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成
摘 要:《游春圖》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一座高峰,它也是我國最古老的畫卷之一。首先對展子虔及其《游春圖》作了一個簡要介紹,然后又從多個方面分析了《游春圖》的藝術特點,以及展子虔的創(chuàng)作手法對后世的影響。
關鍵詞:展子虔;《游春圖》;研究
一、引言
展子虔的《游春圖》是我國傳世山水畫卷軸中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最早、保存最為完整的繪畫作品,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是我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星。展子虔是隋代時期著名的畫家,在我國繪畫史上享有極高的榮譽。
二、展子虔及其《游春圖》
中國的歷史呈現(xiàn)出“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在隋朝時期,我國出現(xiàn)了一次短暫的統(tǒng)一,在這個時期,整個社會的經(jīng)濟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呈現(xiàn)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由于社會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社會文化也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如隋帝派人開展運河開通工作,又發(fā)布了一些利于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的法令條例,加之不同宗教在積極地進行文化交流與融合,這些都為隋代繪畫藝術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為展子虔后期的藝術創(chuàng)作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梢哉f,隋朝造就了展子虔的繪畫,展子虔為隋朝的文化發(fā)展錦上添花。展子虔堪稱山水人物畫的集大成者,一提到展子虔,我們就會想到隋朝的藝術文化,就會想到山水名畫《游春圖》。展子虔可以說是我國傳統(tǒng)藝術史上的一個奇葩,他是渤海人,即現(xiàn)今的山東信陽人,在北周末年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他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不一樣的繪畫天賦,再加上其后天的努力,所以繪畫水平提高得非??臁T谒宄瘯r期,他被皇帝征召入宮,后又被封為散大夫、帳內(nèi)都督等,這個時候,展子虔早已聲名遠播,在當時的書畫藝術界已經(jīng)非常有名氣,他被稱為隋朝書畫界的兩大家之一。在繪畫藝術方面,他擅長畫人物、山水以及雜畫,在其繪畫作品中,對人物描寫十分細致,他畫的馬也非常有神采。他喜歡到全國各地去游歷,其足跡遍布大江南北,他曾在長安的靈寶寺、洛陽的天女寺、云華寺等地繪制佛教壁畫,他的壁畫作品不僅數(shù)量很多,而且質(zhì)量也非常高,古今許多藝術大師都對其作品贊不絕口。展子虔的作品很多,如《白描》《長安車馬人物圖》《弋獵圖》《王世充圖》等,其傳世之作當屬《游春圖》了??赡苷且驗檎棺域娜松缭搅藘蓚€朝代,以及他在各地游歷的過程中增長了許多的見識,使得他的繪畫作品總是顯得大氣磅礴,顯得非同一般,在展子虔的繪畫作品中,其通過高超的繪畫技藝將不同年代、不同區(qū)域的繪畫風格融合在一起,再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新,使得其作品總是顯得別具一格。展子虔與顧愷之、陸探微、張僧繇等被合稱為“唐畫之祖”,甚至在整個中國繪畫史上,展子虔都有著承前啟后的歷史作用。
