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偉強
摘 要:主要對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怎樣進行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做一些探討。結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借助學生的直覺思維,在探討質疑中培養(yǎng)學生的求異思維;培養(yǎng)學生運用豐富的想象力激發(fā)思維能力,在改寫古詩文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讓他們的思維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讓學生成為最具有潛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一代。
關鍵詞:想象;培養(yǎng);思維能力;訓練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在發(fā)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fā)展思維能力,激發(f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潛能?!绷己玫乃季S品質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培養(yǎng)鍛煉出來的,那么我們在古詩文的課堂教學中,如何挖掘、延伸古詩文的內涵,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呢?
一、轉變古詩文教學觀念,奠定古詩文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基礎
觀念的轉變是一切改革的基礎和前提。傳統教育觀念認為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yè)解惑,學生則是接受知識的“容器”。在古詩文教學中尤其突出,原因在于它是幾千年的經典,理應無條件地復制下來。教師向學生一五一十地講解詩文的含義、意境,學生則按部就班地接收,只求牢記,不用思考,這樣一來,古詩文教學就成了簡單的機械操作。新課標則要求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移成主動學習知識,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形成。對待一首詩歌、一篇古文,同樣要求有發(fā)散思維、逆向思維的積極參與,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不同意見,并能跨越學科的限制,對古詩文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評判。如學習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學生在回顧文章的時代背景下,再結合陶淵明的生平,指出陶淵明的人生觀其實是一種消極避世的人生,是一種明知可為而不為的人生態(tài)度,可以學習他追求理想社會的精神,但不能學習他那種逃避的做法。作為21世紀的生力軍,應積極入世,為社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在新課導入時,鼓勵學生利用直覺思維
新課程標準倡導自立、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那么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則是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勇于創(chuàng)新精神的基本前提,教師只有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放下思想包袱,消除心理壓力,積極地觀察思考,從而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教師應鼓勵直覺思維,如學習《出師表》時,可以先在黑板上縱向列出劉備、諸葛亮、劉禪的生卒年,再橫向列出三件大事(三顧茅廬、赤壁之戰(zhàn)、寫作《出師表》)及其時間,然后讓學生填寫三個人物在該事件時相應的年齡,讓學生對照表格,各抒己見。赤壁之戰(zhàn)時諸葛亮才17歲,真是年輕有為,學生以組為單位熱烈地討論開了,經過一番探囊取物計和相互補充,學生直接進入理解文章內容的緊張思維狀態(tài),這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還把學生的智力活動從一開始就引向熱點。
三、運用想象力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
想象是創(chuàng)造的先導,創(chuàng)造離不開想象。豐富的想象力是人們漫游知識天空的強勁翅膀。教學中,教師要注意保護和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通過詩人的描述再造想象
由于各人的體驗和感受不同,記憶儲存的表象各異,再造的形象也不盡相同,都按各自的方式來創(chuàng)造新形象,因此再造想象中也含有創(chuàng)造的成分,借助再造想象,令學生走出自己狹隘的生活經驗的小圈子,擴大認知范圍,豐富和充實主觀世界。
2.利用古代詩詞中語言含蓄的特點
詩人往往在字數有限的詩句中容納豐富的內容,或表現極富特征的生活場景,或表達真摯豐富的思想感情。對感情的表達常借助于想象的形式,耐人尋味,發(fā)人深省。杜甫則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一詩中通過想象自己在春光中穿峽越流、直奔故鄉(xiāng)的情景,將因國家統一得以還鄉(xiāng)的喜悅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表達了深切的愛國之情。教師在處理這類教材時可以其表現手法上的特點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在理解思想感情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達到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的目的。
四、在改寫古詩文中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在學完古詩理解詩歌的大致意思后,在教師進一步的點撥和提醒下,觸發(fā)學生的靈感,讓他們學習古人的寫作手法對古詩進行改寫,這是很好地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的一種方法。例如,在教學《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后,我引導學生回憶平時你送別親人、同學、朋友的畫面,想象你當時的心情,你能把你和朋友分別的情景寫成一首詩嗎?在老師的鼓勵下,學生的靈感得到激發(fā),興趣盎然,躍躍欲試,紛紛模仿古詩完成自己的詩作。我們不要求學生的詩歌對仗工整、辭藻優(yōu)美,但是任何一篇作品都是他們想象思維的火花,都是他們成功的杰作。他們學習古文的熱情會進一步的激發(fā),想象思維能力憑借古文讓他們在自由的天空飛翔。
總而言之,在初中古詩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優(yōu)化學生的思維心理環(huán)境,發(fā)揮了思維的潛能和主動性,能更好地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全面提高語文能力,從面更好地貫徹落實新課程標準的精神。
參考文獻:
[1]魏國良.現代語文教育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衛(wèi)燦金.語文思維培養(yǎng)學[M].北京:語文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