié)課下課,大家就紛紛從書包里拿出自己的鐵飯盒,放到煤爐上烤。往往第四節(jié)課才上了一半,煤爐上的飯盒里就發(fā)出“滋滋”的響聲,隨之而來的就是一陣濃濃的飯香。大家這時候都是心猿意馬,注意力怎么也不能集中,都盼著老師趕緊下課,大伙好端起自己的飯菜大快朵頤。教室里彌漫著濃濃的飯香味,我總是能在這飯菜香味里,嗅到母親給我準備的酸豆角的氣味。
好不容易下課鈴響了,老師還沒走下講臺,已經(jīng)有按耐不住的同學一個箭步?jīng)_到煤爐前,伸手就去取自己的飯盒,但因為心急,忘記了飯盒是拷在煤爐上的,手指剛剛碰到飯盒,就電打似地快速縮回,嘴里發(fā)出“嘶嘶”的聲音,同時還不忘揪揪自己的耳朵,似乎那樣手就不燙了,那滑稽的樣子惹得大家捧腹大笑。講臺上還未離去的老師無奈地笑笑,然后拿起講桌上的厚布墊在手上,幫大家一個個把飯盒從煤爐上取下,放在課桌上。
這時,大家三個一群、五個一伙圍成圈,開始我們開心地午餐派對。大家你夾一筷子我的茄子,我夾一塊你的土豆,分享著各自帶來的食物,好不快樂。那個時候,媽媽給我準備的酸豆角總是最受歡迎的,很多同學都愿意拿自己的肉來換我的酸豆角,所以每天我飯盒里的菜總是第一個被吃完,大家都知道我有一個特別會腌制咸菜的媽媽,我也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初中畢業(yè)后,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我沒有選擇繼續(xù)升學,而是學了中等師范。三年后,我很幸運地留在城里成了一名老師。剛剛工作的我,那個時候工資很低,每個月也就300多元,吃、穿上都很節(jié)省。每次回家,媽媽都會用她自己腌制的酸豆角給我做酸菜魚,我要回單位了,媽媽又會給我準備幾瓶她自己腌制的酸豆角帶走,這些帶走的酸豆角里,媽媽在爆炒時加入了肉丁,口感更好。當時一起住宿舍的同事在我回家時,總要對我說一句話:“不要忘記給我?guī)О⒁屉缰频乃岫菇前?!?/p>
在我成家以前,媽媽腌制的酸豆角一直是我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下飯菜。
后來,我成家了,年事已高的媽媽身體情況每況愈下,我也不再讓她給我腌制酸豆角了。每次我想媽媽,想吃酸豆角了,就去涼菜店買一些回來,自己用蔥、姜、蒜和紅椒熗一下鍋,爆炒一下,不過那些買來的酸豆角總是沒有媽媽腌制的好吃,不是過于酸了,就是偏咸,怎么也找不到媽媽腌制的味道。
前兩天和姐姐抱怨外面買的酸豆角不好吃,姐姐就說:“不是外面賣的不好吃,而是做的人心境不一樣?!?/p>
一句話驚醒夢中人。的確,媽媽腌制酸豆角,是用對兒女、家人的愛在腌制,這個加入了愛心調(diào)料腌制的酸豆角是獨一無二的,是無可取代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