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爽
小龍蝦池塘水草栽種方法與常見問題處理措施
劉 爽
水草在小龍蝦養(yǎng)殖池塘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直接關系到蝦的規(guī)格、品質和產(chǎn)量,決定著小龍蝦養(yǎng)殖的成敗。因此,廣大養(yǎng)蝦者應予以高度重視。筆者根據(jù)多年的池塘養(yǎng)蝦實踐,對水草栽種方法與常見問題處理措施進行了小結并簡介如下,供養(yǎng)蝦者借鑒參考。
1.天然植物餌料
水草具有鮮、嫩、脆、滑的特點,是小龍蝦天然的植物餌料源。此外,水草密集的地方,還可以吸引昆蟲、螺螄、小雜魚等,為小龍蝦提供鮮活動物餌料源。
2.增加池水溶氧
水草在陽光照射下,可以進行光合作用生產(chǎn)氧氣,增加池水溶氧,促進小龍蝦健康快長。
3.凈化水質
水草可吸收池水中不斷產(chǎn)生的氨氮、二氧化碳、殘餌溶解物及其它有機分解物,穩(wěn)定pH值,增加透明度,起到凈化水質作用。
4.修復底質
水草的自身代謝功能,可吸收淤泥中氨氮和無機鹽類,減緩池塘老化,起到修復底質作用。
5.棲息蛻殼場所
小龍蝦只能在水中作短暫的游泳,夜間爬在水草浮葉上休息、嬉戲,白天爬到水草上攝食,機體又受陽光照射,可促進鈣質的吸收,有利于甲殼的發(fā)育生長,同時還可減少體表寄生蟲危害。小龍蝦周期性蛻殼常依附于水草的莖葉上,而蛻殼之后的軟殼蝦又可在水草叢中藏身躲避,不易被硬殼蝦、兇猛性魚類和其它敵害發(fā)現(xiàn),避免了被殘食的可能,提高了軟殼蝦的成活率。另外,在炎熱高溫天氣,大面積的水草遮擋和吸收部分光照,還為小龍蝦提供降溫納涼場所,有利于小龍蝦的品質提高和產(chǎn)量增加。
在小龍蝦養(yǎng)殖池塘內(nèi)栽種水草的主要品種有:伊樂藻、輪葉黑藻和苦草等。
1.伊樂藻
伊樂藻又稱吃不敗,是一種5℃以上即可萌芽生長的耐低溫水草,5-6月是伊樂藻生長的高峰期。該草生長速度快,凈水能力強,是小龍蝦養(yǎng)殖前期低溫環(huán)境下生長的優(yōu)質水草。
2.輪葉黑藻
輪葉黑藻又稱燈籠薇,是一種再生能力較強的耐高溫水草。該草對環(huán)境適應能性強,生長周期長,在水質惡化情況下仍能正常生長。
3.苦草
苦草營養(yǎng)價值高,凈水能力強,且耐高溫,生長快,易形成“水下森林”。
1.栽種原則
小龍蝦養(yǎng)殖池塘中應選擇栽種復合型水草,以充分利用各類水草的生物特性,達到“互助互補,綜合利用”。應堅持“分布均勻、品種搭配、密度適當”的原則,以滿足小龍蝦棲息、攝食、蛻殼、生長的需求。
2.栽種模式
在池塘四周沿池邊水位線1m處呈口字型交替移栽伊樂藻和播種苦草,池塘中央移栽輪葉黑藻。水草栽種點位宜稀不宜密,要保持一定的空隙,以促進水流和溶氧,便于投餌和小龍蝦的活動。水草覆蓋率為蝦池總面積的50%左右,過多易導致水草衰敗,腐爛壞水;過少會影響小龍蝦的正常蛻殼生長和水質渾濁缺氧。
3.栽種方法
伊樂藻、輪葉黑藻采用整把移栽法,將整把伊樂藻、輪葉黑藻呈南北向插入底泥中??嗖莶捎貌シN法,播種前曬種2~3個晴天,再將草籽裝入蛇皮袋放入水中浸泡5~7天后,用略潮濕的泥土拌勻后撒入池中。
4.栽植時間
伊樂藻于冬、春栽插,輪葉黑藻于春季栽插,苦草于4-5月份播種。具體栽種時間可依據(jù)水溫高低和蝦苗放養(yǎng)遲早作相應調整。
1.水草長勢緩慢
(1)主要原因
養(yǎng)殖前期沒施草肥,營養(yǎng)不足。清塘和殺青苔藥物使用過多,造成藥殘過重。
(2)處理措施
