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一帆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試析長號演奏中唇顫音的演奏技巧
樊一帆
(河南科技學院,河南 新鄉(xiāng) 453003)
長號的演奏歷史久遠,作為西洋樂器中的一種,長號的演奏音色具有極大的特色。高亢嘹亮的音色不僅能夠展示出強大的氣場,還能夠通過柔弱的演奏表現(xiàn)出委婉的情感,又帶給人們一種溫婉柔情的感覺,十分具有特點,因此在樂隊的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樂器之一。長號的演奏技巧十分復雜,結合了演奏者的演奏姿勢、呼吸以及口型的變化,因此正確的演奏技巧十分重要,在演奏過程中唇顫音的技巧也是不可忽視的。本文將首先介紹長號以及分析長號演奏中唇顫音技巧的特點,然后提出在長號演奏中唇顫音演奏的技巧。
長號演奏;唇顫音;演奏技巧
隨著世界藝術的不斷發(fā)展,對于樂器的演奏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長號的演奏技巧已經(jīng)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上,對于長號演奏技巧的研究應當具有更深層次的研究。長號的顫音是由嘴來完成的,因此對于手部以及呼吸的配合要求十分高,難度也比較大。目前長號的唇顫音技巧不僅沒有受到教學者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技巧的教學也不到位,因此使得長號唇顫音的演奏技巧沒有得到更好的發(fā)揚和展示。那么長號演奏過程中唇顫音技巧到底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在演奏過程中應當注意的技巧是什么?本文將逐一解決這些問題。
(一)長號的介紹
長號屬于銅管類樂器,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號管,類似于杯形嘴的圓柱形號管,在最外側往外延伸,最終形成喇叭狀的口,主要用于氣流進入震動發(fā)聲;另一部分是U形的伸縮管,插在長號的號管中,用于控制音色。[1]在演奏的過程中,演奏者左手拿住樂器,通過嘴唇的氣流以及右手控制伸縮管來改變演奏的音色,自由轉換高音、中音、低音。由此可見,伸縮管是長號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拉伸與改變把位來改變演奏的音調與音色,從而演奏出音域完全不同的作品。
(二)長號唇顫音的特點
長號的顫音是非常具有技巧性的,長號的演奏只能通過嘴來控制聲音的發(fā)出。因此,對于演奏者嘴部肌肉的控制以及手部協(xié)調性的要求是十分高的。在演奏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泛音音程的影響,長號的演奏要達到傳統(tǒng)演奏的二度顫音,就需要在七、八、九級泛音以上的音區(qū)演奏,對于中音區(qū)和低音區(qū)的演奏就沒有辦法完成,只能勉強地演奏出類似的二度顫音與三度顫音。因此長號特殊的結構使得長號演奏對于顫音的要求十分嚴格,對于演奏者的唇顫音的技巧要求也很高。所以在演奏的過程中,唇顫音是一項結合了唇部、手部、以及下頜各部位的高技巧、高難度的演奏展示。
(三)唇顫音練習的誤區(qū)
唇顫音練習過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連音的問題,連音是指將原本的顫音演奏為連續(xù)的音符,沒有表現(xiàn)出顫音的特點。連音的問題主要出現(xiàn)在新手的演奏過程中,出現(xiàn)的原因就是沒有控制好唇部的震動以及下頜震動的配合。[2]在唇顫音的練習過程中應當注意泛音的從慢到快,逐步提升速度,從而避免連音的問題;在平時的練習中還要加強基本功的練習以及唇部與下頜的配合,由下頜的震動帶動唇部的震動,從而由慢到快,最終實現(xiàn)顫音的技巧,這樣在演奏長號的過程中就不會出現(xiàn)連音的問題。
(一)合理有效地控制唇部肌肉
在長號的演奏中,唇部是十分重要的部分,演奏中的技巧就體現(xiàn)在唇顫音上。類似于長號的各種銅管類樂器的演奏都是要用唇部進行發(fā)聲。因此,控制唇部的肌肉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部分。在演奏長號時,主要是靠唇部發(fā)出的氣流促使長管震動而發(fā)聲。所以保持唇部肌肉的穩(wěn)定,在演奏時能夠靈活有效地控制高音與低音之間的轉化,通過唇部肌肉的放松與緊張從而控制演奏的音域。同時,還可以通過控制唇部的肌肉以及下頜的震動與手部的配合達到唇顫音的效果。
(二)對于下頜的控制
長號演奏過程中,重要的不僅是唇部,還有下頜,下頜與唇部的協(xié)調合作才是成功演奏長號的基礎。因為嘴唇在演奏時需要完成很多技巧,所以在演奏時僅僅是用嘴唇是不能完成顫音的,還需要下頜的配合,單靠嘴唇控制顫音是十分困難的,將下頜的運動與唇部肌肉的運動配合起來,由下頜的顫動來帶動唇部的顫動,動作類似于打冷顫時下頜與嘴唇的顫動,形成唇顫音的效果。[3]經(jīng)過長時間的基本練習,最終形成熟練的技巧,從而在演奏的過程中達到唇顫音的技巧效果。
(三)合理保持氣息
在銅管類樂器的演奏過程中,氣息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在長號唇顫音的演奏過程中,唇顫音的演奏需要配合平穩(wěn)的氣息進行演奏。在演奏時,為了達到氣息平緩以及延續(xù)的效果,演奏者可以以舌頭作為一個開關控制氣息,當氣息不足時,可以將剩余的氣息由舌頭推向長管,與此同時丹田吸氣,完成氣息的補充,這樣在演奏顫音的過程中可以保持氣息不斷,完整地展示顫音的技巧。[4]此外,還應當保持氣息的穩(wěn)定,氣息過大的起伏會影響到唇顫音演奏的效果,對于后續(xù)的演奏也會有所影響,演奏者可以通過平時的深呼吸來練習自己氣息的平穩(wěn)。
本文通過對長號的介紹以及對唇顫音技巧的分析,認識到長號作為銅管類的樂器,在演奏過程中長號獨特的音色以及風格為整個演奏增添了鮮明的特色以及獨特的音樂效果。在長號的演奏中,主要存在的唇顫音練習誤區(qū)就是連音的練習,失去了唇顫音的效果。由于長號的發(fā)音主要是靠唇部的氣流,唇顫音技巧也需要唇部的配合,因此在演奏的過程中只需要掌握好唇部肌肉的收縮、控制好下頜的顫動以及氣息的平穩(wěn),這對于長號演奏中唇顫音技巧的展示有很大的幫助,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要掌握唇顫音的技巧,從而達到提升長號演奏唇顫音技巧的目的。
[1]常黎芳.長號演奏中唇顫音的演奏技巧分析[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6(02):209-211.
[2]李小南.關于長號顫音即唇顫音的研究[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07):108.
[3]董鈺.長號演奏中唇顫音的演奏技巧分析[J].北方音樂,2014(08):92.
[4]姜楠.長號演奏中唇顫音的演奏技巧研究[J].北方音樂,2015(20):53.
J621.7
A
樊一帆(1988—),男,河南新鄉(xiāng)人,碩士,河南科技學院藝術學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西洋管弦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