《游春圖》卷,縱43厘米,橫80.5厘米,現(xiàn)珍藏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是展子虔唯一的傳世之作,也是世界上存在最早的畫卷。不論是在我國的藝術史上,還是世界的藝術史上,它都有著不可代替的藝術價值。在《游春圖》的卷首有宋徽宗趙佶的題詞。《游春圖》主要描繪了二月時節(jié),眾人在江南游春的情景。整幅畫卷中,作者將自然之景作為整幅圖的背景,人物、樓閣點綴其中。畫卷中,陽光明媚,碧波蕩漾,一片郁郁蔥蔥。江河兩岸,樹木茂盛,到處到開著鮮花,貴族士人在江水岸邊一邊牽著馬一邊欣賞兩岸的春色。畫面中的流水也刻畫得非常生動,瀑布飛泉、小橋流水,煙波浩渺,游人乘船游蕩其中,春色相伴,飲酒作樂,一片歡樂祥和的場面。在我國早期的時候,一般情況下,山水畫作中都是“人大于山,水不容泛”。即在山水畫中,畫家會將人物的形象勾畫得比山還要大。在畫流水時,也不會出現(xiàn)波光粼粼的景象,在整個畫卷中呈現(xiàn)出一片死寂。在此時尤其是南北朝時期,畫家很難把握住山水、人物的比例特征,所描繪的景物也缺乏生動,這使得我國傳統(tǒng)的山水畫依然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队未簣D》與南北朝時期“人大于山,水不容泛”風格的山水畫不同,它已走出了那個較為幼稚的時期,在《游春圖》中,人和山的比例恰當,遠景與近景關系也處理得非常得當。在畫法上,主要用青綠填色,在畫人物和枝干時,用粉直接點染,整幅畫中以青綠色為主色調(diào),這是我國山水畫中非常有特色的畫體。這也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種空間之美、自然之美。
三、《游春圖》的藝術特色
展子虔的《游春圖》作為我國山水畫中承上啟下的代表作品,不只是因為在畫中所描繪的內(nèi)容別具特色,更在于它的繪畫手法以及審美取向。作者通過運用高超的繪畫技法,使得這小小的畫卷竟然展現(xiàn)出了千萬種姿態(tài)。
(一)章法布置
展子虔在整幅畫卷的章法布置上,顯得層次分明,比例恰當。我們在上文也提到,南北朝時期的山水畫創(chuàng)作很不成熟,畫卷中人和物比例不協(xié)調(diào),景物特點不突出?!队未簣D》的章法布置突破了之前的繪畫風格限制,形成了一種非常具有特色的構圖方式,整幅畫作結構清晰,層次分明,非常有特點?!队未簣D》的右上部分主要呈現(xiàn)山川的景色,此處重巒疊嶂、山峰林立,給人一種氣勢磅礴的感覺,在畫卷的右下部分,作者又以高矮不一的樹木、郁郁蔥蔥的花草繪成了一條山間小徑。如此布置,則山巒成為了小徑的背景,山路成了山川的延伸。與南北朝時期的山水畫作相比,《游春圖》則顯得更加豐富、全面、沉穩(wěn)。在畫卷的靠左部分,作者在此處描繪了幾個小山丘,這些小山丘與畫卷右側的崇山峻嶺形成鮮明的對比,使得整幅畫卷的布置更加具有層次感。作者將江河之景繪在畫卷中間部分,江河之景與天空、湖面之景相互融合在一起,使得整個畫面形成了一幅山河并舉、水天一色的景象。而且,整幅畫卷并不光在大的景物上描繪得很突出,在細節(jié)方面更有其獨到之處。如在中間部分,作者將幾條小船點綴在江河之中,而且在船上的人物也形態(tài)各異。作者通過巧妙的繪畫手法,將江河、山巒、人物等塑造的恰到好處,整個畫面顯得非常和諧。從全局的角度來看,我們會發(fā)現(xiàn),整個《游春圖》將山巒、水系作為畫卷的主體,又將樓閣、船只、人物、花木點綴其中,所有的景物相互映襯,運用其形象的客觀物象來表達畫面景物之間的大小、遠近等關系。在創(chuàng)作《游春圖》的過程中,展子虔對景物特點的把握非常準確,對畫面的比例、深度處理得也非常得當。通過恰當?shù)靥幚?,使得整幅畫作的構造顯得非常符合現(xiàn)實,也使得我國山水人物畫的表現(xiàn)形式和審美取向更加成熟。
(二)用色技法
《游春圖》的用色技法主要表現(xiàn)為青綠重彩,工細巧整。在隋朝之前,山水畫在構圖、用筆等方面形式單一,而且畫作的整個畫面用色也很單一。而在《游春圖》中,景物的形狀變化多樣,景物的色彩也非常豐富。作者憑借自己精湛的技藝以及豐富的想象力,一改先前畫家簡單的填色方式,使得《游春圖》的色調(diào)顯得別致而豐富。整幅畫卷將青綠色作為主色調(diào),在此基礎上又進行了細致的加工和點綴。如,《游春圖》的右側以上部分,展子虔用青綠上色,以表現(xiàn)初春時節(jié)山林之中一片充滿生機的景象。右下部分,在描繪山間小徑時,用泥金來上色,以表現(xiàn)山林間春寒未退的山色。在描繪樹木之景時,作者特別注意細節(jié)的刻畫,作者運用色染、色填甚至點彩的方式來給樹葉上色,以表現(xiàn)初春含苞初放的景象。