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師高康
把管理村級財務的選擇權交給農民
□ 師高康
長期以來,村級財務管理始終是農民群眾十分關注的熱點,也是極易引發(fā)黨群干群關系緊張的焦點,一度成為農村矛盾糾紛調解的難點。經濟發(fā)展新常態(tài)下,如何有效管理好村財,讓農民既放心又安心,值得我們認真思量。
眾所周知,農村經管事業(yè)最初是從抓村級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起家的。農村問題也往往出在事關農民群眾利益保護的基礎工作上。作為經營管理的基礎業(yè)務,財務管理根基牢不牢,會計賬務核算實不實,直接關系到經管事業(yè)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千萬不可漠然置之。衡量經管工作優(yōu)劣,財務管理是“晴雨表”,一定程度上起著風向標的作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農村和諧是前提,社會穩(wěn)定是保障。老話說得好,基礎不牢,地動山搖,這個樸素真理同樣適之農村社會。不同時期經管工作各有側重點,只有把住中心、找準問題、各個擊破,才能攻堅克難、補齊短板、浴火重生。完善農村治理,夯實工作基礎,使財務管理不再成為農村社會的熱點,但也不放任成為社會的盲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重任。做實做細做好村級財務工作,要堅持問題導向,堅守政策底線,唯有瞄準熱點、監(jiān)管盲點、把握重點,才能抓住焦點、干出亮點、贏得贊點。
管理村級財務,要充分尊重群眾意愿,把選擇權真正交給農民,村財怎么管,百姓說了算,要以農民滿意不滿意、認可不認可作為檢驗工作的唯一標準;管理村級財務,不論采取委托代理、會計委派或是村財自管哪種模式,都可能利害相伴,須在現實中權衡利弊取舍,趨利避害,邊探索邊實踐邊完善;管理村級財務,必定是把“雙刃劍”,須謹防劍走偏鋒,顧此失彼,要創(chuàng)新機制,打磨整合,克弱補短,最大限度發(fā)揮其作用。這樣,管理村財才能有的放矢,工作才會主動有作為。
管理村級財務,要順應形勢發(fā)展需要,關注村財運行新情況新問題新特點新走向,當前要著重在落實民主理財、完善財務公開、抓好清產核資、發(fā)展股份合作、健全審計監(jiān)督上下功夫,不斷創(chuàng)新舉措,建章立制,完善手段,防止和糾正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行為,以強化審計工作促進村級財務管理規(guī)范有序運行。