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早稻—鮮食大豆秋延后種植水旱輪作模式

      2017-02-01 02:12:32李建輝汪壽根陳潤興
      蔬菜 2017年6期
      關鍵詞:水旱輪作早稻鮮食

      雷 俊,李建輝,汪壽根,陳潤興

      (衢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水旱輪作是指在同一地塊上有順序地輪換種植水稻和旱地作物的種植方式,其顯著特征就是作物系統(tǒng)的水旱交替輪換導致了土壤不同季節(jié)間的干濕交替變化。作為中國南方普遍采取的一種稻田耕作制度,水旱輪作不僅有利于均衡土壤養(yǎng)分、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以及有效防治病、蟲、草害,而且對于增加糧食產(chǎn)量、緩解農(nóng)田壓力、保障全國的糧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

      水稻和大豆是主要的糧食作物,而稻豆輪作是一種十分重要的種植模式,其主要分布于長江流域,對保障該區(qū)域糧食安全起到了關鍵作用。浙江省是全國主要的稻豆輪作產(chǎn)區(qū)之一,近年來,由于早稻采取訂單保護價收購,而連作晚稻沒有訂單補貼,從而導致早稻的收購價格上漲,種植效益明顯提高,進而有力促進了早稻生產(chǎn)的發(fā)展,種植面積不斷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農(nóng)業(yè)種植結(jié)構(gòu)的調(diào)整和居民膳食結(jié)構(gòu)的變化,大豆種植面積也得到了不斷擴大,早稻—鮮食大豆輪作現(xiàn)已成為浙江省最具代表性和分布最廣泛的耕作制度之一。

      然而,早稻—鮮食大豆輪作也面臨諸如經(jīng)濟效益不高、缺乏適宜種植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等問題。為此,衢州市農(nóng)業(yè)科學研究院近年來圍繞早稻—鮮食大豆輪作開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改變傳統(tǒng)的早稻—鮮食大豆輪作為早稻—鮮食大豆秋延后種植輪作,篩選出了適合配套種植的一批水稻、鮮食大豆品種,集成了早稻—鮮食大豆秋延后輪作種植模式的關鍵栽培技術。鮮食大豆秋延后種植是指在立秋以后至8月20日左右播種的一種栽培方式,該方式可錯開鮮食大豆銷售旺季,有效提高鮮食大豆銷售價格,增加經(jīng)濟效益。具體種植安排及栽培技術如下。

      1 早稻—鮮食大豆秋延后種植輪作模式簡介

      早稻宜選用高產(chǎn),適宜直播、拋秧,熟期適合的品種(立秋前后能收獲)。采用塑料軟盤育秧,一般3月下旬播種。地膜覆蓋育秧可于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直播應掌握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3 ℃以上時播種。早稻收獲后,鮮食大豆播種期為立秋以后至8月20日,品種宜選擇耐遲播的秋大豆品種。

      2 種植效益分析

      2.1 經(jīng)濟效益

      從近年來的種植情況看,開展早稻—秋延后鮮食大豆種植輪作,每667 m2可降低農(nóng)藥、肥料生產(chǎn)成本120元,節(jié)省噴藥、施肥用工120元,即每667 m2可省工節(jié)本240元。以衢州市為例,連作晚稻平均667 m2產(chǎn)量在450 kg左右,收購價格為2.76元/kg,產(chǎn)值1 242元;秋延后鮮食大豆667 m2產(chǎn)量550 kg,市場批發(fā)價格4.2元/kg,667 m2產(chǎn)值2 310元,秋延后鮮食大豆比晚稻667 m2增加產(chǎn)值1 068元,節(jié)本增效1 308元。2015—2016年全市推廣早稻—秋延后鮮食大豆種植2 000 hm2,新增效益3 924萬元。

      2.2 社會生態(tài)效益

      2.2.1 社會效益

      早稻—秋延后鮮食大豆水旱輪作技術的推廣示范,能顯著提高農(nóng)田綜合生產(chǎn)能力,特別是對于眾多易旱稻田地區(qū),早稻收獲后不宜種植晚稻,改種秋延后鮮食大豆,既可防止秋季農(nóng)田拋荒、增加糧食生產(chǎn),又能顯著增加農(nóng)民收益,有利于穩(wěn)定糧食生產(chǎn)。

      2.2.2 生態(tài)效益

      通過早稻—秋延后鮮食大豆水旱輪作技術集成與示范,可減輕農(nóng)田病蟲害的發(fā)生,減少農(nóng)藥使用,減緩稻—稻兩熟制對水分的過度依賴,能促進生態(tài)循環(huán)農(nóng)業(yè)發(fā)展。大豆根瘤菌具有固氮作用,殘根落葉能有效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結(jié)構(gòu),早稻與秋延后鮮食大豆輪作可減少化肥施用量,減輕施用化肥造成的農(nóng)業(yè)面源污染。