不同的色彩相互映襯,使得整個畫面的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展子虔在創(chuàng)作《游春圖》的過程中,在敷色上運用了各種暈染的方法,使得不同的描繪對象在色彩的表達上顯得非常統(tǒng)一和完善。例如,在對松樹進行描繪時,作者只是用深綠色運筆,而在對花草進行描繪時,只是用白粉色或者桃紅色來展現(xiàn),使得整幅畫卷顯得單純又不失豐富,古樸又不失艷麗。所以,從整體的角度來看,畫面展現(xiàn)出的是花木茂盛、水天相接、深淺莫變的特點。在描繪人物的過程中,作者將山巒和白云作為人物形象的背景,以反映游人出游時的心境。對于人物形象的上色,作者則運用白色或粉色進行點染,從而使整幅畫面顯得輕松生動。
(三)勾畫技巧
《游春圖》的勾畫技巧表現(xiàn)為運筆成熟、表現(xiàn)獨特。展子虔不僅繪畫技法高超,而且思維非常獨特,在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時,非常善于創(chuàng)新,特別是在細節(jié)處的用筆。從整體來看,《游春圖》處處都點綴著綠色,如作者用青綠勾填的手法來表現(xiàn)滿是綠芽的樹木,他的這種繪畫手法為我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描繪山川時,展子虔善于用細筆勾勒山巒的輪廓,這也是他注重細節(jié)的重要體現(xiàn)。展子虔在創(chuàng)作《游春圖》的過程中,善于將山川草木的線條不用刻意有明暗、粗細的變化,也會使得描繪的對象凸顯古樸蒼勁的特點。在刻畫人物形象的時候,作者也善于通過細節(jié)描繪來展現(xiàn)人物的神情、形態(tài)等,在畫卷中,雖然人物形象的輪廓大致相同,但是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神態(tài),每個人物的風格也略顯不同。而且,展子虔還善于用點畫的手法來刻畫細節(jié),例如,在描繪枝芽時,他會使用粉點點綴的手法展現(xiàn)枝芽的形象特征。當然,作者也會用這種點染的手法來展現(xiàn)小如斑點的人和馬的形象。
四、結語
展子虔《游春圖》的出現(xiàn)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為我國繪畫藝術的發(fā)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游春圖》的出現(xiàn)是對我國傳統(tǒng)中國畫創(chuàng)作的突破,是山水畫以獨立的形式步入中國畫創(chuàng)作天地的主流畫種。雖然歷史對這幅畫還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我們依然要懷著敬意來看待這幅作品。我們要學習展子虔的敢于突破的精神,后代藝術家也要學習展子虔在繪畫時的布局手法,學習他的繪畫技法,并且要將這些創(chuàng)作手法發(fā)揚光大,進而推動我國山水畫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赟.淺析數(shù)字圖像處理技術對新聞攝影真實性的影響及對策[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8,(03).
[2]葛鴻.淺談“世界攝影大賽(WPP)”框架對新聞攝影的影響[J].新聞天地(下半月),2010,(11).
[3]張媛,劉海妹.插畫設計與平面設計的相互作用與影響[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0,(02).
[4]劉思智.展子虔藝術成就考[J].美術觀察,2008,(06).
[5]張海琳.論民族傳統(tǒng)藝術對動畫角色塑造創(chuàng)建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3,(05).
[6]周積寅,王鳳珠.中國歷代畫目大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7]何志明,潘運告.唐五代畫論[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1997.
作者單位:
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