水草栽種前,結合池底土壤翻耕,投施發(fā)酵好的有機肥,用量為100~150kg/畝,促進水草生根、發(fā)芽。水草成活后,投施植物細胞促長素(主要成分:多種氨基酸、植物細胞促長素、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復合微生物等),用量為200g/畝·m,促進水草快速生長。青苔殺滅后應及時過水,然后使用解毒護水寶(主要成分:復合羥基乙酸、表面活性劑等),用量為200~250mL/畝·m,保持水草挺拔狀態(tài)。
2.水草上浮、衰敗腐爛
(1)主要原因
養(yǎng)殖前期部分水草根系不發(fā)達,抓土不深,水位上升時造成水草上浮。養(yǎng)殖中期伊樂藻長勢過旺,草頭浮力過大,造成水草上浮。養(yǎng)殖密度過大,投餌量不足,造成小龍蝦夾草。池底淤泥過深,有害物含量過高,腐蝕水草根部。
(2)處理措施
根據(jù)天氣、水質和小龍蝦的攝食生長情況合理調整投餌量,確保餌料充足。水草栽種后及前期萌芽階段,每10~15d使用1次護草肽(主要成分:氨基酸、生物肽、微量元素、營養(yǎng)鹽、水生植物生長激素等),用量為200~300g/畝·m,增加水草營養(yǎng)吸收,促進根部生長,保持水草色彩艷麗、枝葉繁密,提高抗逆性。高溫期間,及時采取刈割措施,控制伊樂藻瘋長,并使用水草激活素(主要成分:復合氨基酸、天然植物提取精華及水生植物生長必需的微量元素等),用量為60~100g/畝·m,促進水草健康生長,杜絕枯草、死草、腐爛和壞水現(xiàn)象的發(fā)生。
3.水草掛臟
(1)主要原因
池水渾濁,水中懸浮顆粒、飼料碎屑、死亡藻類和粘滑類等有機物較多。水草活力差,易吸附水中臟、污物。
(2)處理措施
先使用三效改底(主要成分:緩釋助溶劑、活性載氧體、活性炭、微量元素、礦物質、高效殺菌劑),用量為300g/畝·m,快速清除水草臟污。2~3d后再使用解毒碧水爽(主要成分:30%多元有機酸、解毒劑、增效劑等),用量為250g/畝·m,保持水草潔爽。
4.水草吸附青苔
(1)主要原因
水草栽種、螺螄投放和加換水時誤將青苔帶入蝦池,養(yǎng)殖前期肥水措施落實不到位,水位較淺等,造成青苔滋生吸附于水草上,影響水草的光合作用和正常生長。
(2)處理措施
清塘結束后,投施發(fā)酵好的有機肥,用量為200kg/畝左右,2~3d后再使用氨基酸鈣肥(主要成分:復合氨基酸、離子鈣、微量元素、多糖、小肽等),用量為0.5~0.8kg/畝·m,保持池水肥力。青苔少量滋生時,采用人工撈除,也可放養(yǎng)青苔魚(學名:細鱗斜頜鲴),放養(yǎng)量為10~15尾/畝,利用其攝食青苔、固著藻類、植物碎屑及腐渣腐泥的特點清除青苔。青苔吸附水草嚴重時,使用護草青苔凈(主要成分:有機陽離子活性劑)殺滅,用量為25~30g/畝·m。
5.水草生蟲
(1)主要原因
細心的養(yǎng)蝦者在黃梅季節(jié)的早晨或傍晚可以觀察到“飛蛾撲水”的場景,其實這是飛蛾撲向水面在草上產(chǎn)卵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蟲卵孵化成幼蟲后,被2片葉片包裹,白天倦縮于葉中,晚上夜間出來吃草,葉片先被吃完,然后斷莖上浮水面。
(2)處理措施
在種植水草后、蝦苗放養(yǎng)前,使用草蟲凈(主要成分:植物除蟲活性因子、增效劑)殺1次蟲,用量為20~30mL/畝·m,水草密集處適當多潑,保持水草正常生長。黃梅季節(jié),采用光源引誘技術殺滅飛蛾,一般選擇新型頻振燈和節(jié)能寬頻燈作為誘蛾光源,以切斷其在草上產(chǎn)卵的途徑。一旦發(fā)生蟲害,應及時潑灑微乳速殺(主要成分:streptomyces菌發(fā)酵物、納米乳化劑807),用量為35~50mL/畝·m。若蟲害嚴重,3天后可再用1次,以鞏固殺蟲效果,確保水草健康生長。
(通聯(lián):211600,江蘇省興化市新垛鎮(zhèn)農(nóng)業(yè)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