      3 高產(chǎn)栽培配套技術

      3.1 早稻高產(chǎn)栽培技術

      3.1.1 品種選擇

      應選用高產(chǎn),適宜直播、拋秧,熟期適合的品種,如中嘉早17、中早39。

      3.1.2 播種移栽

      適時播種,培育壯秧:塑料軟盤育秧宜適當早播,一般3月下旬播種;地膜苗床育秧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采用直播方式時,應于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13 ℃以上時播種,直播栽培667 m2播種量在5.0 kg左右。

      及時移栽,合理密植:拋秧一般在3葉1心至4葉1心期,每667 m2拋栽2.5萬株。栽插時每穴插4~5株苗,確保每667 m2基本苗在10萬株以上。

      3.1.3 施肥

      早稻施肥原則是施足基肥,早施追肥,配施磷鉀肥,后期根據(jù)秧苗生長情況酌情追施穗肥。每667 m2施純氮10~12 kg,配施磷鉀肥,使氮磷鉀比例為1∶0.5∶1。

      3.1.4 灌水

      前期淺水分蘗,后期見干見濕,防止斷水過早。拋秧后應輕擱田1~2 d促進扎根立苗,拋、插秧后約5 d施用除草劑并保持4~5 d水層,隨后適時擱田控苗促根,收獲前4~6 d斷水。

      3.1.5 病蟲害防治

      種子必須經(jīng)過消毒,以防止惡苗病的發(fā)生,播種前用咪鮮胺等藥劑浸種消毒48 h。田間及時防治稻瘟病、白葉枯病及螟蟲、褐飛虱等病蟲害。

      3.2 鮮食大豆秋延后種植技術

      3.2.1 品種選擇

      選擇耐遲播、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秋季鮮食大豆品種,如衢鮮5號、蕭農(nóng)秋艷、衢鮮1號。

      3.2.2 播種

      適播期為立秋以后至8月20日,播種時要做到土壤濕潤,淺播、勻播,不露籽,保證出苗快、齊、壯。秋延后種植,要適當增加播種量,提高種植密度。每667 m2播種量8 kg左右,保苗1.1萬~1.3萬株,每穴留苗3株左右。

      3.2.3 防控雜草

      播種覆土后, 用50%乙草胺100 mL對水30 kg噴霧。噴施時要均勻噴灑畦面,防止重噴和漏噴。在大豆封行前進行1次中耕除草,防止雜草生長。

      3.2.4 施肥

      重施基肥、早施苗肥、噴施葉面肥、巧施鼓粒肥。鮮食大豆秋延后種植生長期短,要施足基肥,苗期要早施追肥。基肥一般每667 m2施30~35 kg復合肥,苗期追肥每667 m2施10 kg尿素,在大豆5葉期結(jié)合治蟲噴施1次葉面肥,鼓粒期(采摘前15 d左右)667 m2施尿素7~8 kg,防止早衰。

      3.2.5 灌溉

      播種時土壤要濕潤,生育期間如遭受干旱危害,應根據(jù)情況進行跑馬水灌溉,特別是生長后期的灌漿鼓粒期,必須保持土壤濕潤,以利于增加鮮莢質(zhì)量,提高商品品質(zhì)。

      3.2.6 病蟲防治

      秋延后種植大豆主要病蟲害有蚜蟲、斜紋夜蛾、豆莢螟、豆稈潛葉蠅及霜霉病等,要及時做好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nóng)藥,確保鮮莢食用安全。

      3.2.7 適時采摘

      鮮食大豆秋延后種植的鮮莢采收時間一般在植株開花后45~50 d,豆莢鼓粒飽滿呈翠綠色時采收為宜。

      猜你喜歡
      水旱輪作早稻鮮食
      “稻+藠”水旱輪作高產(chǎn)栽培試驗初探
      種子世界(2023年4期)2023-04-29 01:15:35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早稻迎豐收
      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2021年全國早稻總產(chǎn)量2802萬噸增長2.7%
      早春種好鮮食玉米有訣竅
      2021年全國早稻總產(chǎn)量2802萬噸 比2020年增產(chǎn)72.3萬噸
      西南水旱輪作區(qū)周年高效生產(chǎn)關鍵技術及應用讓云南節(jié)本增效24.30億元
      宋代早稻若干問題探討
      超甜糯鮮食玉米育種有了新路
      西乌珠穆沁旗| 琼海市| 东兴市| 石楼县| 保定市| 通渭县| 凤阳县| 泽州县| 海南省| 大方县| 新疆| 桑植县| 阿拉善右旗| 家居| 平遥县| 界首市| 兴义市| 社会| 拉萨市| 清新县| 蒲江县| 上饶县| 新乡县| 日照市| 白城市| 庄河市| 云霄县| 龙川县| 册亨县| 略阳县| 尖扎县| 汉中市| 施甸县| 黎平县| 芦山县| 云霄县| 乐平市| 祁门县| 宜黄县| 宜兰县| 攀枝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