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漢英成語文化內(nèi)涵比較

      2017-01-28 08:13:46
      科學中國人 2017年14期
      關鍵詞:外來語漢英新詞

      莊 嚴

      沈陽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

      漢英成語文化內(nèi)涵比較

      莊 嚴

      沈陽醫(yī)學院外語教學部

      成語是漢語言文學中的瑰寶,在文學作品中常常具有畫龍點睛的作用,有時甚至是其他形式無法取代的。同樣,英語中也存在成語,它們同樣簡練通俗,生動形象,深受廣大文學愛好者的青睞。在漢英兩種語言中,成語均以其獨特的語言特點,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從文學發(fā)展、心里思維和價值標準、外來語、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成語及新詞五方面對漢語和英語兩種語言中成語的文化內(nèi)涵進行比較,為更好研究兩種語言的對比提供資料和基礎。

      漢英成語;文化內(nèi)涵;比較

      眾所周知,語言是社會文化的載體,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又是創(chuàng)造文化、傳播文化的工具。每一種語言在形成、發(fā)展和被使用過程中無不打上人類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烙印,同時,豐富的民族文化又推動了語言的發(fā)展,使語言獲得完善,富有表現(xiàn)力。在漢英兩種語言中,成語均占據(jù)著不可替代的位置,筆者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梳理和研究,總結出兩種語言的成語中存在著如下的文化內(nèi)涵差別:

      一、文學發(fā)展

      人類的語言與文化需要通過文字來記錄,因此,在語言文化的發(fā)展中,文學扮演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語言學界普遍認為,翻譯圣經(jīng)和莎士比亞的作品相當程度上決定了現(xiàn)代英語的發(fā)展。out of joint(混亂),源出莎士比亞《哈姆雷特》;Hoist with one's own petard(請君入甕、害人反害己)出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hit the mark(達到目的),源出莎士比亞《羅密歐與朱麗葉》;never say die(不要悲觀),源出狄更斯《匹克威克外傳》。

      而中國燦爛歷史文明孕育出的文學著作更是不計其數(shù)。例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出自《三國志》;水落石出,出自蘇東坡的《后赤壁賦》;狐假虎威(仗別人的勢力欺壓人)出自《戰(zhàn)國策、楚策》;唉聲嘆氣(源出曹雪芹《紅樓夢》);居心叵測(源出羅貫中《三國演義》)金碧輝煌(源出吳承恩《西游記》);逼上梁山(源出施耐庵《水滸》)。

      二、心理思維和價值標準

      “天人合一”是漢民族延續(xù)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精神,在翻譯時要充分從思維認知上進行整體把握和整體領悟。如:《周易》中出現(xiàn)的“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老子》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孔子倡導的“仁”“愛”思想;佛教提倡“領悟”、“頓悟”。中國文化具有其特殊的特征,即:天人和諧,順應自然。這種相互依存和相輔相成充分體現(xiàn)在許多的漢語成語中。如樂極生悲,否極泰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失敗是成功之母等。

      與中國的內(nèi)陸文化不同,英國是個島國,這就決定了其城市文化的特征是求變、好動、好奇,具有外傾性。這種文化的特點體現(xiàn)在:強調(diào)思辨理性,認為最真實、最美好的東西是就是思辨理性,而思辨理性的重點在于物質與精神的對立。同時,英國傳統(tǒng)文化不僅注重征服自然,驅使天地,同時還倡導空間的擴展和向外征服。如:stand on one’s feet自立、自主;knowledge is power知識就是力量。

      三、外來語

      英語成語中吸收外來語主要有三個來源:法語、拉丁語和希臘語。英語成語pure and simple(“純粹”,源自法語);psychological moment(“關鍵時刻”,源自德語);拉丁語和希臘語中有to cherish a viper in one’s bosom、to take some thing with agrain of salt等。

      中國成語同樣也吸收了外來語。如“曇花一現(xiàn)”、“天方夜譚”(源于印度梵文)、“現(xiàn)身說法”(源于佛經(jīng))、吸收英語外來語的有“象牙之塔”(an ivory tower)等。

      四、來源于生活實踐的成語

      英語這類成語數(shù)量很多,是英語成語的主體。例如:a card up one's sleeve(錦囊妙計,源出玩牌);neck and neck;(并駕齊驅,源出賽馬);chance one's arm(冒險一試,源出拳擊);know the ropes(熟知其事,源出航海);alive and kicking(活蹦活跳,源出賣魚);plough the sands(白費力氣,源出農(nóng)業(yè));face about(轉過身來,源出軍事)。

      漢語這類成語也有,如“家常便飯”、“添油加醋”、“風吹雨打”,但數(shù)量較少。

      五、新詞

      英美尤其是美國人在開辟新概念時要為這些新概念尋找新表達法,但他們不是去創(chuàng)造新字,而是利用原有的詞和語,并賦予這些詞語的組合以新的意義。因此英語中的一些新詞出現(xiàn)的非常之多,歷史性也非常強。如:the lost generation(垮了的一代-源自20世紀50年代末出現(xiàn)于美國知識階層中的一個頹廢流派);be egged and tomatoed(不受歡迎、引起眾怒-源自60年代時期,約翰遜政府采取侵越政策使美國在政治上和經(jīng)濟上都陷于困境);all hell to pay(陷于窘境);all wet(愚不可及-源自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全球范圍普遍出現(xiàn)了經(jīng)商熱和娛樂潮)等等。

      漢語中近現(xiàn)代的新詞較少,當今新詞更多是網(wǎng)絡上“不覺明厲”等等的調(diào)侃之詞,在這點上很難與英語中的新詞相比較。總之,我們在閱讀和進行漢英互譯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注意到漢英成語差別的深層文化內(nèi)涵,并深入研究和思考,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跨文化交際和學習。

      [1]周詩婷.從語義角度分析中西方語言文化的差異[J].漢語言學,2010

      [2]周湘萍.中西飲食文化差異與中餐菜單的英譯[J].北方論叢,2003,(2):107-110

      [3]周延,劉娟,李國英著.談“吃”文化在中西文化中的差異和翻譯技巧[J].首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0

      [4]莊紅玲,闕紫江.論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及中餐菜名的英譯[J].外語教育,2005:162

      [5]宗慧榮.文化差異與外語教學淺議[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02

      猜你喜歡
      外來語漢英新詞
      原來它們是“外來語”
      從中韓外來語發(fā)展看全球化時代外來語對文化的影響
      《微群新詞》選刊之十四
      淺析英語外來語的規(guī)范使用
      新聞傳播(2016年21期)2016-07-10 12:22:35
      話題鏈在漢英篇章翻譯中的統(tǒng)攝作用
      從目的論看環(huán)保公示語的漢英翻譯
      漢英文字的幽默修辭功能淺探
      語言與翻譯(2014年1期)2014-07-10 13:06:14
      小議網(wǎng)絡新詞“周邊”
      語文知識(2014年12期)2014-02-28 22:01:18
      也談“詐馬宴”——兼議漢語中外來語譯名詞義的演變
      外教新詞堂
      客服| 开远市| 吉林省| 赤峰市| 富裕县| 泗水县| 灵台县| 简阳市| 资阳市| 闽清县| 闽侯县| 靖江市| 松原市| 永兴县| 深州市| 镇赉县| 都江堰市| 长海县| 万山特区| 佛坪县| 岱山县| 南丰县| 白山市| 榕江县| 玉屏| 沁水县| 山丹县| 萨迦县| 宜春市| 仲巴县| 孟连| 牡丹江市| 潞西市| 门头沟区| 济南市| 启东市| 高陵县| 宿州市| 乐都县| 兴国县| 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