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盛龍
(莼湖鎮(zhèn)中心小學,浙江 寧波 315507)
論基于技能習得的體育教學策略
王盛龍
(莼湖鎮(zhèn)中心小學,浙江 寧波 315507)
運動技能習得主要靠學生多練,所以課堂教學教師要少講,為學生多留練習時間。可以靈活運用“把握講解時機、提煉講解語言、講解手段多樣與變換講解主體”等四種“精講多練”的教學策略,更好地做好體育教學工作。
運動技能;精講多練;策略
體育教學相對于其他科目而言是比較特殊的,課堂教學需要講解,特別是運動技能,它的技術(shù)結(jié)構(gòu)、動作要領(lǐng)和練習方式不僅需要講解,更需要進行正確示范。但是運動技能的習得在講解示范后還要多練,學生只有勤加揣摩反復(fù)練習,才能將所學內(nèi)化為技能。因此課堂上應(yīng)該以練習為主,少講、精講,為學生留足練習時間。但實際教學中,講和練的度往往比較難掌控,下面進行具體分析。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說的就是,教學要把握好時機。為優(yōu)化技能教學,教師在什么時候“講”最合適,前提要看學生在什么時候“聽”最有效果。教學實踐表明,對聽講能力有限的低年級學生,如果在他們沒有充分體驗動作技術(shù)之前講解,效果往往不好。所以對低年級學生,教學過程中教師應(yīng)先讓學生感知動作,在學生建立起要學的技術(shù)動作的表象后再講解動作要領(lǐng)與練習細節(jié)。對于有運動基礎(chǔ)、聽講能力較好的高年級學生,其實也應(yīng)該遵循先感知后講解的辦法,畢竟學生對學有印象、學有基礎(chǔ)的東西聽起來好接受、好理解。當然,這種“先練后講”的教學方式,還要看運動技術(shù)的難易程度和安全條件。如果運動技術(shù)結(jié)構(gòu)簡單,又沒有嚴格的安全要求,比如“雙手胸前投籃”、“跪跳起”等技術(shù)教學,“先練后講”能給學生更多練習時間;如果運動技術(shù)結(jié)構(gòu)復(fù)雜,或帶有一定的危險性,比如“分腿騰躍”、“重物投擲”等技術(shù)教學,宜采取講練綜合的方式,比如先講練習注意點,接著有條件地讓學生體驗性練習,在積累運動感受后,教師再分解或完整地細講動作要領(lǐng)。
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動力主要是因為課堂氛圍輕松、教學活動開放,來自于對運動快樂的追求,所以課堂上他們最不喜歡聽教師沒完沒了地講解。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wù),達成教學目標,口頭講授也是必不可少的,要讓學生認真聽,關(guān)鍵還是要改進教師的“講法”,把好講解語言關(guān)。
首先教師的講要通俗易懂。體育課堂雖然提倡使用體育術(shù)語,但如果學生理解有困難,再專業(yè)的講解也只能是給學生制造學習障礙,浪費時間。所以講得生動形象,是講解成功的第一步。其次講解要簡短,要突出重點,抓住動作要領(lǐng)的關(guān)鍵詞。越是能讓學生聽懂,他們在練習中的積極性也就越高。可以嘗試將將運動技術(shù)要領(lǐng)、練習方法等編成順口溜、練習口訣等方式,如實心球前拋“持球預(yù)擺體滿弓,揮臂甩腕快如風,球速猶如彈彈弓,球出手后要緩沖”,行進間單手投籃“一跨大步球接牢,二跨小步用力跳,翻腕托球舉球高,指腕柔和用力巧”等。這些順口溜或練習口決節(jié)奏朗朗,好聽又好記,既減少講解時間,又提高學生練習興趣,有效地發(fā)揮了“精講多練”的教學作用。
講解雖然是技能教學的常規(guī)手段,但對于無法分步展示的技術(shù)動作,比如“蹲踞式跳遠”,教師的講解往往無法準確描述轉(zhuǎn)瞬即逝的跳躍過程,即使配合示范,學生也不一定能看清其中的細節(jié)。因此,可以多樣化進行教學講解,可以用掛圖來呈現(xiàn)跳躍過程,讓學生通過看圖解直觀地了解動作細節(jié),明確練習要求。也就是說,體育教學中難以用語言描述表達清楚的技術(shù)動作,教師應(yīng)該將“聽”轉(zhuǎn)化為“看”,以讓學生了解動作細節(jié)。除了圖解,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加音頻,給學生以直觀而詳細的講授,這樣的效果比口頭一次次的描述要好。
體育課堂常規(guī)的講解形式是“師講生聽”,一般教師是講解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聽講者,忽視了學生的主體能力,學生也很少能在教學過程進行自主思考與自主探索,教學效果欠佳。高質(zhì)量的講解應(yīng)該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情感投入,讓他們主動參與。因此,教師要重視課堂互動,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在講解時經(jīng)常采用“提問”、“設(shè)疑”等方法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主動去聽。還可以采用“任務(wù)法”,給學生布置練習任務(wù),讓學生在實踐之后談體驗,談練習感受,然后教師作匯總性小結(jié),把運動技術(shù)的要領(lǐng)、練習的注意點提煉出來,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還善于培養(yǎng)學生助手,讓運動技能較高的學生代替教師講解、示范,或者讓優(yōu)秀生去幫助學困生,在互幫互助中,學生興趣濃厚,練習積極性高漲,講練一體,學習效益大增。
總之,體育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明白,學生掌握運動技能不是教師講會的,而是學生反復(fù)實踐練會的。因而教學講解要以指導學生練習為目的,根據(jù)教學實際靈活設(shè)計講解方法,“精講多練”并非難事。
[1]陶健.芻議體育教學中的“精講多練”[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995,(4):1-3.
[2]張學軍.淺談體育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J].學周刊,2013,(24):198-199.
【責任編輯:黃素華】
A Study of Skills Based PE Teaching Strategy
WANG Sheng-long
(Chunhu Primary School, Ningbo 315507, China)
The acquisition of exercise skill mainly depends on the practice, so the teacher needs to allow the time to the students with as little speech as possible.There are four strategies to better the PE teaching.They are timing in lecture, refined interpretation, varied interpretation methods and shift of interpreting body.
exercise skills; refined interpretation and more practice;strategy
G807.04
A
1671-9565(2017)02-095-02
2017-05-28
王盛龍(1972-),男,浙江寧波人,莼湖鎮(zhèn)中心小學教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方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